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道系林妹妹[红楼]+番外(193)
黛玉望望两人十指相扣的双手,微微一笑道:“如此正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何况我们乎!”
第110章 香玉跨海寻葫芦
吴次仁办事倒也利落, 转投吩咐了小厮几句, 便躬身在前引路, 示意黛玉等人可以随同前往了。
黛玉和永玙对视, 由永玙低声安排了几句后,便甩着袖子跟着吴次仁去了。
至于, 曼娜和伊娜等人,她们从小便和吴次仁熟识。出海于她们来说, 本就是家常便饭, 自然更加随意,只是有说有笑地跟在后面。
几人上了大船,由吴次仁的小厮在前面驾驶小船引路。另一头,吴次仁捧了精致的海路图来与永玙过目。
经过这些时日的锻炼,如今, 黛玉和永玙看海路图也已是个中老手。只略略扫了几眼, 便对这世外无人岛的具体方位、大小有了数。
那位被唤作阿泰的白衣少年看见永玙等人都围在一处看那海路图, 也有些心动。只是囿于身份,不敢行动。
黛玉瞧见他的神色, 想起伊娜要跟来时还专门指着他介绍说“阿泰最善记路”, 便将海路图递给永玙,边冲着阿泰方向努了努嘴。
永玙心领神会。他虽然觉得这茜香国风俗十分古怪, 却也不是横加指责,硬是要别人移风易俗之辈。更谈不上看不惯此处男子依人之态了。
永玙亲自将海路图递给阿泰道:“烦请过目。”
既是自己要买岛,旁人都是来给自个儿做参谋的,礼贤下士, 永玙还是能做到的。
阿泰眼中惊喜之意一闪而过。
他也听说过中原风俗与茜香国截然相反。男儿都是顶天立地、治国理政的大人物,更知道逍遥王是何等身份!见永玙不计前嫌,不仅丝毫架子也无,还对自己颇为尊重,阿泰心潮澎湃,勉强抑制住激动,接过海路图,极为用心地研究,恨不得把毕生所得悉数贡献出来,以助永玙买岛。
那头儿,永玙和黛玉却得了闲,肩并肩站在船头,看海上风景。
果然,行不多远,眼前便出现了一处被浓雾遮蔽的海面。前面引路的小船刚驶进去,紧随其后的官船,便失去了方向。
就连黛玉和永玙并肩站在船头,乍一进入浓雾之内,也是觉得眼前犹如被一双白手遮住,简直伸手不见五指。
黛玉着急,就要去寻永玙。幸好,右手被人一把握住。耳边,更是传来永玙清朗的语声,“别怕,我就在旁边。”
黛玉长出口气,右手反握住永玙,似乎还不放心,干脆转了身子,整个人都挂在永玙左胳膊上,这才扬声唤道:“雪雁?曼娜姐姐?吴岛主?伊娜将军?”
“在。”“在。”“在。”“在。”
周围应声响起。
黛玉这才放了心,便只冲吴次仁语声来处道:“吴岛主,这雾竟这般浓吗?咱们连彼此都看不见,又如何行船靠岸?”
吴次仁大声答道:“天使莫要惊慌。今日风小,偏巧湿气又重,雾更浓了些。不过,咱们有了海路图,只需沿着指南针指示方向,小心行船,定当无事。且,为防迷路,小人曾命手下在近岛区域用渔网布了一条海线。咱们循着渔网踪迹,按图索骥也能到达。”
“可你之前说此处暗流汹涌,海况复杂,雾里行船,若是撞到礁石或者误入漩涡又该如何?”永玙追问道。
吴次仁忙道:“逍遥王放心。小人前面引路的小船便是先行探路的。此处海域的暗流却是因时而动,潮汐时分最是强烈。现下日正当空,并无暗流。只需小心不要误触礁石便可。”
“我、我看了海路图,从前我和母亲出海捕鱼,也、也曾路过此处海域。中午时分海雾虽浓,却确实是一日中海浪最平缓,最适宜登岛的时辰。”阿泰大着胆子开口道。
“阿泰你也来过那个小岛?”却是伊娜的声音。
“不,不曾。我小时候曾经远远看见过雾里好像有一座小岛。可是,可是母亲着急出海,说定是我看错了,没有、没有去瞧过。”阿泰答道。
“真可惜!要是你早点发现那小岛,今日就不用便宜吴次仁了。”伊娜惋惜地道。
吴次仁闻声,只是嘿嘿傻笑。
只有永玙牵着黛玉凑近了阿泰,低声问道:“这般雾重,不知小哥可能感觉出行船方向吗?”
