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118)

皇帝愣住了。

然后,笑容在他的脸上慢慢绽放,看得皇后目瞪口呆:

“你就不怕被人笑话,是泥腿子公主吗?”

妙玉答道:“国无农不稳,国无工不强,国无商不富。书上写那些道理,许多是臣子写的教导人做臣子的,对皇家适用有限。女儿是皇家公主,为何要拘泥于臣子的规矩之中?”

皇帝大笑。

——那些大儒打小学的就是做臣子的本事,我们是皇子,为什么偏要学他们的那一套?学了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遵守?

皇帝记得,他第一次听太子哥哥说这话的时候,正好八岁。

“朕让下面拨两个皇庄给你吧。”

妙玉道:“女儿谢父皇恩典,但是女儿不想要皇庄。”

“哦?为什么?”

“这世上不患寡而患不均。父皇又不是只有女儿一个养女,若是单给了女儿不给其余姐妹,会有碍父皇之公正。此其一。其二,女儿听说皇庄上有许多猫腻,女儿不想把经历花费在跟这些人扯皮上。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地把庄子建起来,也是一种乐趣。”

皇帝道:“好,朕就从内库里面拨五千两银子给你,资助你建庄子。”

不是皇帝吝啬,而是皇帝真的囊中羞涩,没多少钱。

皇后也道:“既然如此,我跟着万岁,也资助这孩子五千两。”

皇后是知道物价的,也知道五千两在京畿这样的地方还真的买不到多少田地。不过她在明面上不能越过皇帝,因此只能说给五千两,至于私底下要不要贴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妙玉拜谢帝后,这才入座。

第91章

妙玉不在乎宫里的其他人怎么看她, 也不在乎背地里的传言如何。她其实很清楚,天下规矩最大的地方是皇宫,最没规矩的地方也是皇宫,在这样的地方, 需要的不仅仅是地位, 还有一颗强大的心脏。甚至后者的重要性还远胜于前者。

对于妙玉来说, 她即将被册封为公主, 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女儿,而皇家想从她这里获得什么?

父慈子孝?天伦之乐?

别逗了,皇帝有自己的亲儿子, 虽然没有亲生女儿, 可是如果说养女, 只要他愿意, 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公主, 尤其是养女公主, 虽然尊贵, 但是更多的是政治意义。只要妙玉不要在人前出丑, 只要妙玉在人前表现得像一位公主,然后不成为皇帝的政敌, 基本上就没有问题。

但是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 光光这样, 肯定是不够的。

巧的是, 盛唐之后的公主们几乎个个被皇权约束, 成了皇权的囚徒和牺牲品, 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公主们比宫妃要艰难地多得多。

妙玉如今要挑战的,就是公主的这条路。

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要先成为皇帝不可或缺的盟友,想要成为皇帝不可或缺的盟友,就先必须了解他的需要。

现在皇帝需要的是什么?是钱,大量的钱,无论是空荡荡的国库,还是国朝庞大的开支,都需要大量的钱财制成。如果她能挣得大量的银钱,如果她能用别的方式证明她也能帮助皇帝拱卫皇权,那么,她也将获得她最想要的自由。

否则,她只是皇家的玩偶罢了。

妙玉对自己想要的、以及如何去获得,一清二楚。

但是这不能否认,她在皇宫之中是个异类。

是的,当五位准公主一起出现在太上皇面前的时候,这位老人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个孙女儿。

注意到这个孙女儿不是因为对方熟悉的面容,还因为对方的眼神,在对方的眼神深处,没有对权力的畏惧,只有淡然和轻蔑。

这让太上皇立刻警觉。

只有真正站在权力的巅峰上多年,只有真正掌握权力多年的人,才会拥有这样的淡然和轻蔑。

一个十五岁的女娃娃,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眼神?

如果说,她是因为在佛门中长大,生带大智慧,那么,她眼底闪过的,应该是慈悲,而不是淡然和轻蔑。

太上皇久久地注视着妙玉,好一会儿没说话。

太上皇后见状,少不得打圆场:“真是被吓了一跳。我还以为见到了太子。”

甄贵太妃脸色一变。

太上皇却语带怀念:“是啊,跟阿贤几乎长得一模一样。”

甄贵太妃脸色再变,废太子老义忠亲王在太上皇心里是什么份量,她可是清清楚楚的。

她干笑着道:“可不是,臣妾也被吓了一跳呢。只是太子殿下素来骄傲,公主倒是不想他。听说公主昨儿个问万岁和皇后要了一万两银子?”

