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一觉醒来后我成精了+番外(140)
到那个时候老一辈的都老了,新一辈的在战场上死掐那就管不了了。
李建成觉得自己终究有些妇人之仁,下不去手,等到下一代的人不在一起长大,彼此之间没有感情,视对方为生死仇敌那个时候,都不会再讲感情了。
想来李世民绝对愿意。
但是今天的时候只能靠日后的荣辱来洗刷,因为越往后越是把对方当成仇敌,越能激励磨砺自己。
“我就承宗一个儿子,总要给他找一块磨刀石。就天下有比世民他们一家更合适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没错,这本书完结了。
请期待下本
感谢小天使一直以来的陪伴,真的谢谢你们。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状态不太好,直到这个时候还感觉到头疼欲裂。原因一大部分是因为我昼夜颠倒。导致我最近身体变得特别差。还有一种状态不太好,就是来自于心理上的。我承认这本书跟上一本相比真的是差了很多。
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我觉得应该不是倒退了,所以到现在还百思不得其解。
我这段时间一边更新番外一边找一找原因吧。
永远爱你们
第120章 番外一
年纪大了, 睡觉就觉得没有年轻的那会儿睡得香。
耳朵边似乎有火焰在燃烧时的噼啪声,太宗皇帝没有睁开眼, 心中想着怎么会有如此想的声音呢,难不成是寝宫走水了。
想到这里他赶快睁开眼,猛然坐了起来,发现自己躺在地上。
这是不应该的, 自己应该躺在寝宫的龙床上。向着四边看了看, 发现自己正躺在大牢里, 大牢里放着新鲜干净的稻草, 只有稻草的味道。
这一处大牢虽然被分的一间一间, 但是周围都没有人。
紧接着就听见一阵脚步响,李瑗走了进来。
这让太宗皇帝觉得特别新鲜,因为这个人只活在自己记忆意义里面, 几十年没有再见过了。
这个李瑗是自己大哥的左右手, 看到他年纪轻轻的站在自己跟前。太宗皇帝心想,“难不成朕到了黄泉地府, 就算是到了黄泉地府也不该这么对待朕。”
想到这里,他愤然站起来。“这里是谁管事?”
李瑗叹了一口气,“世民,你有重伤在身, 就不会老实一会儿吗?待一会儿到太极殿拜见皇上,你可要老实一点,他老人家为了你已经好几晚上彻夜不眠了,你说你踏踏实实的做你的秦王不好吗?怎么老是想做一点儿不切合实际的事呢?”
说到这里, 这位堂兄从别人的手里接过钥匙,打开了锁链,对着太宗皇帝说了一声,“走吧,到太极宫去吧。等会儿皇上说什么你答应什么,不为你自己想想,你也该为你妻儿老小想一想。承乾他们年纪还小,观音婢如今又挺着一个肚子……你叫我说你什么才算好呢?”
“观音婢?”
“一出事之后,全靠观音婢进宫替你求情呢。”
太宗皇帝一马当先的走了出去,然而在大牢里面左转右转总是找不到出路,不得已只好等着刚才的那一群人,这些人将他前后左右包抄起来,一群人将他装到马车上,秘密押运到了太极宫。
太极宫高高矗立,但是和以后的大明宫相比,真的显得低矮破旧,太宗皇帝见识过大明宫,所以对于太极殿也就不是太上心,他现在能够确定自己回到了以前,这无疑是上天的一种恩赐,在以前,有观音婢和李承乾。
当然还有父皇和兄长。
他一步步登上了太极殿,就看见观音婢梨花带雨的迎了上来。
“二哥。”
“观音婢……你还年轻。”
是的,还特别年轻,她的身后站了几个小萝卜头,最大的李承乾才四五岁,和李承乾争的你死我活的李泰这个时候还在娘肚子里没有出来。
一切还都没开始。
太宗皇帝这个时候不知道想说什么,他看了看自己光滑的手臂,再看看年轻的妻子和还不懂事的孩子。高兴的想要跳一曲胡旋舞。
旁边的人就提醒着他早点儿往前走,“有什么话等会儿再说,皇上在里面等着你呢。”
观音婢这个时候赶快擦了擦眼泪,“二哥,我带着孩子在外面等你。”
太宗皇帝一路三回头的看着他们母子站在太极宫门口,脚步沉重的跟着到了大殿上。
李渊这个时候真的是非常气恼,看见李世民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他冲了上来,用手指点着李世民的额头开始大骂,“你个逆子……”
父亲是如此有活力,和以后成了太上皇相比,现在的父皇算得上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这是自己的父亲,太宗皇帝跪拜了下去,诚心诚意的给父亲请安。
“你快起来,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是做的什么事儿?你怎么能对你大哥下手?你怎么能在城北截杀你大哥?你忘了当初你们阿娘还活着的时候,你们兄弟是如何相亲相爱吗?”
