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道系林妹妹[红楼]+番外(6)

作者:芳年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重生 爽文 关键字:主角:林黛玉 ┃ 配角:林如海,永玙 霸道总裁林妹妹,每日日理万机。不是雅舍斗诗又联出绝句了,便是万国赛珍斗宝大会又夺魁了, 再或者飞舞、穿梭于姐妹百花丛中……某位十天半个月摸不到自家仙草一片叶子的头铁王爷:绿不绿什么的,爷不在乎。就是仙子,您晚上缺个红袖添香的吗?黛玉:去去去,本王妃忙着呢!点击展开

这会儿宝玉巴巴凑上去,贾母少不得来叫黛玉询问。尤氏拉着黛玉略略说些宽慰话语,起身就要回府。

“嫂嫂,前儿四妹妹来看我,提起敬舅舅生辰快到了。她正手抄《道德经》作为寿礼,可我见她太过上心,竟看着清减了许多!”黛玉多嘴道。

尤氏久不曾见惜春,自然不知她当下情形,面上不显,笑应道:“四妹妹至孝,却到底年纪小。也罢,我这个嫂嫂去劝着她点。”

“正是呢,四妹妹最听嫂嫂的话。”黛玉附和。

尤氏这才带着秦可卿转去李纨处。秦可卿离去前,回头冲黛玉感念微笑。

见尤氏婆媳离去,黛玉挥手叫来紫鹃,“前头不知已闹成什么样,咱且去瞧瞧。”

再说贾宝玉,噔噔噔跑到贾母房外,不待丫鬟打帘子就往里冲。还没开口,正听见王夫人道:“林姑爷今年照旧送了好些端午节礼,媳妇看着都是顶好的,且比往年还厚三分。想来,姑爷在任上颇为顺意。”

“那是自然。如海勋贵之家兼且探花出身,诗书传家,深得今上器重。些许时新物件,自然不在话下。不过,到底是他孝顺。只可怜敏丫头无福。”贾母道。

王夫人听见贾母仍旧提起贾敏,便垂了眼。

邢夫人好容易逮着机会,插话道:“也是有黛玉在府里,姑爷为人父,怎能不时时惦记着?”

“正是这个理儿。祖母,您道为什么林妹妹这些年总是怯弱不盛,时有咳喘?”宝玉风也似冲进来,没头没脑道。

贾母揽过他,拿出帕子给他抿额头细汗。“怎地跑得这样急?仔细吹病了。你且说,你林妹妹为何病着?”

宝玉环顾一周,见众人都看着他,方言道:“我原便说,林妹妹这样天仙也似的,不是咱这地界养的出的。”

“不许说浑话。京城最是人杰地灵。”贾母阻止道。

宝玉不服,却也不敢顶撞,接道:“她原在姑苏长大,初来乍到,自然水土不服。兼且姑母过世不久,姑父孤身一人,她素来又是个孝顺且心思细腻的,日夜想着故乡人物风土,岂有不病的道理?”

王夫人听了这话,越发不高兴,难不成是她苛待了林黛玉,叫她日子不好过,故而天天想家?王夫人端起茶盏,低头饮茶,不发一语。

“你林妹妹确实孝顺。”贾母这两日也总是想到贾敏,不由黯然。

“且适才我去看望林妹妹,见她形容憔悴。细问之下,才知昨夜她做了一晚噩梦,都是梦见姑父身体不大好,想她回去看看呢!”宝玉又道。

贾母急问,“此话当真?”深怕是什么不祥的兆头。

在旁边侍立良久的凤姐赶忙解劝道:“无非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何况梦里的事都是反的,老太太万勿忧心!”

邢夫人也道:“正是呢!姑爷来信也只问老太太好,半点未提身体抱恙,想来定然无事。”邢夫人故意点出林海还有家书一事。王夫人淡淡扫她一眼,仍不言语。

“姑父来信了?可曾拿给林妹妹看过?”宝玉却偏偏注意到这句话。

凤姐瞥了王夫人一眼,见她仍眼观鼻鼻观心,事不关己的样子,只得圆场道:“书信并节礼同日到的,事情繁杂,一时尚不得空送予林妹妹。”

“那便由我送去。”宝玉就要拿信离开,忽然想起此来为何,慌忙又扑进贾母怀里道:“古诗云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却还不曾见识过老家风光。既然林妹妹思家心切,不若祖母做主,让我护送林妹妹回家探亲如何?”

“不成!”王夫人厉声呵斥,“你小小人儿,出过几趟门?姑苏山高路远,路上万一有个好歹,你叫老太太和母亲等人怎么办?”