大殿里的目光立刻齐刷刷地聚集在妙玉身上。

妙玉淡淡地道:“贵太妃消息果然灵通,我昨儿傍晚才跟父皇母后开了口,今儿个您就知道了。父皇原说,要赏我两个皇庄,我说对诸位姐妹不公平,父皇因此特许我自行购置田庄。不知犯了哪一条宫规,还请太妃娘娘指教。”

贵太妃刚要张口,太上皇却已经先道:“哦?好端端的,你父皇为什么要赏你庄子?”

“孙女在南面发现一物,亩产甚高,因此想试试在京畿是否也能种。”

“就是林如海负责的红薯?”

“是。”

太上皇道:“这是好事。既然如此,朕也资助你一万两银子。”

显然,在皇后宫中安插耳目的人,是太上皇。

“是,孙女谢过皇祖父。”

太上皇都开口了,太上皇后和甄贵太妃也只能跟着慷慨解囊,一个资助一万两,一个资助八千两。

诸位太妃只能跟着随礼,等从太上皇那边回来,回到皇后宫中,各宫的贺礼外加助力金也陆续到了。妙玉回了皇后,皇后让她只管收下。

接下来,妙玉也没提购买田地的事儿,因为公主册封典礼近在眼前。更别说,身为公主,不可能长住宫外,挑选庄头便十分要紧。这事儿可急不得。

只是,当册封典礼都过去一个月了,妙玉还没有动作,这日甄贵太妃免不了乘着晨昏定省的时候在太上皇跟前道:“端慧啊,你不是说要买田庄子吗?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动静?”

妙玉答道:“七月八月乃是秋收时期,百姓为了秋收已经辛苦了大半年。娘娘,乘人之危也不是这么个乘法。”

甄贵太妃大怒。

太上皇却道:“不错。要买地,也要等百姓收割完之后。端慧啊,这事儿,你打算交给你的司礼长去做吗?”

“是的,皇祖父。”

既然已经得了皇帝的允许,这种事情当然要光明正大地做。

太上皇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在他看来,妙玉就是会做,也不过是拿着宫里的资助她的银子购买田地罢了。妙玉一共得了多少银钱,他心里有数。

太上皇万万没想到,不久之后的某一天,妙玉向皇后提出请求出宫探望母亲,并获得了准许,在义忠王府住上两晚,不想,第二天妙玉就亲自拜访了户部衙门。

户部尚书常枫都傻眼了。

端慧公主来做什么?

虽然惊诧,却不得不亲自带着属官出来迎接。

一番礼数之后,妙玉在户部大堂落座,然后开门见山地道:“尚书大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本宫会来,自然是为着银子来了。”

户部尚书常枫道:“区区借银之事,哪里需要劳烦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只要打发司礼长走一趟便是。”

“尚书大人难不成当我是个小孩子?既然这购置田地的事儿,本宫已经明确要交到司礼长的手里,这银钱上的事儿当然不能直接交给他。而且本宫借银跟别人不同。因此,本宫觉得,还是亲自走一趟比较保险。”妙玉很平静地道,“本宫打算以月息两分向户部借银五十万两,按月支付利息每月一万,直至明年二月清偿本息。”

此言一出,户部上上下下当时在场的官员都傻眼了。

“您,您说什么?”

常枫傻眼。

从太上皇这“仁政”开始,向国库借银的人就没有支付利息的。

“尚书大人对偿还方式有异议?那本宫可以在腊月里先偿还其中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十二万五千两白银。但是,之后的利息也要跟着降。”

“不,不是。”常枫终于反应过来了,他一面擦着汗,一面道:“公主殿下,这,国库亏空从来就没有利息之说。”

这可是太上皇的仁政!若是他今儿个收了利息,那他在官场就别混了。

上一篇:落花流水 下一篇:偷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