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番外(209)

作者: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红楼梦 前世今生 重生 励志人生 贾敬,王熙凤,林如海,薛宝钗 ┃红楼梦,重生 当红楼人物重生后…… 点击展开

因有月老栽培指点在前,警幻仙姑对她这薄命司中供职的女仙也很是照顾。

像绛珠仙子这样,虽草木之质,却刻苦修行,自强不息的,更是十分欣赏。

因而,在知晓神瑛侍者自作主张给绛珠草灌溉甘露的时候,警幻仙姑心中气恼不已。

——有了甘露之惠,固然可以迅速增长修为。但若是道心还没有打磨圆融,便有了超越道心的法力,又与偃苗助长何异?

但神瑛侍者乃是赤瑕宫的人,赤瑕宫则是女娲娘娘曾经的道场。

不看僧面看佛面,哪怕女娲娘娘早已隐遁三十三天多年,天界众仙对赤瑕宫,却始终保留一份尊重。

特别是,如今在位的天帝乃是人族出身,女娲娘娘这位人族圣母,就被捧得更高了。

一句话,警幻仙姑得罪不起赤瑕宫,也不愿意给月老惹麻烦,只能私下里替绛珠仙子抱屈。

但她再怎么抱屈,绛珠仙子道心不靖,却已经成了事实,日后想要圆满,还不定要修行打磨多少年月呢。

幸好,两百年后,便有了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想要下世历劫的事。

既然是历劫嘛,自然就绕不开人间的各种苦楚。

而情苦,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因此,神瑛侍者历劫,是要到太虚幻境来登记入册,安排命理的。

警幻仙姑眼睛一亮,就觉得绛珠仙子的机缘到了。

只要在神瑛侍者下世历劫的时候助他一助,抵消了那甘露之惠,了结了这段因果,日后打磨道心,必定事半功倍。

警幻仙姑带着喜悦将这件事告诉了绛珠仙子,并问了她的意愿,精心地为她编排了命理。

可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空谈。

绛珠仙子并没有下世,她身上的因果自然也不能抵消,只能再等下一次机会了。

见警幻仙姑这样失落,绛珠仙子却反过来安慰她:“是我的缘法不到,姐姐又何必自责?”

都说草木无情,这话原也不算偏驳。

绛珠仙子虽已成仙,但到底是草木本质,七情六欲都淡薄的厉害,自然也就不以苦修为苦。

她觉得,哪怕不能下世历劫,以偿还因果,她自己慢慢修行,道心总也会圆满的。

她之所以肯答应,不过是感念警幻仙姑的一片赤诚之心罢了,对能不能成,并没有什么执念。

见她如此,警幻仙姑不禁笑叹一声:“我总算知晓,为何那位绛珠仙子一世历劫便过了情劫了。”

修行之人虽重资质,但有时候,心性却比资质更重要。

既然绛珠仙子自己都不在意了,警幻仙姑自然也不会多做纠缠。

反正神瑛侍者那里,她早已做了充足的安排,就算是少了一个绛珠仙子,该有的也都有了。

若是他自己渡不过这劫数,也怨不得旁人。

******

一僧一道听罢前因后果,也只得感叹世事无常。

茫茫大士道:“既如此,林家那边,贫僧与道爷便不再管了。”

警幻仙姑道:“天道不可欺。既是人家自有机缘,你我自然不便再插手。”

“有了仙姑这句话,我二人便知该如何行事了。”

二仙又盘桓一时,便告辞离去。

却说二仙下了凡尘,一脚踏入金陵地界,正碰上一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从街头到巷尾,到处都挂满了花灯,人来人往接踵摩肩。

茫茫大士面露喜色:“好一片太平盛世!”

二仙虽是修行中人,不关注朝堂之事。

但只看气运,便知晓如今在位的,是位有道明君,可免世间许多疾苦。他们身怀慈悲心肠,自然替世人喜悦。

便在这时,渺渺真人隐隐看到一股情煞之气,与之相伴的,还有一股清气。

他不禁“咦”了一声,对和尚道:“佛爷,咱们那边看看?”

和尚点了点头,二仙分别化作一个老头和尚和一个跛脚道士,一路唱着歌,癫狂肆意地在人群中乱窜,慢慢朝那两股气息靠近。

待走的近了,二仙便看见一个五十出头的男子,怀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幼_女,正兴高采烈地看花灯。

两人先是打量了一番那男子,不禁暗暗点头:好资质,好心性!

