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从贾赦开始改造(73)
王熙凤就这般靠着老祖宗熬了一两个月,是日,恰逢王熙凤母亲的生辰,贾琏抽空放下读书,陪着王熙凤回了一趟娘家。
到了王家,王熙凤同嫂嫂一起进了后院,贾琏则在前院陪同岳父和大舅哥王仁说话。
王仁靠着王家,在京中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纨绔子弟,往日他同贾琏倒也一起出去鬼混过,颇有些共同爱好。
只不过贾琏同王熙凤成婚之后,便浪子回头,再也没出去鬼混过,同贾家走得近的世家子弟都知道贾琏已经开始用功读书,听说贾政曾考校过他,还真有些长进,不像是在装模作样。
是以,王仁同贾琏如今已经没什么话可说。
王子胜倒是对这个浪子回头的女婿很满意,若只是世交家的子侄,上不上进,王子胜自然是管不着的,但既然成了他的女婿,他自然也盼着女儿能嫁个好人。
当初王熙凤非要嫁给贾琏,还信誓旦旦说她一定能叫贾琏‘改邪归正’,如今看来,倒是没说大话,贾琏还真开始上进了。
贾琏在王家用了晚饭,才同王熙凤回荣国府。
“怎么了?刚刚在席间用饭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出来就摆脸色,谁惹你不高兴了?”贾琏坐在马车里,看着坐在他对面的王熙凤,纳闷的问道。
王熙凤深吸一口气,摇摇头,“没什么。”
见王熙凤不说,贾琏便也没有追问,只当是娘家发生什么事,不好同他说。
实际上,王熙凤脸色难看,完全跟王家没有关系,事情的根源,还在贾家。
今儿她同嫂嫂进了后院,没一会儿就示意阿娘支开了嫂子,同母亲说了管家的事。
起初王大太太还觉得小姑子厚道,可当王熙凤说贾家的账本上有亏空之后,脸色立刻就变了。
王大太太问她接手庶务之后都做了什么,王熙凤如实说了,王大太太却觉得有些奇怪,这种行事作风,完全不像她的女儿。
王熙凤只得将贾琏说的话都告诉了阿娘。
王大太太听后沉默了许久,叹道,“往日阿娘还有些瞧不起这个小子,觉得他配不上你,如今看来,倒是娘看走眼了,这小子精明的很。”
王熙凤闻言一愣,“阿娘?”
“凤儿,你听好,这账本上的亏空,你千万不能拿自己的体己去填,但也不能贪,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往后你姑母要你做什么,你只管同琏儿说,绝对不能有任何隐瞒,记住了吗?”
王大太太的表情过于严肃,王熙凤都生不出一丝玩笑的心思。
“阿娘,姑母……她真的……”王熙凤脸色有些不好看。
她娘这样叮嘱她,明显是姑母有问题。
王大太太沉默了片刻,摇摇头,“你姑母有没有害你的心思,我不清楚,也不能妄加揣测,但贾家内里的争斗,确实是有的,凤儿,你要记住,从你嫁给了琏儿那一刻开始,你姑母便不仅仅是你的姑母,更是你夫家的二婶。在贾家你最亲的人,不是你姑母,而是琏儿。”
王熙凤本以为,姑母会是她在贾家的依靠,可听阿娘这话的意思,她似乎差点本末倒置了。
“琏儿说的没有错,你现在在贾家还没有站稳脚跟,荣国府的庶务对你而言,有害无益,当务之急,你要先给琏儿生下嫡长子,才算站稳了脚跟,琏儿那些话,都是掏心窝子的话,你可不能让他心寒,摆正自己的位置,懂吗?”王大太太表情严肃的道。
“我明白了,阿娘。”
……
回府的路上,王熙凤一直都沉默不语,贾琏看她心情不好,便也没骚扰她。
回到府里,贾琏便去了书房读书,他的时间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剩下八个多月的时间,他要考中小三元,必须要做足准备。
从娘家回来之后,王熙凤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调养身体上,府里的庶务都按照旧例办,大抵是不会出错的。
天气渐渐炎热了起来,这日王熙凤在荣庆堂伺候老祖宗摆饭布菜,却突然干呕了起来,不管是老祖宗还是王氏,都是生育过的,当场就察觉到了什么,老祖宗让人去请太医,一边停了用饭,拉着王熙凤坐下。