说到动情的时候,李渊忍不住又哭了起来,抹了一把泪水,恨铁不成钢的一巴掌拍到了太宗皇帝的头上。
“幸好如今大错还未铸成,你们兄弟还都有命,昨日你大哥跟我商量了,说是你这个样子不能再留在大唐了,你知不知道西北那个地方特别乱,去吧,你既然想当皇帝,带着愿意跟随你的人往西北去吧。咱们祖先就活在草原上,你……你以后好自为之吧。”
太宗皇帝还没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就看到父亲背过身去摆了摆手让自己退下。
也没有争辩,恭恭敬敬的退下去之后,来到大殿门口,看见了还等着自己的妻儿老小。
观音婢这个时候又哭又笑,“二哥只要活着会出来就行了,我也没有其他奢求,我已经让人打包收拾东西了,父皇说让咱们尽快离开这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宗皇帝回忆起自己年轻那会儿,如今李泰还没出生呢,自己跟大哥还没翻脸呢……怎么就变成自己带人在城北截杀太子?
观音婢赶快把手放到太宗皇帝的额头上,“二哥,你这是怎么了?难不成被那些妖怪诅咒了?”
“没有……就是有些事情想不起来了。你这个时候正好跟我说说。”
观音婢咬了咬嘴唇,“二哥的事情我知道的不多,我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吧。”
在马车里,夫妻两个坐在一起手拉着手,旁边坐着几个小娃娃,听着观音三言两语把事情解释清楚,太宗皇帝叹了一口气。
“还是太冲动了,如果是愿意再等几年,事情未必是这样一个结果。”
观音婢听他的意思似乎没有改过之心,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才显得合适。
太宗皇帝很快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若是我,我绝不会有这样的妇人之仁,我就应该趁着昨天将人杀了斩草除根。”然后用手摸了摸李承乾的小脑袋,“让咱们父子两个一块上路,这才是大丈夫该做的事情。”
这些事情如果让他做,他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早在以前他就做过杀了兄长和侄儿的事情,那真的是斩草除根一点后患都没留下。
说到这里就问观音婢,“你既然开始打包东西了,那么谁愿意跟咱们一起走?”
李世民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那些大臣,跟自己走的应该不在少数,刚问出来观音婢就摇了摇头。
“二哥平时仰仗的那些人大部分都被太子杀了,留下的那些也早就各自逃命,我想收拢人手,可是又收拢不到一起。”
李世民点了点头,当初他杀大哥的时候,东宫的那些人也做鸟兽散。“罢了罢了,咱们就不多说了,只需要有人手保护咱们,出了玉门关就行。”
“大哥前几天派人来跟我说了,说是往玉门关那里的人手,他已经安排妥当,出了玉门关之后,就要看咱们自己了。”
说到这里看了看儿子,到底是觉得委屈儿子了,小小年纪就跟着父母奔波。
李承乾多多少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把小脑袋低了下来,等到父亲不在跟前了,才委委屈屈的趴在母亲怀里,“我不想走,我以前跟承宗说好了要一块儿玩儿的。”
观音婢听到这句话,眼泪差点流出来,她也是在长安出生在长安长大,如今也是要背井离乡。
“好孩子,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咱们早点离开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