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快穿失职记录(32)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古典名著 关键字:主角:陆稹,王盘 ┃ 配角:红楼众 ┃ 其它:红楼梦,快穿 作为和命书绑定的修士,陆稹需要完成委托获得气运和功德来修行。既然是修士,满足委托人的愿望就不必拘泥:委托人(魂)不行,她亲自上阵,委托人(魂)自信满满或有难处,也能“你行你自己上”。点击展开
元春可不知道母亲思维已经飘远到哪里去了,想起皇帝前几日跟她嘀咕的家长里短,有些感慨,“忠顺王在府里整日高乐没个正经,问个优伶的下落还能打发人上门。偏生他儿子好几个都出挑,就说他家老三,跟宝玉差不多大,已经上阵杀敌搏军功了。”
忠顺王的三子不是嫡子,但也深得宠爱的侧妃所出。
王夫人正浮想联翩,当即就误会了,她小心翼翼地问,“可说了亲事?林丫头……”说到这里她及时住了嘴。
元春已经从陆稹那儿得知宝玉黛玉前世有关联,把黛玉嫁进忠顺王府门儿都没有,但是……她心里忽然想起宝钗来:正室太难了,侧室总还是稳妥的?
忠顺王家的老三她还是有些了解的:心向陛下,跟他爹不大是一条心。
元春暗道:不说这位是个真正的青年才俊如意郎君,只说宝钗嫁给此人,好歹把薛家和王家割裂开,哪怕割开一点儿也是值得她出力运作一场。
然而这个时候的宝钗已经寻到了个对象……她行礼后微垂着头,不带一点娇羞,目光一直落在大师兄王盘身上。
不得不说,宝钗这副做派跟“爱意”屁关系没有——陆稹和王盘都是修士,虽然不能查知他人想法,但对他人情绪尤其是牵扯到他们的情绪都非常敏感。
王盘笑了,“有求于我?”他掐指一算,瞬间明了,转头就对小师妹道,“你听我解释,我,”其实是原主,“欠她父亲个人情。这丫头没现身,我都忘了。”
须知王盘在此之前无论外表还是言行都非常符合“仙人”的形象,然而忽然接地气了一下多少有点崩人设,在场众人心里竟然生起同样的念头:国师您为什么要立即向太妃解释?!
王盘怎么会当真介意旁人看法,他抬手轻点,“你想问姻缘?”
宝钗亲眼看见一条红线凭空而出,仿佛有生命一般,缓缓缠上她的手腕。此时她当然连个不都说不出口:不能不敢亦有点……不愿。原本她父亲有交代,国师这份人情要用在需要保住全家性命的时候。
但国师已经发了话,她没有反驳的机会,干脆顺水推舟为自己谋划一次。
王盘继续道:“顺着红线自己找就是了。”
与此同时,忠顺王第三子正在大帐中盯着忽然出现在自己手腕上的红线……脑子里有点空。
作者有话要说:
元春的这个故事里宝黛官配不动摇。
第24章
不管是近在国师眼前的宝钗,还是远在京郊大营的忠顺王家的老三,在震惊过后都很快地恢复平静——这个时代大众对神鬼之事接受度普遍很不错。
不提宝钗,忠顺王家的老三姜骏先问心腹看不看得见,得到否定答复之后,又盯着腕上的红线瞧了良久,还是觉得……应该不是什么脏东西。
不过他打定主意趁着休沐,回京赶紧找个大师问一问,希望到那个时候红线没有不翼而飞。
至于宝钗腕上的红线,在场宫女和宝钗的小姐妹们也一样看不见,唯独黛玉是那唯一的例外。
黛玉盯住了宝钗的手腕,闭上眼睛再睁开,那红线依旧在。她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国师真有神通在。
而宝钗一样瞪大眼睛瞧着自己腕上红线,半天都没回过神:国师欠自家一个人情,她以前可不知道!早知道国师如此厉害,绝非坊间流传的什么“沽名钓誉装神弄鬼之辈”,她又后悔上了,好像……亏了……转念一想,国师说的是人情又不是恩情,听这意思,至多不过是行个方便吧?
不得不说,宝钗真相了。
话说在场的姑娘们,除了领头和伺候的宫女,最年长的迎春和宝钗不过十六岁,还是虚岁,小姑娘们的心思想法实在是一望即知。
对着这好几双晶晶亮水汪汪的大眼睛,陆稹略微凑近大师兄道:“让绛珠这辈子就把神瑛的恩情还了吧。”
黛玉已经为宝玉哭了两三年,剩下的恩情用“以身相许”来回报不是挺好?