贾母也觉得宝玉乃痴人说梦,但是见王夫人当着她的面这般疾言厉色,想着昨日哭丧话语,心里有气,竟不做声。

宝玉万没想到素来温柔可亲的太太,突然这般暴怒,唬得不敢再开口。凤姐更不敢答言。邢夫人乐得看笑话。

一时,屋内静如死水。

“哟,林姑娘,您身子尚未痊愈,天儿还早,老太太叮嘱今日不用过来请安,怎么又来了?”鸳鸯在外高声道。

“我原无大碍,睡了这般久,身子都木了,走来给外祖母请安也是活动的意思。”黛玉说着进屋。

见屋里众人神色各异,王夫人尤其不悦,宝玉低头不敢看她,知道他定是碰了钉子,团团请安毕,在贾母身边坐下。

“可是二哥哥又说了什么胡话?”黛玉原不曾唤过宝玉哥哥,今日乍叫,宝玉先吃惊抬头。

凤姐掩唇笑道:“可不是。适才他好一通夸林妹妹神仙人物,又嚷着说要陪妹妹下江南玩耍,忒也自在呢!”

凤姐偷偷把归家换成了游玩。

黛玉敛眉,“二哥哥身娇肉贵又不曾出过门,哪里就能行那般远路?且我一心挂念父亲,若归家又哪里有闲情游山玩水。”

“林妹妹多虑了,正说呢,林姑父来信了,还派人送来好些端午节礼。只是贵府事忙,送礼的管事只见了太太,得知妹妹一切安好便回转了。”凤姐道。

“是吗?我竟半点不知!”黛玉满脸失望地望着贾母。

以前她也只是逢年过节得些礼物,并不曾见到家里来人。今年照旧,自不惊讶。只是当着贾母的面揭破,她还是要显露几分失望出来。

贾母终于开口,“是呢,我也是今日才知林侯府节礼早已送到。想来,我老婆子年岁大了,半点不济事呢!”林侯府三字咬音格外重。

王夫人忙起身行礼,“老太太言重了,实在是媳妇事忙,又见老太太近来精神不太好,擅自做主,请老太太责罚。”

“罢罢,好生生过节,说什么罚不罚。只是,这回儿慢待了姑爷家来人,今年的回礼要格外重些。”贾母摆摆手,转头对黛玉道:“你一片孝心,外祖母知道。只是你父亲事忙,不得回京述职。两地迢迢,你若有思亲之情,不妨多写几封家书,外祖母允你快马加鞭送去。”

“是。”黛玉应诺。

“昨夜睡得晚,我这会儿又有些乏了。你们且散了吧!凤丫头,把你林姑父的家书快快给你林妹妹送去,以解他们父女相思之苦。”贾母吩咐罢,扶着鸳鸯的手,回屋休息去了。

余下众人散去。

一场归家闹剧雷声大雨点小,悄没声息结束。

宝玉难为情,护送黛玉回房后不敢多留,转身离开。

不多时,平儿亲自将家书送来。破天荒还带来许多衣裳、首饰、金银并书籍等物。

原来这些都是林如海差人送予黛玉的。只是,往年不曾见过。

黛玉神色恹恹吩咐紫鹃收下,送走平儿,忙忙取信来观。

信封自然已经拆开。

展信先是长篇累牍问候贾母并府上众人,末了提及黛玉,话语寥寥,却也情深义重,看得黛玉泪盈于睫,几乎又要落泪。

只是黛玉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信里压根没提及父亲身体如何,近来可好。且看笔迹,竟不是父亲亲笔。

家书都由人带笔,难不成父亲已然大不好?

黛玉颓然坐倒。

紫鹃、雪雁纷纷围拢上来。

“姑娘,这是怎么了?可是老爷有甚不好?”雪雁先问。

黛玉摇头,吩咐紫鹃磨墨,提笔便写回信。

如今府里来人已然回转,岂能不带回信便走?事有蹊跷,八成是有人借她之口回了信笺。只是,既然当着贾母的面递了信给她,她万万没有不亲笔回复的道理。

紫鹃在一旁伺候,见黛玉不过盏茶时分便写好一封家书,亲自吹干,装入信封,由她送去给贾母过目。

且说,贾母在众人走后,悄悄叫来赖嬷嬷说话。

“如今我这二儿媳妇心思越发大了,面上由凤丫头管家,事无大小哪个不是她说了算?现在竟连林府来人都不许我见了。若不是我今日问起端午节礼的事,她怕是准备昧下不提。”贾母忿忿道。

赖嬷嬷低声道:“二太太家境本不错,但是到底不识字,和老太太当年没法比,眼皮子浅些原也平常。”

“哼,别当我不知她什么主意!只是,元春并宝玉以后前途都还少不得如海帮衬。巡盐御史,她以为和九省统制是一样的?”贾母仍旧气愤难平。

赖嬷嬷躬身,“自然是老太太见识深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