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闺怨诗都是骗人的[快穿](75)
“我知道此话唐突,但是却是我真心实意。”江郎解释,“你不必给我任何回答。往后我会一直在你身边,若三年后你未嫁,我求娶,你再回答我嫁不嫁。”
“我……”她不知道要怎么回应这样的承诺和“求婚”。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知道会有多少变数,谁都说不准。
外面的风雨停了,乌云散尽,天空放晴,光线透照进来,屋内明亮。
“天虹!”门外街道有人高声叫喊。
“是天虹,快看!”有人附和,接着是孩子兴高采烈的叫唤声。
江郎取下门板,两人一左一右牵着敏儿走入街道人群,朝西边天空望去,果然半空挂着一道七彩天虹。
唐小诗昂首望着,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彩虹了,看得有些痴迷。
江鸿侧头看着她灿烂的笑,也跟着笑了起来,心中低低道:“恬娘,这三年我不会让你喜欢上别人。”
“江叔叔,我也要看。”敏儿用力拉了拉他。
他低头看着矮小的人儿,倒是忘了他看不到,将他抱起来。
唐小诗侧头看着他和敏儿,好似看着一对父子融融的画面,欣然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7-22 00:43:42~2020-07-23 01:13: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卖队友的小行家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相思极-1
秋去冬来, 雪融花开,盛夏再至,转眼便是一个春秋。
唐小诗进步不少, 许多回头的老熟客对她裁缝手艺信得过, 会主动找她量衣裁衣。
三伏天的晌午, 太阳毒辣, 晒在身上好似揭了层皮,街道少人迹寥寥, 裁缝铺也没有顾客。
姨母带着敏儿在后室午休,她坐在堂内打着蒲扇,额上细密汗水还是不断溢出,凉茶喝了一碗又一碗,也凉不下来。
她无心做活, 靠在柜台上琢磨起穿进的这首诗。她踢开了渣男阎万圭,与江郎的感情也稳步进展, 自从和舒父舒母开诚布公长谈过一次,他们也没有阻拦的意思。只待江郎除孝之后,他们便会成亲,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按照以往经验, 这个时空应该已经结束了, 但她至今还留在这里。
难不成还有什么变数?她不禁猜想。
皱着眉头闭眼苦思冥想,忽然想到什么,猛然睁开眼。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她忽略了,那就是她穿进的这首诗是哪一首, 她此刻还没有猜出来。
难道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她一直留在这个时空?
她开始担忧,如果因为此, 她一辈子猜不出来,就要在这个时空呆上一辈子?
几十年啊!
她看了看外面被太阳晒得如铁板烧一样的青石街道,再看看手中的大蒲扇,忍不住抹了把额头的细汗,一阵心塞。她不得不再次怀念现实世界的空调、西瓜、热剧和爱豆。
“唉——”长叹一声,端起面前的凉茶一口气喝了半碗。现在唯一能让她解暑的除了清凉的两井水就只有这一碗碗凉茶了。
“娘子为何叹息?”江郎跨过门槛走进来,满头满脸的汗,胸前衣衫汗湿一片,手中拎着两个大甜瓜。
“刚从寒井中拎出来,还冰凉这呢!”他拍拍草绳捆绑的两瓜,表面还有薄薄一层水雾。
“在街口买的?”
“是,拎来给你解暑。”
唐小诗伸手摸上去,瓜身冰凉舒服,她忍不住将自己的脸贴上去降温解暑。
“衙署距离这儿那么远,你怎么大晌午过来,外面这么热,也不怕中暑了?”推开甜瓜给他倒了碗凉茶,又起身取了湿巾给他擦汗。
“便是因为热,才早早放班,我无事便想过来看你。”
“就不能待天凉快些过来?”
“仲夏之际,不待天黑就不能凉快。”他一口气喝了大半碗凉茶,“二娘和敏儿呢?”
