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道系林妹妹[红楼]+番外(68)

作者:芳年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重生 爽文 关键字:主角:林黛玉 ┃ 配角:林如海,永玙 霸道总裁林妹妹,每日日理万机。不是雅舍斗诗又联出绝句了,便是万国赛珍斗宝大会又夺魁了, 再或者飞舞、穿梭于姐妹百花丛中……某位十天半个月摸不到自家仙草一片叶子的头铁王爷:绿不绿什么的,爷不在乎。就是仙子,您晚上缺个红袖添香的吗?黛玉:去去去,本王妃忙着呢!点击展开

“是呀!”一直没说话的应妙阳也插口道,“眼瞅着七夕就到了,今年的乞巧还得皇后娘娘您亲自张罗呢!”

听说七夕节乞巧,皇后娘娘脸上郁色散去许多,微微笑道:“正是,这宫里寂静多时,合该有个喜事,热闹热闹。”

明蕙在旁,听说七夕节,脑中头一件事却不是乞巧,而是,“都说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往年宫里还都有百花宴予以纪念,不知今年——”说着,眼神往永玙身上一飘,含羞低头一笑,复又接道,“不知玙哥哥今年可要将宫花送人否?”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百花宴是宫中旧俗,取意牛郎织女鹊桥会,效仿民间红线结缘,以各式宫花替代红线。宴上,各家年轻公子与贵女们不需避讳,自由走动,遇到心仪者,便可将宫花赠给对方。

若对方也有此意,便收下花。宴席高潮时,彼此有意的男女,可或琴曲合奏,或舞曲唱和,或书画相赠……总之,表一表相知情意。才子佳人,也是一段佳话。

至于最后成与不成,还看两家父母心意。

不过,百花宴上互相交换宫花者,往往都是两家父母早已彼此有意,借百花宴场合跟帝后求个恩典罢了。

但是,这些年来,永玙也参加了好几回百花宴,不仅没把花送出去过,连下场都不曾。

曾经也有胆大的姑娘,顶着众人眼光,越过层层看客,公然将宫花递到永玙面前。

永玙却端起酒杯,往自己身上就泼。最后以“衣裳湿了”仪表不整为由,早早离场。

可是,就这般,第二年,还是有大把的姑娘将花送给永玙。他衣裳湿了,立时有随侍捧了新的来。哪怕他衣裳湿了好几套,到了也没逃掉。只能黑脸拂袖,换的片刻安宁。

以至于后来,永玙再没参加过百花宴。

明蕙年纪比永玙还小几岁,自然没赶上永玙赴宴时候,心底总是愤愤不平,只觉得都是那些姑娘恬不知耻,烦跑了她的玙哥哥,让她没了表明心迹的机会。

这会子赶上应妙阳主动提起七夕宴会,立马让她想起耿耿于怀多年的百花宴,也顾不得羞赧,直接问出了口。

却不知,似她这般不分场合,径自问出这句话,在旁人看来。分明是少女思、春且按耐不住,火急火燎剖白心意。

知子莫若母,贤亲王妃最是知道永玙脾性。早就烦透了姑娘们前仆后继,飞蛾扑火,甚至到了一点就着地步。毕竟明蕙是长公主之女,不看僧面看佛面,生怕永玙着恼,当场闹将起来,让皇后娘娘面上难看。

贤亲王妃按住永玙,忙道:“玙儿还小,今年也……”

“母亲说错了,父亲似我这般大时,已经与母亲成亲。我哪里还小!”永玙为了显示老成,还特意挺了挺胸。

“而且,今年,今年,我不仅要参加百花宴,还、还要将宫花送人!”说到“送人”二字时,永玙目光又赤、裸、裸盯到了黛玉面上。

言下之意分明就是他嘱意黛玉,只求佳人垂怜。

旁人都是惊讶又嫉妒的神情望着黛玉。

只有黛玉,懵懂不明其意,诧异四望——什么百花宴?什么宫花?周瑞家的转送的薛姨妈拿来的上用宫花吗?

不怪黛玉不知情,前世她人虽在京城,可是困居荣国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交际应酬更是从来没有,哪里听说过宫廷御宴,百花定情呢!

永玙却不知黛玉不懂,见她神态,以为神女无情,心底难免忧伤。

应妙阳却料到黛玉八成没听说过百花宴,刚想低声与她解释。

忽然明蕙在旁,冷森森道:“林姑娘怕是不用参加百花宴吧?你外祖家衔玉而生的宝哥哥不是早就认定了你吗?”

作者有话要说:我……本来想憋个大招,然后缓冲了三天才出一章!对不起了,各位亲!

