等范氏他们走了,肖氏制止了要说什么的林祯:“等老爷和你父亲回来,这事由他们做主。”
范氏毕竟是林松的生母,肖氏在对待她的问题上不敢自己拿捏,所以打算把这事交给林松自己来处理。
第113章 烦不胜烦
范氏几人住进了林家的客院。
客院这里是林家专门接待客人下榻之所,相比于主人们的院子要差一些,但也要比范氏他们以前的家还要好上不少。
范氏摸着自己屋里的床榻不住的咂嘴:“这林大人家果然豪富,倒也住得。”
回头她又拿出老太太的派头支使着客院的丫头做这做那,自己悠哉的靠在椅子上。
自从儿子林松惹了祸事之后,她已经好久没有这么享受了。
赵氏见她那样子又忍不住提醒她:“知道您来了,大哥一定会来看您的,您别忘了提醒他二爷的事情。”
范氏不耐烦的一挥手:“知道了,松哥儿是我的儿子,我怎么能不救他?”
赵氏心里冷笑,都说范氏偏心小儿子,她这个做媳妇的看的清楚,范氏最在意的就是她自己。
这对婆媳说话的时候,林福探头探脑想要溜出客院,去到女眷最多的后院去看漂亮姑娘,最好是能看到今天坐在他那个大伯母身边的那个最漂亮的姑娘。
林祥则是忙着对着镜子不停的照着,她自觉不比那林祯和黛玉差,她差的只是衣服首饰上。如果她有那些漂亮的衣服首饰,她保准是那个最漂亮的女孩。
至于林禧,他已经吃了三盘点心,又要丫鬟去给他拿肥鸡大鸭子吃。
这些人在客院的表现自然有人报到肖氏那,肖氏并不在意这些,她只一心等着林松他们下班回来。
到了傍晚林海林松父子都回到家中,肖氏就等在外院他们必经之所。
林松知道自己妻子的秉性,如果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她断不会离开内院的。
“可是有事?”他走上前问妻子。
肖氏先给落后一步的林海行了礼,然后就把范氏他们来的事情说了一遍。
“因为林老夫人一行风尘仆仆,我就先安排他们住在了客院。具体柏二爷出了什么事,我也没来得及问。”
听了肖氏的话,林松沉默了许久。
作为一个被生母偏心忽视多年的儿子,他曾经是很渴望从范氏这里得到母爱的。
只是范氏的所作所为让他彻底寒了心,所以才会果断的同意过继来到林海家。
在林海这里,贾敏在世的时候,虽然他们两个接触不多,不过贾敏这个现在礼法上的生母的行为都符合一位当家太太的标准。林松虽然没有从她这里得到更多的母爱,可也没有受到冷落,为此他也一直感怀贾敏。至于林海,那就更不用说了,这对父子相得益彰,既是父子又是知己。
所以当这么多年过去,再次听说范氏的消息,林松只觉得心里很平静并没有什么。
他见林海和肖氏都看着自己就平静的说:“既然是亲戚就让他们住下吧,要是短了什么夫人就看着弄吧。我和父亲都是男子,他们又女眷居多,还是不见面更合适。”
说到这,林松又觉得把麻烦都推给了妻子很是过意不去,冲着肖氏一稽道:“麻烦夫人了。”
他这个态度很明确就是不见范氏,也不会为了她的事情违背原则。
肖氏虽然要接过范氏这个麻烦,心里却很舒服,范氏他们总不能赖在这里不走吧,忍一时风平浪静。怎么也比丈夫头脑不清楚,过继之后还跟范氏留下麻烦纠缠不清要好。
“妾身知道了。”肖氏福了一福准备回到内院。
林松又叫住了她:“让我们家在江南的人打探一下看看林柏是犯了什么事情。”
肖氏点头,刚过继那几年他们还经常派人打探林柏那边的事情,这几年就忽略了,但是人手都还在一问就知。
就这样范氏他们住在了林家,而林海和林松父子却对他们避而不见。
好在林家待客阔绰,范氏住的舒服并没有急着见林松。只有赵氏心急要救丈夫,却无法去见林松,心里着急也没有办法。
过了几日肖氏就知道林柏那里出了什么事情。
这几日林祯为了得到范氏的第一手消息,日日不拉的在肖氏这里,也都听了大概。
“醉酒打人,还把人打残了,难怪要关进大牢。”林祯不屑说道。
黛玉也直皱眉,她大哥是什么样的人品,怎么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又是那样的人品?
