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从贾赦开始改造(81)
她可不管旁人怎么议论她,她只要知道贾琏只有她,心里就舒坦,为了那些脸面,把自己的男人推到别的女人床上,那得多蠢才做得出来?
贾琏确定王熙凤明白了他的意思,便松开王熙凤,“我去书房看书。”
至于王熙凤如何处置这些丫鬟,他不管。
进了书房,贾琏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看起系统给的兵法大全,这兵法大全确实精妙,但要运用自如,还得吃透这本兵法。
门外响起敲门声,贾琏回过神,“谁?”
“是我。”
王熙凤。
贾琏将兵法大全合上放到一边,起身去开门,打开门才发现已经到傍晚了,“这么晚了?”
“你一看书就忘了时辰,我要不来找你,你要在书房待一晚上吧?”王熙凤道。
贾琏笑了笑,“多亏了凤儿还惦记着我,走吧,回去用饭。”
夫妇二人回了屋,吃了饭两人去了暖阁。
“初一是二婶的生辰,你可备了礼?”
王熙凤瞪了他一眼,“那是我亲姑妈,我还能忘了准备礼物吗?”
“我这不是随口一问吗?”贾琏笑道。
王熙凤哼了一声,接着道,“对了,今儿你下午在屋里看书不知道,听说林家那边来信了。”
贾琏挑眉,“林姑父写信过来了?什么事?”
“听说……”王熙凤打量着贾琏,若有所思,“听说是林姑父从旁支过继了一个儿子,年纪略大林妹妹两岁,如今正跟着林姑父读书呢。”
贾琏听了并不惊讶,年前他就知道姑父已经决定从旁支过继一个孩子继承香火,如今看来,过继一事已是板上钉钉,再无悔改的可能,写这封信不过就是通知一声。
第072章
王熙凤一直注意着贾琏的神情, 见他一点都不惊讶,便知道她的猜测成真了,“你知道林姑父要过继的事?”
贾琏才从扬州回来不到两个月, 会知道也不稀奇,毕竟贾琏在扬州住了快半年呢。
“我知道啊。”
王熙凤皱起眉,“这事儿可别叫老祖宗知道,老祖宗听说林姑父过继了一个孩子,似乎有些担心林妹妹呢。”
“担心林妹妹?”贾琏不解,“这有什么好担心的?祖母难道不该为林妹妹高兴?”
毕竟这个过继来的哥哥, 可是黛玉将来的靠山。
王熙凤瞪了他一眼,“这事儿不是明摆着的吗?那孩子毕竟是过继来的, 谁能保证将来不是个白眼狼呢?这过继之子,有多少侵吞了家产却……”她觉得有些话太难听, 便咽了下去, 但她相信贾琏一定能明白她没说完的话是什么。
贾琏好笑的道,“你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姑父难道会不明白?既然姑父决定了过继这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必有过人之处, 至于是不是白眼狼,这全看姑父如何教养这个孩子,有些人变成白眼狼可都是有原因的, 最后,就算姑父养了个白眼狼又如何, 将来他若是敢侵吞了林家的产业,我能叫他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他在扬州那几个月,林姑父对他的教导和指点,堪称再造之恩, 毕竟没有林姑父的教导,他未必有这个自信能考中今年的状元,若靠不中,他的任务失败,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林姑父都对他有恩,这份情他会一直记得,至于大还丹,根本就不足以偿还这恩情。
听了贾琏这充满了自信的话,王熙凤大受震动,毕竟贾琏这话隐藏的意思,几乎就是在告诉王熙凤,他将来必定能成为人上人。
“还有一件事,”王熙凤回过神,忽然想起什么,“信中还说,林姑父最早今年最迟明年,就该回到京城任职了。”
贾琏闻言一怔,“回京?”他想了想,“这倒是一件好事,明年林表妹就该出孝期了,林姑父又没有续弦,林表妹必是会被祖母接到府里来教养的,可若是姑父回京任职,说不定有别的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番话听得王熙凤一愣,“怎么,你好像不愿意让林表妹到咱们府里来常住?”