别人都是八爪鱼,我是一指禅。

第57章 两地书

明蕙说宝玉倾心黛玉, 这句话, 可轻可重。

往轻里说, 她和黛玉是闺中密友, 不过一句玩笑话,调侃尔。且黛玉借住荣国府的时候年岁还小, 彼此有亲,走的近些, 不伤大雅。

但是明蕙和黛玉并不熟识, 甚至乃初次相见。还当着皇后娘娘、贤亲王妃、永玙并诸多外人的面说这种话,再称之为调侃,傻子也不会信。

往重里说,她这是要毁了黛玉的闺誉。待字闺中的少女要是名声坏了,除了嫁给那个坏了她名声的人, 别无他法。

何况, 积毁销骨, 三人成虎。莫须有的事情说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事实。

只要永玙心里生了芥蒂, 明蕙的目的也便达到了。

果然, 明蕙的话刚出口,一众贵女脸上神情都从适才的嫉恨交加转成了隔岸观火乃至暗中窃喜。

“哦, 我外祖家衔玉而生的表哥?这是怎么说的来着,我倒不知这段秘辛,亏得我还在外祖家借住了两年。没想到郡主,一个外人, 反倒比我知道得还清楚些。”黛玉本不明就里,但她心思玲珑剔透,旁人一个眼神她便品出了个中缘由,不慌不忙,好整以暇地道。

听见黛玉的话,本来撂下茶杯就要骂人的应妙阳默默又坐回了原地——嗯,玉儿嘴皮子还不错,先观察观察。

“原是京中奇事,众人皆知的。林姑娘何必——”明蕙反唇相讥道。

她原想说黛玉避重就轻,回避她的问题。然而,她话刚说了一半,永玙便插话道:“是吗?我便不知。母亲可知?”

贤亲王妃微微摇头。

永玙又转向看热闹的一众贵女们,“各位,也都听说过旁人府中哥儿的逸闻趣事?”

还特别将“旁人府中哥儿”几字咬音说得特别重。

一众贵女都不是傻的,听话听音,忙不迭摇头,生怕惹上不洁的名声,更怕给永玙留下坏印象。

“你,你们——”明蕙见状,气红了脸,公然拿手指去指众人。

永玙却不理她,还一派天真地转向皇后娘娘,朗声问道:“这等异事,皇后娘娘见多识广,不知可曾听过否?”

皇后娘娘抿了抿唇角,说的是贾宝玉?她确实听着过信儿。

皇室最忌讳怪力乱神,贾宝玉生来就带了什么通灵宝玉的事情,她确实听说过,就连皇帝也知道,还安排了人去暗中调查。

只是后面看着贾宝玉除了有个玉以外,并无其他异常。模样、长相、性情、才华,都只算中等,帝后等人便将这件事情揭过了。

这会子明蕙贸然提起来,还费了皇后一些功夫才想起这茬事。

永玙问罢,就只看着皇后娘娘。

应妙阳和贤亲王妃也扭过头去。

黛玉却还端坐不动。只因她深知但凡有应妙阳和贤亲王妃在,哪怕她与皇后娘娘之间没有救驾的情意,皇后娘娘明辨是非,也断不会在此时帮腔明蕙。

偏偏,明蕙还看不透,仗着她宗亲的身份,晃着皇后娘娘的胳膊道:“娘娘、娘娘,您不是也曾听过吗?还……”

“明蕙,想来是你记错了,这等怪事,本宫并不曾听过。”皇后娘娘不怒自威,轻启朱唇道。

明蕙万没想到就连皇后娘娘也不帮她,还公然驳她的面子,满脸都是不可置信,双目圆睁,怒瞪向黛玉。但是仔细看去,眼中竟似已有了泪花。

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的黛玉:明明怼你最凶的人是永玙,你不瞪他,瞪我干甚?

旁观的应妙阳彻底放了心,悠哉哉欣赏明蕙气急败坏的模样。

本来她见竟然有人敢欺负她家姑娘,憋了一口大气就要下场给明蕙好看。哪知根本用不着她开口,黛玉轻飘飘一句话,四两拨千斤就把脏水又泼给了明蕙。紧跟着,永玙更是半点面子不留地“勾结”众人给明蕙下了个套。

“哎呀,当真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看样子,用不上本郡主了!”应妙阳美滋滋地想。

另一边黛玉初来乍到,不好过分威逼,见明蕙涨红了脸,一副泫然欲泣模样,便准备就此算了。

哪知,明蕙上来就吃了瘪却还不愿善罢甘休,咬牙竖眉逼出一句,“听说宁荣两府参与逆案谋反,如今府门还被禁军围着。林姑娘身为荣国公嫡亲的外孙女,倒有闲心赴宴听曲儿,就丝毫不为外祖家担心吗?”

论理,这句话才应换得满堂皆惊。可是今日明蕙扔出的不当言论也嫌忒多了些,众人一时间竟没什么反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