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夸夸群(121)

林如海和白夫人笑呵呵不说话,心里却都欣慰于黛玉如今长大了。

别的不说,单是这一份心思就不错。如今正是年根儿,各家官员都带了祥瑞之物进京,别说是各种讨喜的“祥瑞”,就是年礼节礼都一大堆,满口的吉祥话。

皇上被这一团花团锦簇围着,听你跪在那里哭诉境内受灾严重,心情能好?保不齐就会迁怒与你。

你当每一个皇上都是明君吗?便是明君也不代表他没有凡人的缺点。

第104章 费心说服皇上推作物 孝顺博得双亲认嗣子

林如海笑着安抚黛玉:“莫慌, 我自有妙招。”

黛玉一想,爹爹做官多年,哪里就要自己教了?一时低头失笑。

皇上允了林如海进宫请安的折子,林如海便入了宫, 他拜见过皇帝后, 将备好的节礼连同玉米、土生等物献上去。

皇上先是高兴:“爱卿也献上了此物?”

“此物在南边已经盛行开来, 臣瞧着产量颇丰,便有意在北方试种, 终于种成,可见皇上皇恩浩荡, 泽被后土。因而特意献上。”

吉利话谁不爱听?皇上自然喜不自胜, 接连说好。

林如海见皇上面色不错,当即道:“今儿个还要跟皇上讨个恩泽。”

皇上以为他是要赏赐或官位,当下乐呵道:“尽管开口。”

林如海就行了个礼:“臣听闻这两种谷物原产自外邦藩国, 全因边民仰慕天国才献上, 所谓万国来朝, 能得风物正说明皇上治理有方, 让万民臣服。”

先不说正事,一顿马屁拍得皇上通体舒坦,他面上不显, 心里却极为妥帖。

“皇上,既然这两种谷物高产易种,何不强令各县县令广种?让边区庶民都得沐浴天恩。”

?居然不是要官, 也不是要爵位,说的是这个。

皇上心里一松,林如海本是自己心腹重臣,便是他跟自己要加官进爵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没想到腊月里巴巴进宫说的是农桑之事。

一瞬之间他有些感慨:“你竟与外人不同。”

天恩难测,谁知道皇上是觉得他忠心为民还是觉得他沽名钓誉?林如海唬得忙跪下:“臣惶恐。”

“起来吧。”皇上淡淡的说,“不关你事,是宫里的妃子来为家中子弟求情。”

他想了一下林如海也不算外人,当下倒苦水道:“德妃姨表兄弟在外头欠下了赌债,被债主砍断了根手指头,贾家又杀了那债主,德妃刚在我这里哭完,可那债主居然是太上皇母舅家,这可……”

他如今可真是左右为难,德妃倒没有那么大的面子,只是德妃背后站着王家,王子腾还在边关为他守关呢,他怎么委屈了德妃?

林如海道:“德妃娘家与臣家是姻亲,臣论理当回避。”

皇上这才想起林如海先头死了的那个夫人是德妃姑姑,当即道:“京中那几户谁家不是谁家亲戚?你也不必忌讳,该说什么便说什么就是。”

林如海斟酌一下,说:“这是两桩事:德妃姨表兄弟薛蟠赌博是一事,杀了债主又是另外一件事。”

皇上大有兴味:“说得有些门道,早知道朕就先宣你进宫问问。”

林如海拱手口称不敢,又说:“德妃姨表兄弟姓薛名蟠,是个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从前就因抢夺一女被我撞上,判了个斩立决,谁知王家和贾家联手救了出来。他这般恶棍,去赌博后拒不认账那是自然而然。”

皇上惊讶:“你们不是亲戚么?居然不向着他。”

林如海苦笑:“当着您的面我也实话说了:先前贾家在林府安插太多探子,夫人陪房又中饱私囊,我索性一窝端了,没想到惹恼了贾家,如今两家来往也淡了,不过是面子情。”

皇上想到他最近有续弦了,想必府里也是鸡飞狗跳,一瞬间心里舒服了不少。

林如海又道:“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便是他不起,求到皇上这里来,难道皇上不会帮他从中调停?”

皇上不由得点头:“可不是!朕难道还会让区区一个母舅家欺负到德妃头上?”