“宝玉那性子你也是知道的,我可不希望他祸害了林表妹,姑父待我恩重如山,林妹妹就如同我的亲妹子,宝玉在祖母眼里千好万好,在我眼里,呵……”要不是看在二叔对他好的份上,他更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
见贾琏如此重视黛玉,王熙凤不禁将黛玉的地位再往上提了提。
“说起来,我还没见过林家表妹,二爷在扬州住了那么久,觉得这位林家的表妹,性子如何?”
王熙凤问这个,也是想知道一些林黛玉的性情喜好,将来也好打交道。
“林家表妹的性子有些……清高,自幼跟随二叔一起读书,”贾琏感叹道,“你却不知,林姑父对林表妹又多重视,哪家会让自己的女儿学四书五经?便是大嫂出身仕宦之族,家里也只叫她学女四书,烈女传等。”
王熙凤闻言心中大概有了些了解,继而笑道,“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薛家的表妹,也是个爱读书的,只不过薛家老爷已经病故,也不知道那位薛表妹现在还读不读书。”
贾琏对薛家那表妹也只是听王熙凤说过一回,并不了解,再说跟他没什么关系,便没多问。
次日开始,王熙凤便叫迎春不读书的时候跟她学管家,这事儿是同老祖宗报备了。
老祖宗听王熙凤一番话,也觉得迎春到了该学这些的年纪,便让她教着。
三月初一是王夫人的生辰,因不是大寿,便开了个家宴,请了隔壁东府的亲戚过来吃顿饭,还请了戏班子来府里唱戏,热闹了一日便罢。
转眼半个月过去,十五这日会试放榜,贾琏高中头名。
贾琏参加会试的事儿别说荣国府,连隔壁的宁国府都知道了,只不过他们对贾琏如今的才学并不清楚,只当贾琏飘了,这次当是考不中的。
而贾政上次看过贾琏的文章之后,也没有对外宣扬,是以府里一直都没当回事,因而当差爷敲锣打鼓的来府上报喜的时候,府里都还懵着。
这次放榜贾琏没有收到系统的提示,因此在府里等消息的时候,亦是坐立难安。
好不容易有人来报喜了,贾琏忙出去迎接,并给了早就准备好的赏银,倒不是他觉得自己一定会考中会元,而是他觉得有备无患。
当日贾琏考中解元,在亲戚们之间已是出了一次大风头,如今考中会元,更是风光得意。
尤其他老子贾赦,恨不得连摆三日流水席,宣告天下他有个会读书的儿子。
好在贾政将这件事压了下去,后头还有殿试呢,现在就急着摆酒,言之过早不说,还容易给人留下张狂的印象。
贾政在府里的形象比贾赦靠谱太多,贾母觉得有道理,便说等殿试成绩出来再摆酒。
贾赦撇撇嘴,不高兴的回去了。
会试拿到第一,殿试便是十拿九稳的状元了。
乡试第一,会试第一,这便是连夺两元,若再得状元,便是连中三元。
新帝刚刚登基,若出现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是个极好的预兆,皇上说不准就钦点了贾琏为这一科的状元也未可知呢。
殿试前还有复试,这个复试只是为了防止落第之人上诉取士不公的,复试的结果凡位列第一二三等的,才许殿试,没列等的则不准参加殿试。
乡试、会试前都有复试,规则大同小异。
殿试之上,贾琏因是会试第一,直接坐在最前面的中央,好在对这位新帝,他因着元春这层关系也是大过交道的,并没有多少畏惧之心,因此很镇定的写文章,不同于那些第一次面见皇帝的人,面对皇上和十几位大臣的监考,紧张的汗水直流。
数位大臣路过贾琏的身边,看他写文章,连皇上也是如此,皇上在贾琏身边停留得最久。
殿试只考一天,因此交卷之后便退出了皇宫,各自回家。
放榜在三日后,贾琏如今倒是不紧张了,横竖已经考完,只能静待结果,若是他没能考中状元导致任务失败,也只能怪他学识还不够,盼着系统不要过于苛责他降下可怕的惩罚。
三日后,殿试放榜。
贾琏没有出门,但府里的小厮却跑出去看榜去了。
到了时辰,系统有了反应。
【主线任务(文武双全):科举任务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