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穿成北静王(94)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穿越时空 系统 甜文 关键字:主角:水溶,林黛玉 基建狂魔北静王 又名《基建狂魔北静王》。穿成红楼原著里最著名的酱油大佬北静王,他很乐意一边咸鱼一边看看热闹,然而年轻的皇帝野心勃勃,要做一番大事业,他这个有封地有府卫的异姓王首当其冲。不造反兴许就真被腌了,他能有什么办法?点击展开
无烟无味点起来又超亮的灯油,不同于香皂护发素,没法儿山寨,是水溶的独门的买卖。
不过这灯油不是关键的垄断物资,依旧还是瞄准高端市场,估计有人眼热想出点黑手,对水溶而言也就是挠痒痒的水准。
漕运一系的确家大业大,人多势众,却也远远没到一手遮天的地步。这个时候只要不是边军精锐倾巢而出,水溶都没在怕的。
话说他按照系统的方法,亲自调配灯油,一次成功。几十斤灯油送入自家库房后,让王松鹤再次抄送调配方法给黛玉送去,再吩咐全程围观的隋远招呼幕僚们来紧急开会。
这是好几天前的事情,当湘云那边也开始使新灯油照明的时候,灯油工坊已经有主管到位,并着手招人了。
又过了大半个月,王府精锐们赶在暴雪之前回到了广宁。之前水溶已经从改做信使的斥候队长那里得知,一共除掉了三个匪窝,俘虏近千人,而愿意来广宁谋生过冬的百姓足有四千……因为要押解或者护送,他们才会回来得如此之慢。
底层马贼原本只是大头兵,水溶不为难他们,一概打发到煤窑里干活儿去了——做上五年苦力可以~赎~身。
这些接受“劳~改”的挖煤工吃住穿都比普通煤窑的员工差上两档往上,有棉衣能洗澡只有一顿饭有肉,没有出入自~由~更没有工钱,但好歹性命无忧。
被分散开来,丢在若干煤窑的几百口子亲身了解过情况后渐渐安下心来,认头出力干活了。抛开不能出入,也没工钱这两点,过得竟比在山里假充山贼,实则监视并找机会当劫匪当刺客的日子要滋润得多,还不用担惊受怕。
一转眼到了年底,工坊产出的第一批合格灯油刚摆上门庭若市的“王府专营”店铺货架上……就被蹲守的商人们一抢而空,预定的订单足够让工坊忙上一整年,这还只是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交足了押金的商人下好的订单。
水溶翻完今天叫来的公文信函和账目,觉得时机到了,可以把牢里关了一个多月,因为冻得差不离而想明白的那哥们提溜出来,审一审问一问了。
话说牢房是整个广宁室内建筑之中最冷的,大约也就十二三度的样子。在王府提供供暖补贴的前提下,寻常广宁居民家里的茅厕都比牢房更暖和那么三四度。
得知要审问好友,卫若兰,以及得到消息从京城辛苦赶来的柳湘莲,连带着已经晋升为“广宁水泥总厂”技术主管的蒋玉菡一起匆匆赶到王府之外用于关些要紧人物的牢房。
这哥仨是为陈也俊而来——不管是原著里还是原著外,卫若兰跟陈也俊,再加上宝玉和冯紫英,他们这群勋贵将门之后时常聚在一起,攒个饭局喝酒~吹~逼。
薛蟠因为得罪了水溶,被掌权的亲妹子严格控制住“银~根”,两三年前就老实很多,跟这哥几个逐渐没了往来。
陈也俊是真真被逼无奈,在朋友们鼓励的眼神下……当然他并没有多少避讳的心思,“我爹娶了新媳妇……”
水溶并不意外,“你是稀里糊涂让继母那边的人卖了?”想想也是,勋贵之后啊,哪有落草为寇的道理?哪怕是假装的。就算要干脏活累活,那也是卧底之类啊。
陈也俊经过一个多月的“冷静”,早对自家没了盼头,“那起子人都商量好了,王爷的府卫来攻,就把我推出去,到时候甭管死了还是重伤,都有做文章的余地。”
水溶点了点头。几个“匪头子”的口供他都看过,而且这几人已经依次上路,留着陈也俊并非单纯看在卫若兰的面子上,而是想看看幕后之人有什么后招,可这都多久了,他竟然啥都没等来……看来陈也俊是彻底被抛弃了。
其实陈也俊真不是被家族抛弃,水溶把他丢进兵营接受北静王府特有的再教育后,就从小图标得到消息,而看完小图标刷过的层层弹幕,他又收到了来自京城的急报,综合一下就是:北面的几个大部族联手,从宣大沿线破关而入,打了吴大将军一个措手不及,一路劫掠,前锋已经冲进延庆一带。
