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道系林妹妹[红楼]+番外(123)
结果恰是潇湘妃子对上杜寒清,三春客对上蓬莱客,孟十五对上闲庭步,剩下岁时三友首回合轮空。
老老实实站在一旁的岁时三友,看着自个儿手中签纸,眨了眨眼,一时竟不能相信。
台下看客也是顿时炸开了锅。
除了少数岁时三友的亲友、家人们见自家人运气这般好,忍不住欣喜若狂。
绝大多数人却在为自个儿银子心疼!
这潇湘妃子竟在第四轮就对上了君子兰。
两个夺冠大热门这般早就正面相遇,狭路相逢,适才因为外来僧搅局,而大失所望的看客们,这下子纷纷又来了劲头!
抓对厮杀,只需胜一局,便可晋级。余下负者,再与岁时三友一道儿,再战一回合。如此,三回合过后,便又会产生一名落台者。
对弈事,最是有趣。
台上两人下棋,旁边另竖起好大一面棋盘,有小厮擎着大棍,依照台上对弈情形,推动棋子,演给观众来看。
臭棋篓子和棋坛国手都可一并儿畅所欲言,这却是唯独在雅舍才能寻到的乐趣。
因着宝钗与杜寒清之对决太过引人注目,本因头一对上场的两人,见群情汹涌,只得往后挪成了压轴的。
第一对却是三春客对阵闲庭步。
探春以书法冠绝贾府一众女子,但其棋艺其实亦不遑多让。探春精明,走一步望十步,下起棋来,也是大开大合,杀伐决断。
几番你进我退,排兵布阵之后,便杀得擅长琴曲舞步的闲庭步败下阵来。
“三春客晋级。”小童宣布道。
黛玉、迎春、惜春并霍琼都站起身为探春鼓掌。
宝玉坐在地字三号房,看见探春风采,也是激动地再坐不住。
台下看客初见三春客弈棋风采,竟不似女子小心谨慎,瞻前顾后,如同男子一般大开大合,锐意进取,也是赢得了满堂彩!
接下来,便是孟十五对阵蓬莱客。
孟十五经过字谜、联句并广陵散之试,已经得了满场人的认可。外间盘口,赌注孟十五夺魁的,已如一骑绝尘,远远超过了潇湘妃子并君子兰。
孟十五却还是那般羞涩模样,前一轮消耗太多精力,现下看去,愈发显得瘦小可怜。
九皇子在楼上望见妹妹情状,心疼得了不得,直欲冲上台去,将妹妹抱回宫里了事。
可是,想起母后嘱托,终于一忍再忍。
且说,孟十五与蓬莱客对面而坐。
这蓬莱客也是个妙人,家住海边,小小年纪便跟着父亲并家里船队下过南洋,狠是有些见识。
只她却乃头回入京,乍见北方风物,一砖一瓦都觉得稀奇。又听说雅舍乃京城头一号有趣的去处,不顾投店,直接奔了雅舍而来。
正赶上大比报名,大手一挥,就写了“蓬莱客”三字。
且一路比试下来,蓬莱客冷眼旁观,众多对手中,最合她心意者便是孟十五和三春客。
三春客下棋风格与她类似,脾性相投,自然偏爱。但是孟十五,却恰恰与她相反。
羞涩娇怯,甚至连话儿都说不出。瘦小身材,看去阵风便能吹跑。
可是,偏偏学富五车、下笔如神,弹起琴来,亦可不惜身体,狂风骤雨一般倾力而为,震撼人心,直欲摄人魂魄!
这等样儿“两面派”似的妙人,却才八岁上下,等她再长十来岁,该是何等模样?蓬莱客几乎不敢想像!