其实她让元春指婚给宝玉黛玉不过一句话的事儿,但黛玉的寿数是个大问题,想让黛玉活过这个时代的贵妇人的平均寿命,必得大师兄出手帮忙。
王盘能有什么不明白?他笑着应下,“好说。”
两个人谈论的内容旁人听不见,但彼此的亲密之态全落在了众人眼里。
然而这些人屁都不敢放一个,更是没人会出头找太后或者皇帝告状,毕竟大家都没活够。
于是陆稹和大师兄手牵手慢步走远,众人这一炷香的时间里都装得跟瞎了一样。
却说女孩子们在御花园里逛了一会儿,因为心里都存了点事儿,导致兴致都不是太高。元春跟前的宫女过不一会儿就奉命前来请姑娘们回去,她们毫无留恋,就跟着这位宫女回了凤藻宫。
此时元春那股子气恼已然平复大半,王夫人面色不好看,先妹妹们一步回来的李纨依旧是眼观鼻鼻观心,好似入了定。
王夫人是个半文盲,一辈子又没能进入真正的贵妇圈子,她的眼界决定了她的手段,此次进宫前她能想明白女儿有心为家里的女孩子们指婚,但没想到女儿这么心诚,不仅要管女孩子们,家里的男孩儿前途她也要过问。
不得不说,王夫人一直以来都是靠着捏住婚配权来压制或者说控制的家里的孩子们。
元春要横插一手,等同于削了王夫人的实权,王夫人心里当然不自在。但是要让王夫人明确表示出不满,甚至于直接驳了女儿的念头,她真不敢,至于阳奉阴违……那就另说了。
却说妹妹们返回凤藻宫,元春又和她们闲聊了一会儿,定下下次进宫的日子,就让娘家人一齐告退了。
等“外人”都走了,刚才目睹贵太妃与国师亲密相处的宫女把所见所闻又禀告了一回,元春也是听一次笑一次:被母亲气得头疼,都是靠着这个缓和下来的。
正巧此时屋里都是她的心腹,她扶着抱琴的手缓缓站起身来——胎没坐稳,必得事事小心,对着心腹们道,“贵太妃和国师……就是陛下得知也只有睁一眼闭一眼的道理。咱们知道了,别去当那个告密的蠢人就是。”
国师深得陛下敬重与信任,如今时常在宫中北苑的摘星楼居住。抱琴默默道:别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前国师也常蒙陛下召见,那时候国师可是住在京郊的道场,来来回回往返于京郊和宫城人家都不嫌烦。
晚上,元春用了饭便嘱咐抱琴择日回荣府一趟,交代她如何跟老太太转述今日王夫人的心愿,更要请老太太多多看顾家里的小辈。
前世她过于信任母亲,没安插耳目,对母亲堪称言听计从……现在想来她实在轻视了母亲的本事:搅风搅雨并不在话下!拖起后腿来更是直接把荣府都给拖累毁了一半,另一半就是大伯父和父亲不自量力地参与进夺嫡了。
不过夺嫡只要不是主谋……上辈子作为主谋的舅舅直接暴毙。从者被罚是真的,但不至于被罚到上辈子那般家破人亡。
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做对比,如今的忠顺王也是参与过夺嫡之人,参与投入力度可比娘家大多了,然而事败被罚不过是夹着尾巴过日子,如今儿子们渐渐出挑又有兴旺之兆。
想起这些,元春又想跑到仙君那里吐吐苦水了。
话说陆稹这次做任务实在比较清闲,自己一个人难免无聊,幸好有大师兄作陪……像这种闲来无事的好时光,大师兄就给她讲法,还有他们分离的这些年他如何修行,反正热恋期怎么着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大师兄是个好老师,好的故事叙述人,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太幽默。
不过这不重要,两只毛绒绒,一见面都就挤在一起互相磨蹭又舔毛的大白和小黑,足够填补这些微的“遗憾”了。
这天陆稹趴在大师兄背上,听大师兄给她讲解几个进阶法术,元春又兴冲冲地跑来了……这丫头派人送了帖子没错,但她还没来得及回复,元春人都到了。
反正她现在是自己的“开心果”之一,陆稹懒洋洋地起身,调整了下姿势,歪坐在大师兄身边。
寒暄过后,元春张口就是抱怨加斥责,“越来越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还想着让黛玉嫁给宗室,探春也可以做权门公子的侧室,宝钗还能带着不菲的嫁妆嫁进来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