宣是宣化,大是大同,这两处都是明代九边重镇,离京城已经非常近了……在现在这个时代也是一样。
话说水溶付费的级别,只够小图标开启区域提醒,这个提醒的最边缘就到长城……提醒范围笼罩整个京城乃至京畿地区,水溶目前真没这个财力。
京城急报传来,最多隔了半天,留在京城的王府探子发来的密信,以及薛家的消息先后到了——后二者之所以慢了点,都是因为在史鼎这里卡了一下:山海关一线已经严阵以待,不至于严禁出入,却也要经过层层盘查。
水溶立即召集全部幕僚和掌兵将军们议事,等人到齐,他开场第一句就是,“咱们还没饿死呢,皇帝倒要咱们勤王了……皇帝都这么怂的吗。”
众人皆笑。
作者有话要说:剧情已经过了一半多,还剩十几万字的样子。
具体攀科技树和种田过程我都不会细写,毕竟比我写得好的大手太多了,就不露怯了。往后的剧情主线是男主抢地盘推进工业化,而且男主不称帝,他搞的是君主立宪……
比起在一个半工业化且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国家做一个吉祥物一样的皇帝,不如打好基础建立一个能人辈出的财阀世家。
--
谢谢和的票票~~
第六十一章
皇帝也不是吓大的, 历朝历代西北都不安生,基本也都习惯了:中原太平日久,草原上也在修生养息后增进实力……这忽然天气转冷, 出产不足, 往后为了食物为了生存, 大小摩擦必然接连不断。
水溶估计入侵的异族骑兵这时候已经杀到了京郊的皇庄, 才能整出人心惶惶的效果。
留在京城的也探子来信说:京郊大营里能战的骑兵一部分驰援宣大前线,另一部分分散开来追击四处劫掠的骑兵……于是这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的千来人忽然直抵京城,还正巧是京城防卫比较空虚的“好时候”,得到准确消息的皇帝可不就坐不住了?
按说驻守京城,拱卫皇宫的禁军也有十万人,虽然这十万人里真正能战的不超过四分之一, 却也不至于连一千规模的骑兵都刚不住。
此时颇知兵事的王府首席幕僚最先站出来, 不疾不徐地帮水溶分析起皇帝以及在京的那群老爷们的心态, “皇帝有禁军,像样的人家都有护院家丁, 倒是没烂透, 打还是能打的。只是自保有余,进取不足。京郊的庄子多归宗室权贵所有, 所以皇帝跟内阁商议后,遂下令让王爷派兵勤王。王爷派兵入关, 地盘难免空虚,着些常往来关内关外的行商传传消息,那起子部族说不准就改了主意, 跑到咱们这儿来打打秋风。”
水溶点了点头,“都年底了,再不收拾了,明年春耕再耽误了,可就伤筋动骨了。听说利津那边到现在都没清理妥当?”更别提恢复生产了。
这毕竟不是他老家那个时代,遭灾之后,有~政~策~有补贴还有人口,一年就能恢复基本元气。
浑身心眼儿的幕僚笑道:“瞧这天气,关外已经成了这个样子,只怕明年中原也要不成了。”
除了江南,大多数自耕农一年辛勤劳作,去掉赋税和花销,只能是勉强小有盈余,来年减产一成,就能让许多家庭从温饱变成挨饿,接下来再减产,就赤贫了,再继续减产……就快要崩溃了。
面对这种情况,朝廷一定要减税,再后来免税,这样的地方一多,皇帝也要崩溃。
如今土地兼并已见苗头,水溶默默心疼皇帝三十秒。
开会集思广益后,水溶决定派兵:先送两千精锐入关,练练手也行啊。但他在表示想亲自带兵见识一下时,在场的所有人全跪了……他族叔冷将军甚至上前抱住他的腿,力谏王爷不可。
本尊十二三岁起在王府就是说话算话的,继承本尊威望,水溶从穿来到现在,所有的命令都得到了彻底执行,没人能说个“不”字,而这一次正是唯一的一次例外。
水溶扫视全场,心腹家臣们个个面带恳切,他就很无语,只能跟小图标抱怨,“好气哦,我不过是静极思动。”
“他们又不知道你有保险。”
水溶笑了,“他们不仅仅是不知道,还不理解保险这回事儿。算了,不让去就不让吧,以后总能找到我亲临战场的机会。”练兵带兵作战,他都是外行,但总不能连成长都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