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道系林妹妹[红楼]+番外(108)
而为何要模仿黛玉,原因很简单。宝钗知道黛玉是雅舍的主人,也欣赏黛玉才情,目前最快的一炮而红的方式,便是第二个林黛玉。
而且为了稳妥起见,她还是保留了她薛宝钗的一面。
(都是瞎写,如果不喜,轻喷点×)
第73章 宝钗困局
"薛宝钗?竟是她吗?"黛玉听见那白衣人说起皇商薛家, 心里便是咯噔一下, 还当是她想多了。待听到薛蟠、呆霸王的名讳时, 再无疑惑。
怪不得撇去那首风流诗文, 右边那首端庄蕴价者却是十成十的宝姐姐风格。可惜,当时她满腹心思都在潇湘妃子四字上, 反把最明显的漏洞给忽略了。
既然是宝姐姐亲笔,如何她不用蘅芜君甚或其他任何名字, 反学起从前的自己, 做那伤春悲秋、顾影自怜的事?黛玉十分不解。
正如宝钗十分了解她,能模仿她语气作诗一般,黛玉自认对宝钗性情也有七八分的把握。
宝钗才貌双全,且性子隐忍,能容她人所不能容, 为达目的, 可以不择手段。若说此事是宝钗做出来的, 黛玉却也相信,可是目的为何呢?宝钗行事, 皆有计较, 定不会平白无故做出这等无用甚至还有可能得罪自个儿的举动。
黛玉皱眉沉思片刻,忽然醒悟, 对了,定是因着今朝的大小选。
前世,宝钗进京便是为了应选。可惜便是小选,她也是名落孙山, 怎么去的怎么回。为此,宝钗很是郁郁寡欢了一段时间,连带着贾母为了哄她高兴,还专门为她摆了一席。也便是从此,宝钗对宝玉越发上了心,以至后来的意难平。
今生,她的结局已变,宝钗入京初衷却仍未改。只是,可惜,今生宝钗的境遇却还不如从前。
从前,到底贾史王薛四家同气连枝,共荣共辱,外人看来,好生煊赫一大家子。今生,却先是,贾雨村被林如海一折参倒,连累薛蟠坐牢,还是宝钗拉下面子,亲自求到她跟前,最后由她用英莲换了薛蟠出来。
后又是王子腾失势,明升暗降,不仅在皇帝跟前失去宠信,就连同僚间,也落得墙头草两边倒的名声,众人皆对其敬而远之。如今的王子腾,无论京里如何风云变幻,都不发一语,半点也不掺和,完全的独善其身姿态。
紧跟着便是最后的靠山荣国府也倒了。那日兵临城下,可把薛姨妈并宝钗吓坏了。自打薛父去世后,薛家产业日渐凋零,薛蟠经商无计,不知被人骗去多少家财。薛姨妈带着宝钗入京后,又花费了大把银钱资助自家哥哥、姐姐,却也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任凭薛家家底再厚,也经不起这般挥霍,眼瞅着箱笼渐空,薛姨妈正无计可施之时,却见官兵上门,如何不登时吓病了!
宁荣两府被围了多久,薛姨妈便瘫倒在床多久。宝钗日夜不离地在身边伺候,圆盘般的粉面都熬出了黛玉似的下巴颏儿。
好不容易,等到荣国府解了围困,不等薛姨妈开口,宝钗就先提出了要搬回薛家旧宅,或者另觅住处的主意。
薛姨妈自然满口答应,便是薛蟠,因着住在荣国府,出入都不便利,还是寄人篱下,早便不耐烦,闻言立刻命人出去张罗。
一家人情急之下,都没想到与贾母打声招呼,便径自张罗起了搬家事宜。
这也便是,围困刚解,宝玉去寻宝钗,正撞见薛蟠搬家之经过。
更气人的是,不等宝钗把家搬完,荣国府竟已先变了天。头一遭是贾赦回了荣禧堂。再便是连堂堂荣国府都没了。王夫人直接从国公府的当家主母变成了一个工部员外郎家婆婆不疼、丈夫不爱,无人待见的黄脸婆。就连元春大姐也被逐出了宫。
横祸一茬接一茬,便是宝钗处变不惊,七窍玲珑心肠,也慌了手脚,无计可施。
偏偏,大小选还是如约而至。
而宝钗,却是连贾宝玉这块顽石也丢却了。若是小选再不成功,怕是从此便当真只能做一个商户女。
叫她如何甘心!