等太医赶到,确定是喜脉,老祖宗很是高兴,赏了王熙凤不少好东西,王熙凤借机推掉了管家之权,王熙凤肚子里是贾家重孙辈的头胎,老祖宗当然很高兴,二话不说就让王氏继续管家,王熙凤也好安心养胎。
怀了孕,王熙凤紧绷的精神就放松了很多,一心的想将这胎保住,至于旁的,完全不去想。
王大太太听闻女儿有孕,便知女儿将她的话听了进去,特意上门见了王熙凤一面,还将身边得用的老嬷嬷留下来给了王熙凤,不管小姑子是不是有意算计她女儿,防备一点总没有坏处。
王熙凤有孕,贾琏也是很兴奋的,兴奋过后,愈发努力上进。
贾琏有时候觉得,王熙凤的命格是不是旺他,娶她的当天就得了个神秘的系统,王熙凤还早早的有了身孕,跟隔房的珠堂哥一比,他竟觉得哪儿哪儿都比他强。
毕竟珠堂哥成婚已有两年,李氏的肚子却一直没有消息呢。
不想,不过一个月,李氏也传出有孕的消息,看月份竟是同王熙凤差不多。
虽说贾家一下子有了两个孕妇,但王熙凤还是在老祖宗面前更得脸,大概是王熙凤嘴甜的缘故。
贾家好事连连,老祖宗也很高兴,然而好景不长,这年冬底,从林家那边传来的消息,林如海的幼子夭折了。
林如海是府上姑太太贾敏的夫婿,林如海的幼子正是老祖宗的外孙,今年尚未满三岁。
听闻这个噩耗,老祖宗很是担心小女儿贾敏,贾敏如今三十多岁快四十岁的人了,因连着两三年之内生了女儿和儿子,对身体的损耗极大,如今幼子夭折,贾敏如何悲痛可想而知。
林家的事对于贾琏来说也只是个小插曲,翻过年过完元宵,贾琏便赶去了金陵参加童生试,王熙凤即将临盆,在这个时候是不愿意放贾琏去应试的。
贾琏也不愿意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王熙凤,但系统的任务还悬在头上,虽然系统说有奖励,没说有没有惩罚,但万一有呢?他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赌,最后还是狠下心去了金陵应试。
到了金陵没几日,县试便开始了,贾琏为了这一天准备了一年多,他不清楚自己的深浅,因此放榜时也很忐忑,当看到他位列县试榜首之时,贾琏紧绷的情绪顿时放松了许多。
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结果很不错,说不定他真的能完成任务,系统总不会给个他不能完成的任务吧?
第065章
县试过后, 府试要等到四月,根本不足以让贾琏回京再赶回来参加府试,于是贾琏只能写一封信回京, 报上了名次,然后说要留在金陵继续考下去。
这封信寄出去不到半个月,贾琏就收到了京城的信。
心中提到,他离开去金陵没多久,王熙凤就在二月初二这日剩下了双胞胎,还是龙凤胎。
老祖宗高兴极了, 在信中问贾琏,孩子取什么名字。
虽然也有祖父为孩子取名的情况发生, 但一般来说,都是孩子祖父学问高或者身份不凡, 贾赦是孩子的祖父没错, 但他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吗?莫非要让曾孙沾染到贾赦那些脏臭的习性?
老祖宗才不愿意。
荣国府最有学问的,当仁不让是贾政,但贾政只是孩子的叔祖父,给孩子取名, 名不正言不顺。
最后老祖宗拍板,让孩子的爹取。
于是便有了信中这出让贾琏取名的事。
贾琏没想到王熙凤居然生了龙凤胎,这在整个京城都是罕有的大喜事啊, 他想了两日,才开始写回信。
儿子取名贾英, 才能过人曰‘英’。贾琏对这个儿子的期盼,尽在这个字里。
女儿则取名为贾萓,萓即萱草,萱草有忘忧草的别名, 贾琏对这个女儿,只希望她无忧无虑。
将回信寄出去之后,贾琏愈发有干劲了,在府试前也在努力攻读。
转眼到了府试之日,贾琏再次夺得头名,但他并没有懈怠,他很清楚,县试府试的难度同院试的难度,简直不在一个层次,他若是有一丝一毫的大意,都有可能失败。
不要以为连中两次头名有什么了不起,这天底下连过县试府试的人,多得是,但中小三元的却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