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夸夸群(163)

太后娘娘亲自做的棉被军衣,还有什么人敢贪没?自然顺顺当当送往东北,她老人家是皇上亲娘,又与太上皇自来不和,如今太上皇驾崩,她便是紫禁城里说一不二的主,为儿子的江山尽心,便是言官也说不得什么。

槿姐儿抿嘴笑:“还不是你姐夫,听闻兔子让我孕吐,直接写信过来劝我扔掉,后来还去找了我三哥,我三哥哭笑不得,又叫人带信给我,说他还指望温黎昕攻克开原呢,不能叫他分心,那兔子是我三哥在京郊买的,现在扔了,回头班师回朝买几百只都成。”

如今本朝军队已经开到了广宁,皇上御驾亲征待在山海关,军心大盛,探春在朝鲜也与朝鲜国宗室联络,领了本国精锐直接从太白山东侧攻击金人,傅云飞则自带率领神机营一举攻下抚顺、清河堡,直接出其不意掠夺了开原,盛京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黛玉因说起战事:“原先探春姐姐总说自己若是一个男子,定当走出去干一番事业,如今负着朝廷使命与朝鲜国中宗室周旋,不知道算不算一番事业。”

槿姐儿是知道探春的,因着说:“贾家三姑娘若是个男儿,定是班超、张骞一类的使臣,难得她一个女儿家,居然说动朝鲜国上下出兵,又将那些七绕八缠的事情说得清楚。外人还说她的陪嫁队伍跟着各种能人异士,可光是能调动这些能人异士让他们为已所用就得要多大功夫!”

的确,探春空有一身才干,却总憋在贾家后宅,日常不过是处理园中琐事,关注王夫人的一些蝇营狗苟,此时让她在更大的天地里施展抱负,想必对她也是一种安慰。

槿姐儿又叹息:“冯紫英将军的妻子生了双生子,但他在东北染病,可怜他妻子,从前我也见过,冯夫人生得可人多情,又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从前还带着我们在花园里掏蟋蟀。被京中夫人们传为笑谈,都说她嫁不出去,偏偏与冯紫英瞧对了眼,两人欢喜冤家一般,总算成了婚,谁知道如今又……”

黛玉笑道:“我来便是要说此事,那病可治,晴雯想法子给治好了。”她心里暗想,从前宝玉与冯紫英等人行令饮酒时,做出了《女儿令》,暗含每个人妻子的结局,冯紫英的词是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如今晴雯救了冯紫英,也算是挽回了冯夫人的命运,等冯紫英得胜回朝,家里有精灵古怪的夫人带着双胞胎等着他,也算是改了命。

黛玉又与槿姐儿聊了一会,见她神色困倦,便告辞出来约了晴雯去京郊外的一处田庄看凤姐。

贾琏和凤姐沦为平民后,就掩埋了贾家男丁,住在凤姐在京郊的一处田庄。贾琏只是革职,却没有革去功名,因而家里总算还能做个安安稳稳的田家翁。等战事一起,贾琏心中激荡,自己请求从军,在军队里做了个小小的文书官,由凤姐操持着家里上下之事。

黛玉担心有地痞看他们无依无靠欺负他们,因而有时派林家管事过去送些节礼,自己还是第一次来这里。

来迎接的是平儿,她笑着扶黛玉和晴雯下马车:“二奶奶去田里看人修水渠去了。我打发人去叫她回来。”

三人进了田庄,贾家里一些被赎买出来的女眷都一并住在这里,从前各个嫌凤姐弄权,骂凤姐敛财,可最后关头,还是凤姐没有放弃他们,要知道凤姐完全可以如李纨一样独善其身,

她们正在庭院里坐着缝针线,见黛玉、晴雯来了也都起来相迎,有邢夫人,有翠云嫣红,有赵姨娘,还有尤氏。

黛玉看其中没有佩凤、偕鸾、文花这些贾珍的妾室,猜测大约或是回了娘家,或是自请离去,再看周姨娘不在,贾蓉的续弦胡氏也不在。

尤氏似乎猜到了黛玉的疑问,苦笑:“胡氏回了娘家大归,我们也没得留她的道理。前头刚将太太的灵柩搬到庙里,实在没成算去看她那档子事。”

三月前王夫人刚刚去世,她发疯了许久,家里破败也无人特意照看她,饱一顿饥一顿的,没多久就去了。

晴雯担心姑娘听了心里不自在,便转了话题:“环儿和宝玉呢?”

