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从贾赦开始改造(32)
贾赦微微一愣,心中暗道,这个王子腾果真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物。
“前两日我接到了二弟的急信,王氏给他生了个儿子。”贾赦道。
王子腾愣住,生了个儿子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儿吗?还特特在吊唁的时候来跟他说?
正欲让贾赦直说,忽然想起贾赦这几年在朝堂上的作为,又觉得贾赦不是个信口乱扯的人,既然提起他妹妹刚生的这个儿子,怕是有什么别的问题?
但他思来想去,都想不到哪里不对劲,便皱眉道,“恩侯有话不妨直说,我这妹妹生的孩子,到底有什么不同?”
贾赦皱着眉道,“弟妹生的这个孩子,口中衔了一块玉。”
闻言,王子腾面色微变,“衔玉而诞?”
“正是,若非这孩子奇异,又有什么好提的?”贾赦道。
若换个人,贾赦自然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说出来,但王子腾却不同。
王氏是王子腾的嫡亲妹妹,虽然嫁到了他们家,但这个衔玉而诞的孩子,生母是王家人,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一旦因这个衔玉而诞的孩子而获罪,王家也逃不开干系。
即便是贾家,要被皇家拿衔玉而诞的孩子做文章,都挺不住,更不必提现在元气大伤的王家了。
王子腾倒吸一口凉气,旋即急声问道,“妹夫有没有封口?”
见王子腾如此之快的反应过来问他有没有封口,贾赦便知这个王子腾是个可以合作的聪明人。
“二弟只给我来了一封急信,信中并未提及这个,不过他写给家母的家书之中并未提到那个孩子是衔玉而诞的事,想来二弟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应该是封了口,但这件事毕竟不同寻常,还是要从长计议。”贾赦道。
贾赦这话虽然说的隐晦,但王子腾却是个聪明的人,很快就领会了贾赦话中的深意,他跟贾赦对视一眼,附和道,“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二人对视着,相视而笑,算是达成了共识。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了,憋得我好难受啊_(:з」∠)_
第027章
“不知恩侯属意哪位?”
贾赦比了个手势, 王子腾见了露出惊讶的神情,完全没料到贾赦会选择他。
他皱起眉,道,“这位爷母家不显, 近些年在圣上跟前浑似个透明人, 恩侯怎么会选中他?”
“你若是小瞧了他, 怕是要吃亏的。”贾赦意味深长的道。
他这些年跟皇上的关系日渐紧张, 跟他站了队不无关系。
说来也是机缘凑巧, 有一年去京郊狩猎的时候,碰上了遇险的诚王, 虽不知诚王为何遇险, 本着诚王是当朝的皇子,贾赦还是把人给救下了。
不想, 却因此跟誉王结了仇, 贾赦根本不是个吃亏的人, 誉王要坑他,贾赦当然不会客气, 一来二去的就被皇上发现,引起了皇上的疑心,认为贾赦是结交了某位皇子站了队, 才引来誉王的针对。
贾赦是搞不明白这个逻辑, 有心打消皇上的疑心, 然而皇上的疑心病太顽固,你越是有心解释他反而越怀疑你别有用心。
确定无法解开皇上对他的误解之后, 贾赦便开始暗中观察几位皇子,结果却意外发现他救下的诚王居然是个韬光养晦的皇子。
贾赦当然不会直接找上诚王投靠他,但贾赦也不会什么都不做, 巧的是瑚哥儿有一回跟张氏去寺里还愿的时候,遇上了许家的姑娘,虽说不上一见倾心,但也颇为中意,张氏知道后,参加了几次赏花宴,着重观察这位许家的姑娘,确定是个好姑娘,便跟贾赦商量着去许家提亲。
许家老爷虽是文臣,但祖上也曾袭爵,只不过爵位早已经没了,许大人是靠着自己科举入仕,如今是大理寺的少卿,官居正四品,以许大人的年纪来说,位居四品已经很了不得了。
许大人膝下一子二女,长女被圣旨赐婚给了诚王为正妃,次女则嫁给了贾赦的长子贾瑚,即是说贾瑚跟诚王是连襟,荣国府跟诚王也算连着亲。
不过就算贾瑚娶了诚王妃的亲妹妹,也没人说贾赦选了诚王,实在是诚王太低调,旁人也不觉得这位皇子有夺位的可能。
王子腾不知这其中内情,但他却知道贾赦跟诚王也算有亲戚关系,但若说贾赦为了儿媳和诚王妃这点关系,就选了诚王,这怕不是把贾赦当成了傻子。
再细想贾赦说的话和神情,王子腾便认真了许多,看来他过去也看走眼了。
贾赦并未再多说什么,直接告辞。
贾政那边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贾赦却不打算坐着等,不管皇上有没有察觉,如今皇上对他的容忍度已经越来越低,他必须要早做决断。
……
秋尽冬初,随着气候转冷,贾赦也越来越不爱出门,但他位居尚书之位,每次大朝会都是不能缺席的,不管心里多想偷懒,也不得不带着困意上了大朝会。
每次大朝会都大同小异,贾赦甚少在大朝会上发表什么意见,除非皇上点他的名。
当然,除非必要,皇上没事也不会问他。
然而这次却不同,今年闹了蝗灾,北面几乎颗粒无收,今年的冬天又来的很早,钦天监的监正称今年冬天或有雪灾。
蝗灾还未平息,又说雪灾将至,皇上如何不心焦?
