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道系林妹妹[红楼]+番外(84)
听话听音,探春听出来了应妙阳这是有意走开,让黛玉和贾母说说知心话,便主动提议道。
应妙阳果然拍手赞道:“正是正是。今日我也要花丛中走一遭了。老太君大方,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且把这群仙女夺走了。”说着牵起探春的手,自往前头去了。
黛玉便上前一步,挽住贾母胳膊,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如此,永玙便又后退了几步,似乎在后压阵。
邢王等人,自然又远远落在了后头。
眼看黛玉并贾母转入了山石后面,永玙忽然停住脚,对着面前平平无奇的大石头研究起来。
邢王等人只得也跟着停下,眼巴巴看着永玙对大石头讲话,又不敢上前,恐怕哪句话说的不对,惹了这傲慢小王爷生气。
山石后面,黛玉扶着贾母在石凳上坐了,蹲坐在旁,边给她捶腿边道:“外祖母,玉儿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贾母见了这阵仗,心里早有了数,直言道:“你母亲是我最疼爱的人,可怜她去的早。如今我只得你一个亲外孙女,你有甚话还不能对外祖母说的?”
说着,又摆摆手道:“你也不用说,让外祖母猜一猜。你可是要劝外祖母,韬光养晦,管教下人,收了荣国府煊赫的招牌?”
黛玉没想到贾母会这般说,定定点了点头。
“我原是不甘心,总想着这偌大的荣国府不至于就到了那般田地!再说,这京里的人家,又有几户不是扎着空架子的呢?我总想着,不能对不起贾家列祖列宗。只要我在一日,我便要尽力把这门庭给他撑起来。却万万没想到,如此这般竟贻害了子孙。”贾母深深叹息道。
“琏儿是个好孩子,凤丫头也不容易。这番变故,若是没有这两个孩子撑着,怕是等不着你们父女来救,荣国府就已经没了。”贾母拍着黛玉的手背,语重心长地接道,“我从前存了别的心思,总觉得你二舅舅打小喜欢读书,是个明理争气的好孩子,就像你爹爹,将来定有出息。便总是偏疼他,以至于这府里名不正言不顺的,过了这么些年。如今是时候各归各位,好好整饬一番了。”
黛玉闻言,眉头舒展,轻声道:“外祖母看得深远,都是我小孩子家家,胡思乱想。”
贾母刮了刮黛玉新荔般的鼻尖,笑道:“不,我们玉儿如今的见识,别说你舅舅们比不上,就是外祖母也自叹弗如。果然,你外公看人眼光,绝不会错。”
最后一句,却是在夸林如海。当初,贾敏嫁给林如海,便是贾代善做的主。
话已至此,黛玉原可就此放心。可是,想起宝玉忽然做的怪梦,黛玉咬咬牙又道:“外祖母思虑周全,只是玉儿在围场经了那一遭变故,又听父亲讲了许多话,实在……前不久,就在我玩闹开的雅舍大堂,我与宝玉都遇见了南安郡王世子。听说,南安郡王如今把兵权都交了。咱们府上还端着什么呢?以后荣国府还是要靠琏二哥和宝玉。”
贾母骇然问道:“南安郡王把兵权交了?”荣国府本就消息闭塞,又才经大变,还不曾得到消息。此时乍闻此讯,贾母最后的骄矜也放下了。
南安郡王,异姓封王且兵权在手。如今形势比人强,都主动交权,韬光养晦,他荣国府还折腾什么呢?就贾赦、贾政与皇子们那点少得可怜的昔日情分,还妄图从龙之功,真是不自量力!
“是了是了,外祖母糊涂了,赶明我便让你大舅舅上折子,这荣国府的匾额,我、我不要了!”贾母下了狠心道。
黛玉喜出望外,几乎脱口赞出好来!
山石那头儿,永玙听见贾母这话儿,也跟着点了点头——老太太果然不一般,拿得起放得下。得了,这门亲戚,以后怕是还有得走了!
