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贾敏重生记+番外(171)
张德忠面有难色,这么一句话是打发不了甄贵太妃的。甄贵太妃若是明事理的,也不会在门口哭闹了。
“你和她说,她安安静静活着还能照拂一下甄家存活的族人,若是吵吵闹闹,惹了皇上不悦了,怕是都保不住了。”太上皇说道,声音很是疲惫。
张德忠一字一句说给了甄贵太妃听,甄贵太妃一脸的不信,脱口而出:“太上皇可是皇上的父皇啊。”剩下的话却在瞧见了张德忠灰败的脸色后,咽了下去了。
是父皇又能如何呢,太上皇已经失势了,掌权的是皇上。他们这些曾经仰仗依附太上皇生存的人,要跟着零落成泥了。
“您请回吧。”张德忠又说道,再闹也无济于事了,反而将最后的体面弄丢了,谨小慎微的活着,能让新皇忘掉自个是最好的路。
太上皇这个曾经的掌权人也没有什么可以和徒翀这个未来的掌权人说的了,他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就足以警醒徒翀,要牢牢握住自己的权力。
徒海和徒翀一同回去,入了城之后,徒海没急着回家,还特意拐弯去了一趟华仪阁,他瞥了一眼跟在自己身边的徒翀没好气的说道:“你还不赶快回宫里?都出来这么多天了。”
徒翀说道:“不急着这一时半会的,我许久也没给叔祖母问好了。”
“牛皮膏药。”徒翀只当没听见徒海的吐槽,一同进了店里。
两人进去后,店内掌柜的就立马迎上来,满面笑容,徒海来过几次,他印象很深刻,出手大方,眼光又好又光,不摆架子,但是身上穿的戴的非一般的官员可用。
“大人您过来了,近日小店里有几颗红宝石,一颗嵌在金累丝香囊上,给家中女公子带最合适不过了。”徒海每次都是买三份,豫王妃、贾敏和黛玉的。
虽没明说,但是掌柜的看着款式就知道徒海要买给谁了。
“什么样的?拿出来我瞧瞧?”徒海还没开口呢,徒翀就出口说道。
掌柜的知道徒海身份贵重,原本以为徒翀年轻又跟在了徒海身边,是徒海的晚辈,谁知道,却先于徒海开口,徒海却没有不悦。
“两位请随我到楼上雅间,这就去取。”掌柜的伸手弯腰请徒海和徒翀上楼。
徒海和徒翀落座之后,便有小二上了茶,徒翀瞧着举止得体,很有规矩,想来是好好调·教了一番。
“叔父常来这里么?”徒翀问道。
徒海点头,家里的三个人都喜欢珠宝首饰,他有时得空了,便来一趟,看有没有精致的首饰。有时候东西并不贵重,可心意贵重,母子、夫妻、父女之间的感情也会越来越融洽。
不多时,掌柜的捧了一个托盘上来,上面垫着一块红绸布,摆着十多样各式各样的首饰。
徒翀拎起了金香囊,果真玲珑精致,坠在裙子上最好看不过了,走动之中,暗香袭来,若隐若现。
不等徒翀开口,徒海便抢先道:“一同记在我账上。”他对豫王妃和贾敏的喜好了然于心,挑出了一把玉梳,一根碧玉簪。
徒翀再有贼心,也不好当着徒海的面,给黛玉送东西。心里对这家店有些好奇,之前他送给黛玉的东西也是这家的,那时候只不过是刘福禄推荐,他并没有把这家店放在心上,现在细想,却好奇这家店短短的时间在京城站稳脚跟,而且打开了勋贵官员之家的大门。
临走的时候,他还是安排了侍卫私下去查一查到底是谁家开的这个铺子。
出了店,徒海便回家,徒翀也没继续跟着,回了宫里。
他先去面见皇上,皇上淡淡的问了问太上皇的身体,知道太上皇无碍后,恢复如往昔,松了一口气,又有些失望。他也不想担着气着父亲这样的不孝罪名,可也不想太上皇的身子骨康健。
“这些日子你辛苦了,你这次回来,便去户部吧,甄家的财产要充入国库,你就管着这些事吧。”皇上突然安排徒翀过去,有些出乎徒翀意外,不过或许是因着补偿。
徒翀抱拳称是。
皇上看了看徒翀,不知不觉已经褪去了少年的青涩,他有些感慨,语气软了几分,说道:“你去瞧瞧你母后吧,她也常念叨你。”
皇后的态度比起皇上要热络很多,不过她一贯会演戏,徒翀心里冷笑,坐在了皇后的下手。
皇后一边让宫女上茶,一边打量了徒翀,说道:“瘦了许多,你辛苦了。”