不少大臣对还未发生的事表示钦天监的监正只是说有可能,而不是一定会降下雪灾,让先处理北方的蝗灾,赈灾的人选更要慎重择定。
诸位皇子派系的官员互相角力,都想把赈灾的事儿抓到手里,皇上日渐年迈,如何看不见下面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
他不想把这次赈灾的事宜交给任何有意夺位的皇子,于是思来想去,挑中了向来低调,且表现平平的七皇子,诚王。
贾赦倒是不意外赈灾的事会落到诚王的身上,之前他就跟系统讨论过,如今的结果可以说完全在他意料之中。
满朝文武大半的官员都没料到赈灾的事会落到诚王手里,诚王似乎也有些意外,但很快冷静,站出来领旨。
赈灾的事儿敲定,今日的大朝会就算结束。
晚间,贾赦把一早准备好的赈灾注意事项放到一个小木盒里锁上,让心腹等诚王离京后跟上,避开耳目把东西交给诚王。
这也算是贾赦的示好。
没多久,姑苏来信,贾敏时隔多年,再次有孕。
三年前林家老太太黄氏身故,林如海携妻儿扶灵回乡,然后就呆在了姑苏祖籍守孝,明年又是大比之年,贾赦原想着林如海今年年底就会到京城准备来年的殿试。
说起来,林如海早早过了会试,若非当年林家老爷病逝,林如海怕是早就高中,如今又白白蹉跎了这数年光阴,好在能守的孝全都一次性守完了,这次殿试得中,往后仕途便是一帆风顺。
贾敏今年三十有三,这个高龄有孕,颇有些风险,加上这胎怀相不是很好,林如海便推迟了进京的时间,写信来京中是请内兄帮忙收拾一下京中的旧宅,以免他上京后还要收拾屋子。
得了信,贾赦虽有些担忧妹妹,但也没办法叫妹妹不生,林家嫡枝一脉,两代都是一脉单传,好不容易到了林如海这里能多一个子嗣,怎么可能打掉?何况贾敏虽然怀相不好,但这些年来身体却极为康健,就算再生一个,也扛得住。
晚间正院,听贾赦说起林如海的来信,张氏感慨,“妹妹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当年那些旧事,虽然都过去很久了,但一直都是妹妹心中的一根刺,虽说夫妻俩现在感情越来越好,但女人更了解女人,张氏清楚,这事儿并未完全过去,破掉的镜子就算粘好了,也有裂痕存在。
“苦尽甘来什么的另说,林家在京中的老宅,回头你派人去修缮一下,免得妹夫进京住不得。”
虽说贾赦是可以把人留在荣府住,但林如海这次殿试必定高中,到时候殿试放榜,难不成还要跑荣国府来报喜?
林家可是好多年没这样的喜事了,怎么也得把这喜讯先落到林家。
“妾身明儿就让林管事去办。”
贾赦点点头,正欲去隔间沐浴,就见张氏一脸欲言又止的神情,脚步顿住,转身又坐下,“有什么话想跟我说?”
“这事儿说来还跟王家有关,妾身也不知道该不该跟老爷说。”张氏看着颇为愁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