偏生,她当初刚入荣国府时候,为了笼络人心,很是用了些手段,连王夫人也从旁帮衬,很是传出了些风言风语,没少将她与黛玉并提,且一捧一踩,高低分明。便是宝玉处,金玉良缘的说法亦是甚嚣尘上。黛玉曾经为此,可没少暗自抹泪。
何况,黛玉如今"飞黄腾达"后,却也不忘拉扯姐妹,三春并湘云甚至凤姐、李纨,几人都时有交往。唯独自个儿,黛玉从不曾主动相邀。且她既然已搬出了荣国府,连死皮赖脸跟着同去的资格也没了。
龃龉既在,摆明黛玉也没有深交意思,最后就连黛玉这条路,宝钗也已行不通。
四处无门,便只能靠自己闯出一条生路来。
于是,宝钗便和绝大多数女子一样,将主意打到了雅舍每七日一次的小会上。
且宝钗比绝大多数女子还都要聪明些,好生玩了一手故弄玄虚。
这些天来,四处打听潇湘妃子是谁的人,简直多不胜数。茶楼酒肆、书斋乐坊、说书场上,这潇湘妃子其人被传的神乎其神。
有说她貌若天仙,常人见了便要神魂颠倒,以至出门从来薄纱遮面,不敢与真面目示人。这一版说法,黛玉真先听到的,便颇嗤之以鼻,笑话它定是浮浪子弟或者杂技卖艺之人,浮想联翩,胡诌为之。毕竟,大家闺秀通常都不上街。若是非要出门,不论美丑,少不得都要毡帽、斗笠的戴着,防人窥视,难不成全都是怕旁人看了变痴变傻变呆子?
还有人说,她貌似无盐,天生奇丑,左边脸上,胎里便带老大一块红记,十分骇人,故而轻易不敢见人。这种说法也是虚构。一个说极美,一个说至丑,偏偏还是活用了无盐女、钟无艳的故事,更是离奇,不可信。
也有人说潇湘妃子实际是个男子的,乔装打扮混入内舍,暗地里却有不可告人之目的。这种说法才出现,孙氏便命人彻查了。
原来是京城几家还算挺大的书商,见雅舍藏书全对外开放,可自由抄录甚而买卖,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生意。虽不敢明面上与林府较量,暗地里却命人传播些不三不四的说法,诟病雅舍内外相通、藏污纳垢,名虽雅实则百艳横生。还请了下作文人,编造话本故事,做成淫词艳曲,准备大肆传播。恰碰上潇湘妃子这一桩事由,便给了他们想象由头,把个潇湘妃子竟写成了第二个“贾宝玉”。
幸亏被发现得早,孙氏直接将几家书商名单并暗地里作为全告诉了黛玉。
把个好脾气的黛玉也气坏了!黛玉转头将名单递给了京兆尹,还用红笔把京兆尹家女儿大名圈了出来。
如此,不需黛玉出手,几家书商连人带铺子都便被京兆尹带人查抄了。
罪名却不是刊印、制作禁毁书目,而是诽谤朝廷命官,破坏闺阁清誉,直接被判了抄家、流放。
一下子震慑住了好些见雅舍生意红火,一本万利而生了歪斜心思的人。
这却是后话,此时先不提。
总之,不论是哪个版本的说法里,潇湘妃子是个有才有德的人,却是一致的。
最起码,宝钗才名已得。再凭她的相貌、气度,只需等消息再甚嚣尘上一段时日,待得雅舍四九大会之时再一露头,一举夺魁,此遭谋划便是天衣无缝,大获成功。
可惜,她千算万算还是算错了三件事。
头一件事,她将黛玉看低了。黛玉虽与她有过高下竞争,也有木石前盟对金玉良缘的碰撞,可是这些都不能算是宝钗欺负黛玉。
“技不如人”,黛玉自认。这些事里,让她伤心难过的实是宝玉和王夫人等人的态度。
宝钗与她,其实是陌生人。宝钗丝毫不欠她,为何非要迁就她、忍让她,甚至将“心爱之人”拱手让与她呢?黛玉却不是这般不讲理的人!
相反,宝钗丧父,虽有薛蟠这个兄弟,却是个不争气的,每日里也没少受哥哥的气儿。黛玉推己及人,对宝钗是又羡慕又心疼,撇开那些个是非,也有惺惺相惜。何况,黛玉前世虽死的早,到底也能料想宝钗最后的结局……
都是天涯沦落人!
就从黛玉愿意看在宝钗面子上,出手搭救薛蟠来说,便已是将恩怨放下的意思。
往事已了。
这番儿,宝钗小选,想要十拿九稳,凭借黛玉如今身份,确实说得上话。只要宝钗开口,黛玉定不会拒绝。毕竟,小选选的只是宫女们,最多也不过公主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