“在后室午休。”
江郎朝后室看了眼。唐小诗却将目光落着了凉的甜瓜上,迟疑下转身去找果刀切瓜。江郎也起身提着铺内降温用的水桶出门,到附近的井中重新提了两桶清凉的井水回来,将一个瓜放进去冰镇。
两个人就着小桌坐下,一边吃瓜一边闲话,不知道是因为瓜凉,还是别的什么缘故,两个人竟然都感受不到燥热难耐。
不一会儿赵二娘和敏儿醒来,因天没顾客,几人一个下午就坐着聊天。敏儿越来越喜欢江郎,缠着他要他教他背诗文。直到傍晚太阳落山起了晚风,清爽一些,江郎才回去。
江郎隔三差五有空就会来裁缝铺子,还和左右铺子的掌柜伙计都熟悉上,众人皆知他喜欢恬娘。
唐小诗也渐渐习惯了他的存在,有时候他忙起来十多天才会过来一趟,她甚至还有些想他。
日子如流水,两次花开花落。
秋高气爽,她提着篮子带着敏儿去买米,回小院的路上遇到江郎。他面含微笑,眸中却含一丝忧郁之色。相问之下得知,他下个月要去京城赶考,明年才能回来,少说也要小半年的时间,分别太久,他担心。
“担心什么?”她好奇问。
“担心时间这么长你把我忘了。”
她噗嗤一笑,玩笑道:“我到了那种健忘的年岁了吗?”
“我不是那个意思。”他慌忙道,“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不知道。”她故意摇头,等着他主动把那句话明白的说出来。
此时敏儿在一旁插嘴道:“敏儿知道,江叔叔是怕表姑姑不喜欢他了,要嫁给别人了。”
两人朝敏儿看了眼,江郎抚了抚他的脑袋,然后看向唐小诗,认真道:“等我回来。”
唐小诗沉默思忖须臾,对他玩笑着道:“你莫被京城的繁华和美人迷了眼才是。”
“繁花美人再迷眼,也不会乱我心。”他笑答。
唐小诗低眉笑了笑,此话尚早,言之过多没有意义,她喜欢看结果。
送江郎启程的那日,她与江家小妹折柳相送。
一转眼小半年过去,没有得到江郎回来的消息,只收到他托人寄回来的两封长信,一半说见闻趣事一半说相思之情。
这日她回和平镇,舒母担忧地对她说,江郎若是登科,将来平步青云,身边必然少不得年轻貌美的小娘子,恐怕变心不会娶她。
她未答,舒母又抱怨:“头几年你刚从阎家回来就该嫁人的,那时候年轻娇美,如今长了几岁,比不得当初,郎儿们,哪个不是贪新忘故……”
她闻言脑海中蓦地蹦出一句诗: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1]
她立即将这首诗从头到尾默背一遍,越想越觉得和这个时空小故事贴近。
这首诗她在《闺怨诗集》中还没有翻到,想必是在后半本里。之所以能够想起来,是高三一次模拟考的诗词鉴赏有这道题。凡是试卷出现的诗词,她喜欢都背下来。
因为时间有点远,记忆不深刻了,所以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想到。
虽然不能完全确定是这一首,但是目前来看,在她能够想到的闺怨诗中是最贴近的一首。
舒母又在同她唠叨,恰在大嫂从外面回来,告诉她江郎回来了。话音刚落瞧见跟随在大嫂身后进门的瘦高身影。
一身风尘,见到她一瞬,嘴角咧笑,目光炽热而温柔。
她怔住,愣愣看着他。
他笑着疾步朝堂屋走来,对舒母施了一礼,抑制不住欢喜道:“晚辈唐突,未来得及延请媒人,自己先登门向伯母提亲,求娶恬娘为妻。”
舒母将他上下扫视一眼,立即请其入座叙话。
———相思极———
早春的风带着丝丝凉意,掀起帘子吹进车厢来。
唐小诗于晃动的马车内慢慢睁开眼,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铺在她的脸上,让她不禁歪头避开眨了几下眼。
“娘子醒了?”
坐在旁边婢女伸手来扶她坐直身子,转身从车厢门前小暖炉上倒了杯热茶递给她。
她抿了两口润润喉咙,脑海中慢慢接收新身份的记忆。
许久,她朝窗外望去,官道旁的树枝抽出了嫩芽,春草也开始冒了青头。绿油油的麦田从近处朝远处铺展开。
“到了哪儿了?”
“刚刚瞧见洛阳界碑了,天黑前就能入城了。”婢女怕她刚醒过来着凉,拉着毯子朝她身上盖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