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之炮灰不想躺平(53)
“对比之后发现,表兄妹成婚所生的孩子更容易患有遗传性、先天性的疾病。有很大几率生出身体孱弱或者智力低下的孩子……”
一一列举近亲结婚的危害后,玉录玳将数本厚厚的调查记录悉数呈上:“虽则表亲结婚也有很多如臣妇与隆科多那样幸运,生出的岳兴阿那么个聪明孩子的。但数据显示,还是不幸的比例高一些。而且臣妇这短短两月的了解毕竟过于片面,难保这其中就有不尽不实的。”
“毕竟时人多信神明,更爱面子。秘而不宣,直接将无辜小生命断送也未可知。”
作者有话要说:没错,被誉为东方爱迪生的黄履庄就是辣么优秀,古人在优生优育上也自有自己的见地。可惜,没有得到重视。不过米关系,我们有玉录玳这只蝴蝶~
相关资料摘自网络。感谢在2020-04-03 17:14:12~2020-04-04 18:00: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卡卡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章 礼物
时下表兄妹成婚, 亲上加亲蔚然成风,连康熙自己都纳了表姐表妹一对儿姐妹花。
满蒙联姻,表兄妹成婚的更是不胜枚举。
连原身跟隆科多, 那不也是活生生一对儿表兄妹?
牵涉太多太深, 玉录玳也没敢想能像之前的结婚年龄一样,直接一刀切,诏于天下。就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无愧于心, 也无愧于自己这领先当下三百余年的知识。
至于尽力之后会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她还真没想过, 也计较不起来。
于是将两个月的走访结果悉数上交后,玉录玳也就彻底放开了这事儿。专心致志地考察起管事这段时间操持的成果, 准备琳琅阁的开业相关。
她淡定了,康熙淡定不了啊!
从玉录玳告辞离开,他老人家就一直翻看那厚厚的记录。午膳没用,奏折也没批, 越看越觉得触目惊心。
等傍晚时候, 听说承乾宫佟庶妃娘娘亲自下厨炖了鸡汤时。他还直接发了火儿:“荒唐!一个个的当乾清宫是什么地方,菜市场还是戏园子?”
“梁九功传朕口谕, 从今儿开始后宫不许以任何理由送汤送水,否则以窥伺帝踪论处。责佟庶妃禁足一月,罚俸半年。”
“你, 传旨后自领十个板子。不许再犯,不然, 就不必御前伺候了。”
很轻描淡写几句,听在梁九功耳里却不啻于九天惊雷。吓得他噗通一声跪下来:“喳, 奴才谨遵万岁爷旨意,谢万岁爷开恩。”
卖好没卖成,反而吃了这么个天大挂落。梁总管这回是彻底涨了记性,亲自各宫传了口谕后,又乖乖领了罚。记住了这么个教训,以后紧守岗位,再不给任何人方便。
且不说接到口谕后,后宫诸位嫔妃如何哀鸿遍野,对撞在枪口上的佟庶妃如何又恨又嘲讽。
邀宠不成反被处罚的佟庶妃又如何的伤心欲绝,承乾宫悄无声息地换了几批杯盏。
就康熙越琢磨,越觉得这个事儿不能放任。就算不明旨传谕天下,也得尽可能地叫世人知道其中危害,并警惕它、主动避免它。
而具体怎么做,他老人家就比较纠结。
正巧太子爷跟几位兄弟碰面,听说姨母进了宫跟皇阿玛面谈许久。之后老人家一天没用膳,还发作了梁九功跟承乾宫佟庶妃娘娘。
又担心老爹身体,又恐姨母惹祸的太子殿下忙约哥几个一起过去请安。
打的,就是法不责众,啊呸!是哥几个一起尽孝道,关心阿玛身体的算盘/旗号!
被唤的直郡王几个打心里是拒绝的,但他跟五、七两位阿哥刚刚承了和硕襄格格好大人情。总不好嫡子还没生出来,就不认送子娘娘了吧?八阿哥念着自家福晋的面子,四阿哥则是更佩服玉录玳的能耐、欣赏她这为国为民的情怀。
所以太子刚一提议,他自己就主动站了出来。
三阿哥……
得,三阿哥这会儿还是个旗帜鲜明的太子党呢,再不愿意也得跟着带头大哥的脚步。
兄弟几个着人在御膳房要了几道清淡又滋补的菜,这就组团往乾清宫请安了。
起初,他们都以为这把被太子坑惨,至少一顿骂跑不了。
结果康熙正纠结着,几个年长的儿子齐齐过来请安。正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还是得集思广益啊!