赵姨娘打点打点手里的活,抹抹眼泪:“环儿走了,留了一封信偷偷跑了,说要去北疆打金贼。”,她身边彩云递了帕子过来:“姨娘快别哭了,横竖那里有二爷照应,总不能吃了大亏。”

尤氏见气氛不对,忙说:“宝玉不在,出去访友了。”

又说:“他从前结识的一位蒋玉菡有情有义,时不时送些钱粮过来,日子倒也过得。只不过他还是那般大手大脚,今儿拿些银钱打赏别人,明儿见着一个投缘的叫花子就散尽千金,如此一来,只怕身上也没有什么余钱。”

赵姨娘闻言撇撇嘴:“哼!色胚!上次蒋玉菡去了北疆从军,是蒋太太和她妹妹银妋过来,谁知道宝玉呆性不改,居然与银妋调笑,蒋太太当时没说什么,可再也不来了。”

见黛玉不解,赵姨娘忙解释:“袭人嫁给了蒋玉菡,成了蒋太太”

黛玉还未说什么,居然听得一声笑:“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扭头一看是凤姐,黛玉和晴雯抿嘴笑着迎过去:“凤姐姐如今可是大忙人。”

凤姐儿爽利一笑:“忙些倒好!才不至天天儿在家挂心。”

黛玉知道她担忧的是贾琏,便宽慰她:“如今大军逼境,皇上御驾亲征,琏二哥又是文官,怎的也不会有真刀实枪。”

凤姐笑:“也怪呢,从前嫌他在外头喝酒行乐,如今他上进了我却又悬心。”

其他人都笑:“如今人能上进便是福气。”

外头有小厮忽得上报:“门外有个和尚,自称甄宝玉,说要送玉给宝玉。”

“甄家?”王熙凤也是知道的,忙叫人请进。

果然是一位和尚,手里捧着一方宝玉:“贵府宝玉的玉佩不知道为何到了我这里,我正好云游经过此处,自来送玉。”

甄家与贾家是世交,甄家的境况在场的人也都知道,因而神色都有些不忍,便是凤姐,都怔忪不知如何应答。

甄家在贾家之前被抄家,全家男丁问斩,女眷四散零落,或被发卖或被折磨致死,而甄宝玉,从前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此刻身着僧袍,神情淡然,他见诸人神情,淡淡一笑:“死生兴衰是各人缘法,夫人不必伤怀。”

黛玉与晴雯却相视一看,不顾众人惊诧的目光,双双冲出了大门。

果然被她们猜中,又是一僧一道,他们站在门外,今天带着甄宝玉度化贾宝玉,宝玉也在门口,他访友而归,正相遇僧人道士攀谈。

晴雯抄起门口家丁扫地的扫把,上前就是一顿打:“叫你们把骗世人当和尚当考核目标!”

后面跟着跑出来的贾府诸人与宝玉面面相觑,却见黛玉捡起地上一块石头扔过去:“你们与馒头庵的静虚老骗子有什么不同?先是骗了甄士隐,又是要度柳湘莲,拐了甄宝玉,如今又要带走宝玉?”

那一僧一道被打得狼狈不堪,只喊:“仙姑饶命!仙姑饶命!”

黛玉拍拍手笑道:“警幻都被我打跑了,何况你们!”

僧人说:“姑娘此话不假,可天道在上,岂能容你任意更改?姑娘肆意改名,可知柳湘莲如今已经战死东北,他本来可以随我们二人修行,脱离人间苦厄”

原来柳湘莲已死,黛玉一愣,想必是战报还未传过来,晴雯见她脸上浮现出愧疚,忙说:“金人作乱,柳湘莲为国为民而死又有何不可?他自己心怀百姓,从走上这条路便知结局,只能说死得其所,难道非要随你们避世,躲在别处看人间疾苦才对?”

道士说:“朝代更迭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年年朝朝又有什么稀奇?”

晴雯边打边骂:“我稀罕!百姓稀罕!朝代更迭百姓流血,你们高高观看事不关己,落在百姓身上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道士又对宝玉喝令:“痴儿!所谓沉酣一梦终须醒,何必在红尘里纠缠?”

宝玉痴痴傻傻就想跟去,晴雯阻拦不住,竟然被他走到道士那边,道士摇头:“各个都是红尘痴儿,还不与我去销号,以完此劫?”

说着便与宝玉一同消失不见。

晴雯对着虚空啐了一口:“赶紧滚!”凤姐急得大哭:“怎的宝玉被人拐走了?我可怎么与老太太、太太交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