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夸夸群(87)

宝玉因张道士提亲之事,心中大不受用,听见黛玉如此说,心里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你也奚落起我来。”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烦恼加了百倍。

只是别人跟前,断不能动这肝火,只是黛玉说了这话,倒又比往日别人说这话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我白认得你了!罢了,罢了!”

说罢便拂袖而去,黛玉也不理她,只冷笑一声,坐着自顾自喝茶。

贾母正好从外面进来,撞见宝玉气冲冲出去,拦也拦不住,唬得叫人去跟着宝玉,又进来问何事。

几个姑娘都默不作声,贾母的丫鬟鹦鹉见无人回答,便上前去将原委一五一十跟贾母说了,贾母听了才长出一口气:“这个冤家孽障!中了暑热胡言乱语,倒跟家里的姐姐妹妹撒气来!”

说罢又叫黛玉坐上前去,细细宽慰她可受了什么委屈。

几位姑娘们还小没看出来,贾母和晴雯能不懂吗?宝玉是因为今日说亲的事情不痛快,只心里还懵懂,只隐隐约约知道自己心悦黛玉。

晴雯看出来了宝玉的心思,心里喟叹:果真是木石前盟,便是黛玉如今远着贾家,宝玉也对黛玉生了情愫。

晴雯更担心黛玉,她再三观察,如今黛玉对宝玉更像是对自己兄弟,听得对方要娶亲,忽然醒悟无法终身这样毫无芥蒂差遣玩戏,因而有一股子邪火。

晴雯觉得这可不是爱,更像是一种孩童对于自己亲近之人的占有欲,想必等过些日子能醒悟过来。

黛玉气一阵子就撂过去,混不在意,倒跟贾母说起了贴心话,讲她在镇南候府的见闻。

见贾母听得高兴,又装作混不在意的样子问贾母:“外祖母,为何那些贵女们提起舅舅家几个姊妹却是浑然不知,直说没在外头的筵席上见过呢。”

贾母一愣,她如今年事已高也顾不上那么多,总有疏忽的地方,此时黛玉一提,她忽得想起来家里那几个丫头也到说亲的年纪了。

作者有话要说:黛玉在听到《南柯梦》时候恍然大悟,后又将对宝钗幸灾乐祸的心思收了起来。

这段也许会被人骂圣母婊,但黛玉是世外仙姝,不要拿市井锱铢必较的习气套在她身上,她有了不好的心思,第一反应是自省自己而不是用这心思去搞阴谋诡计去害人。

宫斗宅斗那一套不适用于黛玉哈。

汤圆看评论区看到有人骂我文下的女主“TMD 是圣(贱)母(货),E心死了”,真是一头雾水,综合每个人物的时代背景、家庭、地位,都会有不同的反应,不是每一个人遇到一点点伤害就愤起手刃敌人的。

何况只是女孩儿家青春期成长过程中一些龃龉,难道你跟班里女同学拌两句嘴就要害对方落水、残疾、不得好死吗?不至于哈。

第74章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怨公子零落逐丫鬟

当下对黛玉说:“也是我老迈倦怠了, 倒要让你那几个姊妹多见见人才是。”又让身边的鹦鹉去叫凤姐儿和李纨过来。

凤姐儿如今有子万事足,做了月子出来,精神气儿倒比先前还足,老远就笑孜孜问:“老祖宗说好让我去傍边楼不用立规矩, 怎的又火急火燎让鹦鹉寻我?孙媳妇可又不得受用。”

贾母装作生气, 啐她一口:“怎么?伺候我这老婆子你不乐意了?”

凤姐笑眯眯:“哪呢啊, 倒是我说左了,其实是老祖宗牵挂我, 一刻也离不得我,巴巴儿想见我呢。”

一顿插科打诨惹得贾母笑声不断, 厅内其余姑娘也跟着笑起来, 气氛一时热烈起来。

黛玉心中叹曰:这可是二嫂子的本事了,走到哪里哪里便能欢声笑语,只这一桩本领, 便是别人家媳妇怎么也难学的本事。

贾母说起正事来:“急着叫你来想起一桩事要嘱咐你:如今你几个妹妹也长大了, 没得京中贵胄人家门往哪里开都不知道。”

这话说得新鲜, 下首的几个姑娘们都心中一动, 互相看看,又觉得不好意思,可还是又宾息听下去。

贾母叹息:“女儿家总不好自己出门, 要家里的长辈带着才交际,只我老迈喽,等闲也懒得出去。”