却全然忘了薛家压根儿就没有面圣的资格。

林如海接着分析:“可见他是存心起了赖账的心思,俗话说,愿赌服输。赌博虽然为正人君子所不齿,可既然要赌,那当遵循众人定下的规矩。”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难道薛蟠赌钱赢了遵守规矩,输了却翻脸不认吗?”

“至于追讨这钱财便是应有之意,只不过剁人手指,手段过于阴损。”

“第二桩事:杀了这债主么。这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便是他杀的不是太上皇母舅家,只是个寻常人家,皇上也会给黎民百姓主持个公道。”

这顶高帽戴的皇上舒坦不已。他频频点头。

林如海又正色道:“如今颇多政令已经触及某些人的钱袋子,皇上您又何必为了区区一个贾家,再多一桩得罪太上皇的事?”

这话说到皇上心坎子上去了,他如今和太上皇的斗争逐渐白热化,几近要裂帛相见,谁会愿意为了区区一个德妃引得太上皇警惕不已?

当下就对德妃颇为不满。捎带着对贾家和王家也颇为不满。

“既如此,那便让京兆尹秉公办理,倘若有一星半点的冤屈,便让他们去刑部大门处击鼓鸣冤去!”

皇上说到这里,已经隐约有些动气,林如海忙将话岔开,说些如何推广作物的细则,让皇上分心。

待到晚间他从宫里出来时,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大概,过几天皇上果然在大宴群臣时上了几桌玉米土豆之物,称赞不已的同时让诸臣在所治境内种植此物。

皇上金口一开,谁不应承?于是纷纷开始在所管辖疆域内种植起这两种作物。

本来这两种作物就耐寒耐旱,出产又高,是民间难得的好物,又有官员拍马,刻意推行,等到春上春耕的时候,大明许多疆域,便都种上了这两种作物。

却说白夫人得了林如海的消息,就将在府上休息的诸位田庄庄头们都召集起来,对他们说:“田里遭灾的事已经查明属实,既然这样,那今年的田租就免了,等回去诸位组织青壮年劳力尽量挖雪窖,明春更要挖沟渠,为明年早做打算。”

那些庄头俱是感激,倘若是遇上苛刻些的主家,年末的时候这般都交不了账目,少不得要被换掉。

林家素来宽厚,他们担心的是今年是新夫人掌家的第一年,必要立威,倘若在第一年田庄的收益不及往年,夫人少不得面子上过不去要苛责他们。

可没想到白夫人居然就这么放过了他们,当然,白夫人并没有直接信任他们,还是四处打听确定了田庄发生了天灾才免去了他们的田租。

就在他们感激白夫人时,一旁早有下人将准备好的一些京城节礼搬出来,白夫人道:“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今年年景不好,诸位拿去过年罢。”

那些节礼有家里账房们手写的对联、有雕刻好的桃符、有京城老字号的一些糕饼点心,的确不值当什么钱,但却让这些忐忑的庄头们心里安定不少。

他们感恩戴德谢过白夫人,又带上林家给准备的玉米、土豆,单等着春耕时挣扎一把,好顺利让全田庄上下读过春荒。

转眼就是过年,白夫人督促着府里上下都换了门神、对联,新油了桃符,倒显得气象一新。

黛玉也是欢喜,府中头一回人这么多:父亲、白夫人、二姨娘、林瑞文,还有她,也算是齐齐整整的一家人。

祭过祖,晚上林家开了一桌年夜饭,花厅里一色朱红大高烛高燃,桌上高高堆着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等物。

黛玉和林瑞文俱对林如海夫妇行过了礼,林如海赏下来两人各押岁钱若干。

黛玉喜滋滋的捧着荷包听里面金锞子晃荡的声音:“若是爹爹能将陈道复那卷《倚石水仙图轴》给我就更好了。”

林如海笑呵呵:“等你出嫁时定给你算作嫁妆。”

黛玉羞红了脸,白夫人和二姨娘就抿嘴笑。

林如海甚少跟黛玉开这种玩笑,显然今儿个心情不错。

过一会子府上的管事、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来给主子们行礼,白夫人吩咐丫鬟将早就备好了放着银锞的荷包散下去。

二姨娘是个懂事的,早就侍立在白夫人旁边布菜端茶,白夫人笑道:“如今是过年,你也不必在我跟前立规矩,阖家团圆,你就坐下来吃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