第65章 真王母棒打鸳鸯
自打那日黛玉离了荣国府, 日子便过得箭一般快。眨眼间就进入了兰月, 掰着手指头一数, 七夕节竟然已近在眼前。
所谓“七月初七”七夕节, 又名兰夜,或女儿节、乞巧节。是日, 月逢七,日逢七, 乃“七曜”。
除此之外, “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共谓之“七重”,乃节庆日。凡重日,均“天地交感”“天人相通”。故每逢七夕,女子会访闺中密友, 相约祭拜织女, 互相切磋女红, 拜月乞巧祈福。
这日便是女儿们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可凑个热闹, 在一旁欣赏。至于, 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随之而来的产物。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云:“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人俱习之。”
至于宋元之际,七夕乞巧愈发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记载, “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张罗操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更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其盛况,《东京梦华录》中,七夕一条亦可见一斑。
从前,黛玉住在荣国府时候,也赶上过七夕节。只是那时,她年岁还小,三春姐妹亦不甚大,乞巧定情乃至出门游玩,自然与她们无干。什么“卜巧”妙法,“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诸如此类,只是听过,不曾亲见。
而此次七夕节,不知是皇宫大内的圣人们有意掩盖前段时间的凄风苦雨、阴气深深还是历来如此,不仅皇宫内院大肆操办,就连京城内外也是喜气洋洋。巧市开张,从寅时起到宵禁终。且朝廷有御令,七夕当日,万民同庆,解除宵禁,可演灯火。这倒是从前不曾有过的。
不仅是“没见过世面”的黛玉,就连雅舍那些风流才子、清高佳人,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巧市上的面具、宫花、五色丝线个个脱销,连带着林家在京城的绸缎铺子,也是日进斗金,供货不及。
好不容易盼到七夕正日子,一大早,应妙阳就带着人将林府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扫了一遍,院子地面擦洗得溜光水滑,简直平白如镜。等到黛玉起床来,见着这阵仗,几乎不敢行路,生怕绣鞋底儿沾了灰,反倒污了地面。
应妙阳看着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模样,忍不住笑话道:“难得睡莲仙子上了岸,怪道这陆路难行呢!”
黛玉今日破天荒穿了一件雨过天青色的半臂,里面搭着素白一条齐胸百褶襦裙,裙上绘一幅水墨睡莲图,走动间莲尖婷婷、莲叶田田。臂弯挽着一条散花天仙红的飘带。最后用特制的五色七巧香囊押裙,把她小小一个人儿,衬托得越发高挑修长。再有小风一吹,衣袂飘飘,直欲乘风而去。乍一看,清雅端丽,美而不俗,却又不过分出挑,作为出席宫廷御宴的着装倒是十分合适。
“只是,还嫌素净了些。今个儿可是个好日子,不若你也穿一身红?”应妙阳点评道。同时,一撩裙摆,在黛玉面前款舞起兮。
今日应妙阳便是一身火红的衣裙。赤、裸着雪白的粉颈,应上额间荼蘼的醉海棠眉妆。紧抿起的唇角,是雪夜寒梅乍发,艳丽又孤清。此刻,冲着黛玉微微一笑,裙摆扬起,便是冰雪消融,迎春遍放。
黛玉几乎看迷了眼,半晌方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花中魁首已出,我作探花便可。”
两人这里正笑闹着,孙氏和英莲来到,几人坐下说话。
今日乃女儿节,黛玉便给铺子里的女子们都放了假,工钱照付,但不分老幼,均可归家乞巧团聚。就连雅舍内舍,也准备关门歇业。
哪知,那群才女倒不乐意了,纷纷力争雅舍效仿宵禁规定,来个通宵达旦,且应开放内外限制,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云云……说辞一大堆。
起初,黛玉还不明白其中深意,还是被应妙阳一语点破——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七夕定情。
为此,连累得孙氏和英莲今日却要扛起大旗,七夕也不得闲。
孙氏却不在意,“我如今已是半老徐娘,所幸有情郎相伴,巧与不巧,你师父都挑不得了!”面上虽然自谦,言语却颇露、骨,逗得黛玉等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