几位皇阿哥进得殿来,刚作势要给皇阿玛请安。
御座上的那位爷就挥了挥手:“得,那虚礼就别讲了,都来看看这个!”
也是玉录玳这笔记做的够多,够细致。
几位皇阿哥人手一本还有富余。
分到正常的,五代内无亲而成婚的普通夫妻还好些,顶多云里雾里。不明白老爷子好好的,为何给他们看这些普通百姓婚嫁记录。分到表兄妹成婚,子嗣方面有各种问题的,则越看心头越是震惊。
刚被塞了个表妹回府,诸事繁忙还没来得及咳咳的四阿哥心里都已经开始琢磨,怎么安排表妹‘暴毙’一下。再改头换面出了宫远远地嫁了,也好过这一辈子都这么凋零在自己贝勒府后院中。
诸阿哥一目十行地看完手中册子,对皇阿玛所想也就了然了个七七八八。
然此事不比推迟婚龄,牵涉过多、影响也过大。断不能直接谕传天下,搞一刀切。否则一个操作不好,就是满蒙汉集体反对的结果,忒容易适得其反。
也关系到国策。
但是明晃晃的数据摆在那里,不管又不可能不管。
被难住的人从一变成了八,父子几个相顾无言。还是太子殿下首先打破了静默:“问题咱还可以集思广益慢慢想,但皇阿玛必须得先用个膳!儿子们就是听说您忙了一天的政务,到现在还水米没打牙,这才结伴进宫请安,劝您务必以龙体为重的。”
“喏,咱们哥几个把饭菜都准备好了,皇阿玛可千万赏脸!”
他这话一出,其余几位阿哥也顾不上纠结了,赶紧排排跪好:“皇阿玛肩负天下兴衰,还请务必保重龙体。不叫天下臣民忧心,亦不叫儿臣们忧心。”
八个成年的,优秀的皇子齐刷刷过来关心他这个老父亲的身体。
康熙心中熨帖的呀,把烦恼纠结都暂时忘在了一边:“好好好,都摆上摆上,朕好好尝尝儿子们的孝心。梁九功再去御膳房捡着速度快、好克化的饭菜来几份,叫你太子爷跟几位皇阿哥陪朕一起再用些。”
“喳,奴才遵旨。”梁九功忍着臀部的剧痛利落打千儿,躬身退下准备。
片刻后,各色菜品就摆满了桌,父子几个分宾主而坐。
太子爷见康熙兴致不高,忙主动搭话,把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丢到海角天边。康熙受用于爱子的关心,倒也殷勤搭话。直郡王才不会叫太子专门于前,赶紧用公筷夹了颗芙蓉虾球过去:“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儿子理解也敬佩皇阿玛忧国忧民之心,皇阿玛也体谅体谅儿子担忧阿玛身体的孝心?”
康熙笑:“体谅,体谅。朕不但体谅,还很受用呢!看你们兄弟在朝堂能安心用命,替朕分忧。私下里能兄友弟恭,不使朕心忧。朕当真老怀大慰,盼你们兄弟几个能一如今日。如朕与你们皇伯福全、皇叔常宁一般,一辈子手足情深。”
手足……情深???
胤礽瞧了瞧胤褆,胤褆也瞅了瞅胤礽,发誓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明晃晃的嫌弃。
是以这俩嘴上说着儿子们定不负皇阿玛厚望,一直兄友弟恭。心里却想着,弟恭得建立在兄友的前提下。这么个咋咋呼呼,整天肖想自己不该肖想的哥,叫孤如何恭?
同样的,胤褆也琢磨着太子虽近日来越发长进,渐渐有不可撼动之势。但想爷忠心效力,变成第二个皇伯,还得他收起一身倨傲,真心当自己他哥!
父子几个其乐融融(并不)地吃了顿晚膳,纠结于心的问题虽未解决,但父子之间的相处却融洽和谐了不少。
为此,八福晋过府来找玉录玳联络感情的时候都没少絮叨,说大婚许久,还第一次见自家爷高兴得像个孩子:“说起来,这可多亏了玉录玳你。”
莫名被感谢的玉录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