这话说得对, 在座的都知道她老人家也只在宫中有事、交好的高门有红白事才出门。

凤姐忙说:“老祖宗可说哪里话,您若是算得上懒,那我们这些年青一辈可都是懒汉。”

贾母摆摆手:“便是你二叔母也身子不大好,懒怠出门。”又说起李纨, “兰儿娘又是一心只养儿,连稻香村等闲都不大出。”

李纨倒也罢了,王夫人不出门的原因大家还不清楚么?总归是要面子,不想因着诰命太低在人前丢人,因而也只去王家等几门亲戚。

贾母拉着王熙凤的手,语重心长:“如今倒只有你一个顶事的,我便将这几个姊妹交给你,以后带着她们多在京中走动,识些人高眼低总是好的。”

凤姐自然欣然应诺:“老祖宗放心,我定带着几个妹妹,便是头发丝也不会少了您一根。”

她也想要这个差事。如今生完了儿子,贾琏还在书院中想再进一步,凤姐复又无事可做起来。

原来在庄子上还能管些庶务,可如今回到贾府又无事可做,总不能跟王夫人手里又要回管家权吧?

她是惯常爱操持惯了的,因而有这差事格外高兴,再想一想,有这走动的机会,一则为贾琏以后走仕途打下基础,总还能有些门路;二则她如今跟迎春格外亲密,能借这机会给迎春寻门好亲事也是好事;三则她有心报答黛玉,如今白家夫人进门,若白家给黛玉寻了什么不靠谱的夫婿,凤姐在外头走动多了也能打听对方人品,免得两眼一抹瞎。

因而她喜滋滋接了这差事,坐下的几个姊妹各个聪慧,自然想明白了:贾母哪里是让王熙凤多走动人家,其实是想给这姊妹说亲事。

说起亲事,坐下几个女儿家谁不挂心?便是不憧憬,也要多关注些对方是何等人家,下半辈子过得舒坦不舒坦全看嫁进什么人家。

联系到黛玉在贾母身边说的那番话,都明白黛玉这是委婉提醒老祖宗,三人也不是没良心的,一时之间都对黛玉感激不已。

探春更在心里想:都说林妹妹没宝姐姐宽厚,可观她举止总不动声色帮她人。若是宝姐姐,帮是帮了,却还要大肆宣扬了好名声,踩着你扬她的名,让你记她的好,承她的情,黛玉却总静默不语,如此对比,高下立见。

谁知宝玉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来生气,嗔着张道士与他说了亲,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再不见张道士了,别人也并不知为什么原故,只贾母心里有些明白。

宝玉气得不去看戏,索性就在家里避着,谁知道宝钗也不去。他奇道:“姐姐,怎么不听戏去?”

原来宝钗受贾母翻检金饰那一出奚落,心里不痛快,又加之贾母为了几个姑娘婚事让凤姐带着出去走动走动,勾起了宝钗一腔心事。

薛家祖上不过是个紫薇舍人,如今在京中最亲的亲戚也不过是王子腾家,可王子腾如今擢升外调,因而只能投靠贾家门下。

若是有人上门来贾府做客,宝钗当然可以混在姐妹里出去见见人,可凤姐带几个姑娘出外交际总不会带上宝钗,人家给贾府下帖子也不会下给一个远亲,宝钗哪里有什么机会遇见高门呢?

宝钗哥哥薛蟠这几年在外厮混,也结识了北静王、冯紫英之类,可她家不过是没落皇商,怎么谈得上与对方利益交换呢?别人只当薛蟠是个玩伴,不会正经将他视作可结亲的门第。

是以宝钗闷闷,不想去看戏,只这话不好跟宝玉讲,因而她只是说:“我怕热。听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呢,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躲了。”

两人说来说去,宝玉一时失口却把宝钗比作了杨贵妃,宝钗愤恨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宝玉讨了个没趣,却仍耐着性子哄宝钗几句。

不管贾府怎么闹,黛玉听戏也一概不知,她此行也不是为听戏,而是为了提点贾母,如今见各姐妹姻缘有望,自然心中放松,听了几天戏文便告辞回府。

晴雯在林府镇日算账,小厮通报说外头有贾府的丫鬟找,晴雯不知何事,出门一看居然是可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