几人在船头说话,官船却仍在缓慢前行。渐渐,不知是众人习惯了雾里看花还是海雾淡了,船头前方引路小船已显出其轮廓,故而,永玙有此一问。
阿泰眯眼再望了望,郑重点头道:“起初咱们都是在向东行,入了雾中后,才转了东南方向。行了约盏茶时分,大概四五里路后,船头又向东南转了少许。期间,除了有几处暗礁外,倒没其他凶险地方。”
阿泰一字一句道。
不等黛玉和永玙发话,伊娜先吃惊赞道:“阿泰,你是怎么知道的?这里雾这么大,我们什么都看不见,你又如何知道的这般详细?”
虽然伊娜夸赞阿泰水性好,还记路,可是心里却也不清楚阿泰的能为。见他被海雾蒙着眼睛,还能知道得这般详细,忍不住吃惊问道。
“我从小在海上漂久了,长年累月住在船上,无聊时便是和海浪、游鱼说话。所以,比你们感受得清楚些。”阿泰脸红红羞涩地道。
恰好一缕日光照下来,映在阿泰莹白如玉的脸上,将那抹粉红衬得愈发惊艳。
不止是伊娜,连黛玉都有些看痴了。
“咳咳!”永玙重重咳嗽两声。
黛玉这才回过神来,鼻端就飘来好浓一股醋味。黛玉美眸一转,将头歪靠到永玙胳膊上,轻笑着道:“灿如烟霞,只是,哪里比得上金乌耀目。”
永玙神色稍缓,睨了黛玉一眼,恶狠狠道:“你,收敛一点!”
黛玉低头,闷闷地笑。
那边,曼娜左看右看,不是腻歪在一起的黛玉和永玙,就是干脆搂搂抱抱的伊娜和阿泰,只有她自个儿孤家寡人站在一边,只能和吴次仁一起眺望远方一座小岛。
远方的小岛?曼娜忽然醒悟过来,不知何时,海雾已经散去。她不仅能看见大家的神情,更是已经能望见不远处那座无人岛的真容。
“吴兄,可是这座岛吗?”曼娜指着前方葫芦一样的小岛问道。
“正是,正是。”吴次仁叠声道,一面引着黛玉等人朝前看。
永玙抬手,在黛玉额前帮她搭了座凉篷,让她远望。
黛玉踮了踮脚,只觉得眼前岛屿翠汪汪的,树木茂密,百鸟翔集,到处都是勃勃生机。近海处莹白的沙滩像一条玉带,环绕着小岛,在日光照耀下闪着晶莹的光辉。而岛形起伏,在中间被海浪冲出了一个凹陷口。乍看去,竟像是一个被掐出了细腰的葫芦。
“这是一座葫芦岛吗?”黛玉问道。
永玙笑道:“看岛的形状倒也像是个葫芦。不过,若把那缺口看作细腰,也可是美人倒卧或者弥勒呈祥呀!”
黛玉嘴角抽了抽,小声嘀咕道:“明明就是个葫芦……”
“什么?”永玙明明听见了黛玉说的话,却故意反问道。
黛玉急忙顾左右而言他道:“没什么。吴岛主,咱们这便登岛吧?”
“好好好,请天使这边走。”吴次仁躬身在前引路,雪雁抚着黛玉步下船来。
几人脚刚踏上实地,便不约而同惊呼出声。
“啊!真美!”伊娜高声叫着,松开阿泰的手,在沙滩上飞奔。
黛玉也情不自禁,跟着她跑了几步。
细沙如绵,似二月春风柔柔拂过黛玉的脚踝,给那许雪肤缀上了晶莹的明珠。
“这是什么?”黛玉正顽皮,忽然觉得有颗石头硌了她的脚。她低头捡起一看,不由得张大了嘴,久久不能语。
永玙本在后面欣赏黛玉在海滩上撒欢的身影,忽然见她顿住身形,皱眉低头,久久不动,以为她被沙滩上的动物咬了脚,急忙追上来,问道:“怎么了?可是受——”
伤字还没出口,永玙先看见了黛玉手心里的东西,也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原来,黛玉掌心正躺着一颗荔枝大小的珍珠。且那珍珠通体莹白,圆润透亮,能映出黛玉面容。便是在日光之下,还幽幽泛着清辉,丝毫不曾逊色。
“这、这是上好的南珠呀!恐怕,圣上头顶那颗也不及它——”永玙脱口而出,幸好及时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