对面而坐,两人先互相鞠躬施礼,以示友好。
蓬莱客因着年长,主动拈起白子,让孟十五先行。
孟十五读尽天下棋谱,棋艺便是黛玉也不能敌。莫说蓬莱客让了先手,孟十五便是直接让给蓬莱客五六个子,也不在话下。
不过旁人一片好意,孟十五自然心领。因着不知对手水平如何,她手下便留了三分力,只随意落下一子。
可便是这般,也十分精妙。
蓬莱客见招拆招,下了五六步,忽然就发现棋盘格局已与她最初下子当时所做预想大不相同。
但是究竟哪里出了错?蓬莱客却想不出。
只得这般闷头接着下,照旧布局,想着一步步将孟十五诱入彀中。
台上、台下众人,皆屏息凝神看着两人对弈。渐渐,就有人看出了名堂。
蓬莱客白子看去形势大好,坐拥半壁江山,且依据“地理”,设了伏击阵法,想要诱敌深入,来个前后夹击,彻底侵吞敌方兵马。
却不知,她是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
蓬莱客不知,从她下了第三步时,孟十五便看出了她的意图,一面纵她入城,割地赔款,一面暗度陈仓,奇袭背后。蓬莱客白子疲于奔命,远路攻敌,阵线拉得太长,以致首尾不能相顾。且被孟十五引诱,动了好胜之心,求胜心切,不惜铤而走险,将全副身家全都陈列在阵前,只做拼死一搏,丝毫不留后路。
于是,后路便都被孟十五不动声色全抄了去。
前是奔腾黄河,天险天堑,无船无桥,后有追兵,兵强马壮,雄狮百万。
待蓬莱客惊觉回头时,却已为时太晚!大局己定!
似赤壁之战,火烧连船。船既已连起,便神仙难救。
孟十五只在船首点了一把火,便推开棋盒,向蓬莱客躬手为礼。
蓬莱客便眼睁睁看着这火烧了下去。虽然孟十五没有再继续进攻,白子也已是兵败如山倒。蓬莱客忍不住拍手叫好,站起身,恭恭敬敬向孟十五行了一礼,方道:“十五姑娘乃棋中圣手,蓬莱客甘拜下风,此局输得心服口服!”
孟十五谦虚低头,两人一起退下。
底下看客却轻易不肯罢休,对着棋盘残局仍旧争论不已。更有那痴迷的人,就地坐下,或者拿出随身携带的棋盘,照着两人走势,尤其是孟十五之布局,重来一遭,苦思破法。
似这般者,不下百余人。可见,此局比试之精彩程度。
雅间内,黛玉与迎春也在依样对弈。
下到第三步时,两人都是明知乃孟十五所设陷阱,还是情不自禁跳了进去!最终结局,也不过比蓬莱客或早一些,或晚一些败退罢了。
黛玉与迎春互看一眼,皆是心悦诚服。
都说抛砖引玉,可是若前面的人便是玉,后面之人又该如何?
有了孟十五和蓬莱客这一番精彩对决,杜寒清和宝钗,只觉得压力倍增。
两人在万众期待下登场,宝钗情知必败无疑,尚能自持。
杜寒清却不知情。
只因其实那恐吓之事,皆乃其母刘氏背后作为,杜寒清并不知晓。
她只知道母亲有法子保自己夺魁,心里也有些猜测,故而对宝钗态度尤其不好。
可是,适才半道上杀出一个外来僧救她于水火。杜寒清便误以为只有这外来僧是她母亲事先安排下的救兵,便把宝钗这茬事忘却了。
此刻两人对上,若依从前的杜寒清来想,绝对不会把宝钗区区一个商户之女放在眼里。
可是现下的杜寒清屡战屡败,终于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没学会谦虚谨慎,反倒变得自怨自艾、自哀自怜、枉自菲薄起来。
“我若是连这薛宝钗也赢不过,又该如何?”
杜寒清便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从不曾经过风刀霜剑,初出茅庐便见“江湖险恶”,一下子便吓破了胆。
自知经过外来僧的事情,此遭她若不能表现优异,打一个漂漂亮亮的翻身仗,即便是赢了,也会永远落人口舌,授人以柄。杜寒清有了诸般顾忌,自然越发谨慎,本应主动执白相让,表一表态的,也变成了犹豫不决。
对面宝钗见状,误会是杜寒清暗示她,主动相让,便先拿起白子,静静看着杜寒清。
台下看客见状,支持潇湘妃子的人便大声叫起好来。那些赌了君子兰获胜的人,面色便越发不好看了。
杜寒清被反将了一军,又听见台下喧哗,心里越发没了谱,连架子也不敢摆了,拿起黑子,百般沉吟,竟是落不下去。
旁边监考见了,十分吃惊。
这个监考的女子,也曾是雅舍常客,只是自知水平所限,不曾掺和大比。从前也见识过君子兰的棋艺,从没见她似今日这般。不明就里,还以为面具底下换了个人。
那女子望望面前铜壶滴漏,再等不及,凑近两人身边,低声提醒道:“两位姑娘,落子有时辰限制,还是先下一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