然后,目光又转向男子怀中那女童,却是齐齐蹙眉。

——身世坎坷,不得善终。

两人自然看出了这是太虚幻境的情鬼下世,但万物皆有一线生机,便是下世的情鬼也不例外。

若不然,僧道二人又岂敢度化历劫之人?

今日里,既然让他们碰上了,少不得要点播一二,给了这位一线生机。

于是,两人便疯疯癫癫地唱着歌,围到了那男子身旁。

这男子姓甄,名费,字士隐。算起来,他家也是金陵甄家的旁枝。

只不过,他们这一支的血脉实在是太远了,他本人又不是什么惊才绝艳之辈。

因此,甄家繁盛的时候,没人想起他来;甄家衰落的时候,也依然没人想起他。

他们一家三口在这十里街安然度日,倒也自在。

因着今日里是上元节,是一年里难得热闹的时候,甄士隐就亲自抱着小女儿出来游玩儿。

一路上,他给女儿买了支糖葫芦啃着,又买了支风车拿着玩儿。

小丫头软言软语,奶声奶气的,哄得他这个当爹的恨不得什么都买给她。

父女二人正自得其乐,忽然从人群里窜出疯疯癫癫的一僧一道,口口声声说着她女儿命薄还带累父母什么的,让他把女儿舍给他们。

甄士隐心头恼怒:如今的拐子,已经这般明目张胆了吗?

只他知晓自己年迈,不敢与僧道动手,只得快步避开,不搭理他们便罢了。

只是想着,日后再带女儿出来,定要有个年轻力壮的仆从跟随才好。

他活了这么大的年纪,可是没少听说那些人家因孩子被拐了,一家子零散的事。

而那些被拐的孩子们,不必多说,也不会有什么好去处。

他们夫妻大半辈子,才得了这么一点儿骨血,怎么忍心她落到那种地步?

一僧一道见甄士隐根本不搭理他们,便猜想两人是被人当拐子了。

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这样突然跑出来就说人家不好,很像骗子。

但泄露天机已然是冒了风险的,他们又岂敢做得太过?

到最后,两人无法,只得将那小女童的命数编做四句诗念给甄士隐听了,希望他能有所警醒。

在他们看来,甄士隐头顶一股清气,是十分有慧根的。

只是,两人如今也是身在劫中,难免着相。那甄家本是劫数到了,又岂是能轻易避过的?

离了甄士隐,两人到了旷野僻静处,相对叹息一声,但也就这样了。

他们本就是修行中人,纵有慈悲心肠,红尘俗世中人,也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多的羁绊和影响。

对他们来说,碰上了,那就救一救,点播一二。

人家悟不透,那也是天数使然。

是福报是孽报,他日阴曹地府,《生死簿》上自见分晓。

茫茫大士转头就提起了另一件事:“说起来,投入薛家的那个,也有五岁了吧?”

渺渺真人点了点头:“不错,正该是胎毒发作之时。”

茫茫大士道:“既然如此,道兄,咱们就把这药引子给她送去吧,也好免她些许苦楚。”

渺渺真人却道:“她内伤未愈就急着来历劫,怪得了谁?依我看,很该让她多吃些苦头才是!”

茫茫大士笑道:“你要不去,我可自己去了。谁让和尚我吃人的嘴软呢?”

渺渺真人摆手道:“你且去,你且去。不是说好了分头行事吗?”

二仙就此道别,各自去完劫数不提。

第185章 林如海(六十四)

这个时候, 林如海的布政使之职已满了一任,他与王琦在交趾实施的德政也收完了尾。

林如海并不想弄成尾大不掉之势,引得圣人忌惮,提前便给圣人上了折子, 将他从任太原知府开始, 一直到布政使结束的这九年里所做的事巨细靡遗的交代了一番。

圣人看了折子, 自然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交代的这样详细, 任何一个继任者只要认认真真地把这折子看一遍,都能很顺利的接手。

其实,林如海心里是不大赞同空降一任布政使的。

一是怕没来过交趾的官员对所谓的“蛮夷之地”偏见仍存;二就是怕来了一个眼高手低的或是贪婪无度的, 把他和王琦尽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