“那苏州府判了他五年拘禁,抄了他家的银钱用来补偿那被他打残之人也是公允。”肖氏说道。
她心里懊恼这狗改不了吃屎,林柏那人身上的官司果然不是冤案,回头说给丈夫听只怕他又要生气了。
果不其然等到林松回来,肖氏把打听的事情讲给他听,他半天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才拍了下桌子:“慈母多败儿。”
他起身背着手走了几个来回,随即又跟妻子说:“准备一些银钱,送给他们,到时候派人护送他们回苏州,在给他们在苏州买上几亩薄田也够他们日后生活的。”
肖氏点头,心里却在犯愁。
从这几日客院传来的消息来看,只怕范氏并不想走,而赵氏也还等着林松帮她把林柏救出来。
所以想要让这婆媳几个资源离开可是不那么容易的,而且这一次从林松这里得了钱财,只怕他们会食髓知味,过一段时间就来一次。
肖氏并不吝啬钱财,但她担心后患无穷烦不胜烦。
林祯和黛玉两个也在盼着范氏他们快点离开了,因为这群人真的很烦人。
那一天她们姑侄两个正在肖氏跟前帮着肖氏处理家事,范氏让两个林家的丫鬟搀扶着她过来了。
虽然她没了林松之母的名分,可毕竟也算是亲戚家的长辈,肖氏带着两个女孩起身相迎。
范氏倚老卖老坐下来听着肖氏理事就胡乱插嘴,随后又看着黛玉姑侄两个对肖氏说:“老大家的,这两个女孩早晚是要嫁人的,帮不上你多少忙,你还是赶紧给祎哥儿娶回媳妇,婆婆使唤媳妇可是天经地义的。”
肖氏眼中闪过几分不悦:“祎哥儿现在中了举人,老爷和大爷的意思是让他这几年好好读书,亲事家里已经给他定好了,但还是要以读书上进为主。”
林祯也道:“我未来的嫂子祖父是嵩山书院的山长,父亲是六品知府,她家学渊源进来就可以管家。而且我母亲又不是那种只会虐待媳妇的恶婆婆,将来两婆媳和睦相处的日子指日可待。”
黛玉的眼神里有些促狭,心道好些日子没听到祯姐儿的伶牙俐齿了。
范氏有些懊恼,她当然听出林祯是当着她的面说她的坏话,果然三岁看老这丫头从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她眼珠一转又说道:“这林大人家家打业大要不也不会过继我的松哥儿来继承家业了,老大家的你只有祎哥儿一个儿子可不保险,要我说你也劝劝老大学林大人过继一个儿子回来算了。你看老二家的禧哥儿如何,那孩子长得一脸聪明相,耳朵也看着就有福气。”
肖氏心里憋火,这范氏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她儿子林祎命不长?
她自恃身份,只当没有听见范氏这话。
林祯合计了一下随即说道:“老太太您这是经验之谈。”
听林祯这么说,范氏觉得林祯在夸奖她,当即得意的点点头:“我毕竟上了岁数比你们多吃了多少年的米,这都是经过的。”
林祯又继续说:“您看您只有林柏一个儿子,如今他犯了事您可不就没有着落只能来投亲靠友,来投靠我们这同族的亲戚来了。要不您回苏州去再过继一个儿子回来,这样也算是未来有所依靠。”
“你!你这个……”范氏当即站了起来想骂林祯几句,但又想着这里毕竟是林海家,如今的林祯又不是她当年那个可打可骂的小孙女了。
范氏在林祯这里吃了亏,也没有脸继续呆下去,转身就走了。
“你呀,跟她叫什么劲呢?”肖氏有些哭笑不得的教训女儿。
林祯冲她扬了扬手指,指了指自己手上的戒指:“这话我可是经过考虑才说的,难道只能她倚老卖老胡说八道,我们就任凭她欺负不成?”
说完这些她又赖在肖氏身上:“娘,他们什么时候走啊?”
她跟黛玉最近都深受其苦,逛个园子差点碰到林福,走在路上又差点被乱跑的林禧撞到。甚至她们好好的呆在自己的院子里,还会碰上名义上来串门却偷偷跑到她们屋子里来偷东西的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