“儿臣担忧皇祖父,故此食欲不振,再者照料太上皇,是儿臣的本分,称不上辛苦。”徒翀一板一眼答道。
“理是这么个理,可是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不心疼还会有谁心疼你。”皇后嗔道,“回头好好补补,把肉都养回来。”
徒翀笑了笑,接过宫女奉上的茶,出乎他意料的,竟然是薛宝钗,徒翀有些诧异,他当时把薛宝钗送回坤宁宫,依照皇后的性子,不说弄死薛宝钗,也不会远远打发走,没想到竟然还在皇后面前当差。
徒翀心里诧异,面上却坦然,抿了一口。他没说话,皇后也没解释,只是把薛宝钗当成普通宫女一样。
“留在这里用午膳吧,知道你要回来,我特意嘱咐了我宫里的小厨房做了几道你爱吃的菜。”皇后柔声说道。
既然皇后想要母子情深,徒翀也不会扫兴,一口答应了。
皇后又问道:“听说皇上让你去户部。”皇上刚刚和徒翀说的时候,并没有避着人,若不是皇上之前透露给皇后,那么皇后的消息也太灵通了,前后脚的功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是。”
“户部一向繁忙,而且又有甄家的事,抄没的财产要发卖入国库。”皇后说起前朝的事很清楚,“国库空虚,正好填补了。”
徒翀在皇后面前关于朝政的话是一句不肯说的。
皇后也知道,并没有多说,只是让徒翀照料好自己。
待徒翀走后,皇后才和心腹吐露一句:“这孩子和本宫隔阂太深了,防着本宫呢。”
“毕竟是亲生母子,哪有什么隔夜仇,现在太子还年轻,不知道娘娘是为他好,等日后,太子便明白了。”
皇后知道这只是宽慰之语,并没有放在心上,问道:“这个月的账册子可送过来了。”
“早早就送来了,奴婢瞧着,比上个月高出一成来。”
皇后笑起来,“留着那个丫头还是有些用的,没想到还真是一个钱袋子。”
第142章
皇后出身一般的官宦人家, 当年给她陪嫁的钱财并不算多,虽然这些年她借着太子妃的身份赚了一些,但是当年因着太上皇猜忌, 她和当年的太子不得不韬光养晦, 不敢太高调, 做的一些买卖都是不打眼的, 所以钱财方面不算阔绰。
成为皇后之后,她的门路就多了, 可是随之而来花销也多了。她有些为难的时候,薛宝钗却递上了枕头,将薛家的产业奉上。
薛家是皇商,而且薛父很擅长经营,虽然薛宝钗的哥哥薛蟠是个败家子, 可是当年薛宝钗进宫的时候,不顾薛母的反对, 和族老们商议后,将生意交给了二房的薛蝌,薛蝌是个明白人,知道都是一家子, 自己堂姐进宫是为了薛家搏前程, 将生意交给自己是为了薛家日后不在薛蟠手里败落了,也是信任自个,自然也是投桃报李用心经营。故此,薛家一年的利润令人眼馋的。
薛宝钗为了活命只得将其献于皇后, 当然, 有了皇后的庇护,薛家的声音也更稳当红火。
皇后一则是因为薛家的钱财不少, 二则在她眼里,薛宝钗就是只不断挣扎的小蚂蚁,留着她、看着她挣扎着活命也很有趣,她也想看看如同薛宝钗这样吃亏在出身的人如何往上爬的。所以她把薛宝钗送到了东宫,所以她一直留着薛宝钗的命。
薛宝钗确实有本事,不说有多少权势,至少皇后宫里的宫女太监没有敢欺负她的。
薛宝钗心里满心后悔,她后悔自己在东宫猪油蒙了心,想着去搏一搏,谁曾想太子是铁石心肠,毫不动容,甚至敢直接折损皇后的脸面,将她送回来了。若是她安分守己的在东宫待着,太子挑不出她的错了,也不会把她赶回去。只要等太子大婚之后,她就有出路了。
黛玉在宫里读了很长时间的书,因此,薛宝钗也算是黛玉的性子,看着孤傲,可是心性却好,不是跋扈的,外冷内热的。到时候自己借着她的手或是嫁出去或是留在宫里,都比现在朝不保夕的日子好太多了。只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她也只能静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