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番外(399)

作者: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红楼梦 前世今生 重生 励志人生 贾敬,王熙凤,林如海,薛宝钗 ┃红楼梦,重生 当红楼人物重生后…… 点击展开

盐商们再次求到了巡盐御史衙门。

“林大人,给咱们指一条明路吧。”

他们觉得,既然林如海知道这件事是有大人物在京中推动,那也一定知道这个大人物是谁。只要他们知道了是谁,那就可以用钱开路了。

林如海和他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交到,如何听不出他们的意思?

但林如海就是装作听不懂,迟疑着说:“路倒是有一条,只是……却算不得什么明路。”

几个盐商对视一眼,急切道:“求大人指点。”

林如海却突然又摇了摇头,“算了,算了,这条路你们也不会愿意走。”

哪有这样吊人胃口的?

盐商们心里都快急死了。

直到如今他们才知道:钱并不是万能的。在绝对的权利面前,多少钱砸下去,都如同丢进了无底洞,连个响都听不见。

“林大人,您就说吧。无论如何,总得让咱们听听不是?”

林如海仔细看了看他们的神色,确认道:“那本官就说了。”

“大人请说。”

——别磨蹭了行吗?

林如海起身,捻着胡须站起身来,漫声道:“本官倒是有个门路,可以帮你们把手里的盐平价销出去。只是不知,你们愿不愿意了。”

盐商们都沉默了。

所谓平价,就是市场最低价。

而如今,市场上食盐的最低价,就是广州产出的那种。

如果按照这个价格把手里囤的盐都卖出去,那得来的银子,怕是连买盐引时花的钱都赚不回来。

这会儿,他们都开始怀疑:莫不是林大人和人家商量好,一块儿来坑他们的吧?

虽然猜对了,但他们没有证据。

“大人,就没有别的法子了?”

林如海摇了摇头,说:“本官知道你们是什么意思,也劝你们息了那个心思。多的本官也不说了,你们先回去,考虑考虑吧。”

他说完,就端起了盖碗,泯了一口茶。

这就是端茶送客的意思了。

盐商们无法,只得告退出来了。

林如海目送他们离去,脸上露出了意味不明的笑容。

——他相信,这些盐商之中,很快就会有人来找他了。

只是,林如海却不太明白,广州那边,为什么会平价回收江南的盐。

不是他偏驳,实在是江南这些盐商囤积的食盐,无论是从品相上,还是从口感上,都比不上广州产出的这些。平价回收,岂不是要亏了?

这个疑问,严津的幕僚也有。

“大人,咱们收这么多青岩,该怎么处理呀?”

虽然他们手里有技术,可以把青盐变成雪白的,但那必定是要有一定消耗的。就算能再把提纯好的盐卖出去,那也肯定是收不回本钱的。

严津笑了笑,端起盖碗喝了口广州的特产凉茶,悠悠道:“白家和袁家那几个海商,不是有意往海外贩盐吗?这其中的差价,相信他们愿意填补的。”

幕僚道:“可是,他们想要的,是治盐的方子呀。”

严津瞭了他一眼,道:“那就让他们做梦去吧。”

他们广州产的盐,在当今世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至少十年之内,朝廷是不会允许此法外流的。

也就是说,在这期间,但凡想要卖盐,就都得从朝廷手里进货。可以说,等于是强势地用一个治盐的方子,将盐业收归国有。

而等到十年之后,盐在世人眼中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了,再下放给私人,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了。

******

自布局始,再到圆满落幕。史鼐历时五年,将盘踞江南,为货数代的盐商一举拔除。朝堂内外忌惮者有,钦佩者有,咬牙暗恨者亦有。

连太孙都忍不住为他忧心,言辞间以商鞅、王安石等暗戒之。

史鼐不禁一怔,神色一下子就柔和了起来,“多谢太孙提点,臣日后行事,定然会更加谨慎的。”

太孙的意思,是让他以后行事不要再那么惊世骇俗,可他这回应,却只应了日后行事谨慎。

太孙不禁有些气恼,“少保不为自己,难道也不为家中夫人公子想想吗?”

他的几个夫子里,史鼐是最对他胃口的。这可能是因为,史鼐并不是科举出身的,对那些文人风骨和尊师重道都不那么强求。

跟着史鼐上课,太孙但有疑难,随时都可以提出来,就算是说的话比较出格,甚至质疑先贤,史鼐也不以为意。

若是其他几个夫子,定然要长篇大论一番,向太孙强调先贤的权威性。

太孙十四五岁,正是叛逆的年纪,如何听得进那些?

他能忍着不和那几个夫子呛起来,就算是有政治素养,知晓文人清流的笔杆子杀人不见血的缘故了。

因此,他私心里是不希望史鼐落得王安石甚至是商鞅的下场的。

史鼐心下一暖,柔声解释道:“殿下的心思,臣都明白。不过,也请殿下安心,臣并不是商君那样的圣人,还没有那种以身殉道的觉悟。”

太孙半信半疑地看了他半晌,见他的确不似作假,这才点了点头,“少保心里有数就好。”

而后,他就想起来今日留下史鼐的正事。

“对了少保,孤有一事,还需少保指点。”

史鼐拱手道:“指点不敢当,殿下但说无妨,臣愿替殿下参详一二。”

只听太孙咂了咂嘴,蹙眉道:“再过两个月,就是皇祖父的圣寿了,可孤还在为寿礼发愁呢。”

史鼐一怔,“殿下没有让门人前去搜罗奇珍?”

听见“奇珍”二字,太孙不禁蹙眉,不赞同地说:“如今国库空虚,孤身为储君,理应以身作则,奉行节俭,岂可铺张浪费?”

史鼐秒懂。

——就是嫌奇珍异宝贵呗。

“那殿下不如亲手抄一部《孝经》?”

这可以说是为长辈贺寿的万金油了,无论送多少次,长辈都会觉得欣慰。而且,在舆论上,还特别占优势。

可太孙却不乐意。

“不行,不行。”太孙连连摆手,“孤让人打听了,孤的那些堂兄弟们,十个有八个,都是抄《孝经》。孤要是和他们一样,那多没面子呀?”

史鼐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太孙是想找一个既能出风头,还特别省钱的寿礼。

他一向脸厚心黑,这时也不禁生出些愧疚来。

——话说,人家好好一个储君,噎金咽玉地长大的,就因为跟着他上了几年学,送个寿礼都要精打细算。

话说,圣人不会为着这事儿记恨他吧?

第331章 史鼐(七十)

史鼐觉得, 就算是为了不让圣人记恨自己,他也要绞尽脑汁,替太孙想出一个既出彩,又不费钱的寿礼。

“系统仙, 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请宿主稍等, 系统调阅数据库……网络小说板块……穿越板块儿……打脸装-逼神器……寿礼类……”

史鼐听着, 他是怎么听, 怎么觉得不靠谱。

网络小说什么的,自从系统数据库修复的差不多了,他闲暇的时候也看过几本。

说实话, 那文采, 还不如他这个武官出身的大老粗呢。也就是胜在内容新奇有趣。

不过, 看了两三本之后, 他觉得套路都差不多, 没有数学试卷有意思, 也就抛之脑后了。

话说, 这种小说里面, 能有什么好主意?

“数据调阅完毕。经系统分析,最经济划算的装-逼寿礼, 当属——百寿图。”

“嗯?”史鼐一怔, “就是用一百种不同的字体写成的寿字?”

这个前朝就有人用过, 后人效仿的也不少, 这没什么稀奇的吧?

但系统的数据库里收拢了这个时空全部的历史数据, 又怎么会拿前人用过的招数给他?

经过系统的解说, 史鼐也不禁暗暗称妙。

他心说:这是旧瓶装新酒,却又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殿下,臣这里倒是有个主意。只是不知, 合用不合用。”

太孙眼睛一亮,“少保请讲。”

对于生性节俭的史鼐,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史鼐道:“太孙可以让人收集高寿老者亲手书写的寿字,亲自排班布局,用一百个小寿字拼成一个大寿字,再命巧手绣娘绣出装裱。这岂不是别出心裁又符合太孙质朴的诚心?”

太孙越听,眼睛就越亮,听到最后,忍不住抚掌赞叹:“妙啊!孤就知晓,少保不会让孤失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