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穿成北静王(50)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穿越时空 系统 甜文 关键字:主角:水溶,林黛玉 基建狂魔北静王 又名《基建狂魔北静王》。穿成红楼原著里最著名的酱油大佬北静王,他很乐意一边咸鱼一边看看热闹,然而年轻的皇帝野心勃勃,要做一番大事业,他这个有封地有府卫的异姓王首当其冲。不造反兴许就真被腌了,他能有什么办法?点击展开
所以这位将军知道了,皇帝必然也知道了。
皇帝听说之后,心里立时就骂上了:这是谁,净给朕出幺蛾子!全弄死,哪怕弄死弄伤水溶,朕都好收场!
水溶重伤,朕能把因为寻仇出口恶气而~行~凶~的罪名扣死在忠顺王世子头上!偏偏两个人安然无恙……寻仇~殴~斗~没听说过最后两个人全都安然无恙,连点伤都没得的!
皇帝气得狠狠拍了下扶手,终是忍不住抱怨出声,“多好的机会!”
伴驾的吴贵妃最是能体察皇帝的心思,帝王暴怒,这个时候也只有她敢上前劝解,“也是他们命好。”后宫不能~干~政在吴贵妃身上就是屁话,但她向来极有分寸,“这个时候不好和稀泥,也不好办成铁案……毕竟两个王府在各自封地还有上万人的精兵。”
“上万人”应该是保守估计,北静王府和忠顺王府全都家底丰厚,否则这两家怎么配作皇帝的眼中钉?
皇帝沉默片刻,方叹息道,“也是。他俩无事才好,不然齐齐造反,若再有人响应,那才是……麻烦。”
岂止是麻烦呢。当然这话吴贵妃就不说了,她懂得点到为止,“一时半会儿也急不得。”
皇帝点了点头,“烦劳你大哥走一趟吧。到时候再把他们招到御前便是。”
他不知道北静王与忠顺王世子如今都是什么样子,若真一言不合,又刀兵相向,不派吴大将军未必镇得住。
水溶若是知道皇帝的心思,一准儿得跟小图标鄙视一下皇帝一下:两王争执,派大将军调停?皇帝你不就是怂了嘛。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
第三十章
于是在忠顺王世子那一拨人看来, 吴大将军都到了,北静王都没回神儿。
忠顺王世子在吴大将军发迹之前,见过此人数次, 而且……他老爹还曾想拉拢收买提拔一路把此人培养成心腹, 无奈计划赶不上变化, 人家的妹子进宫后就渐渐把宫中各色红颜压得喘不过气, 皇后都得避其锋芒,而吴大将军借着外戚之身在军中大放异彩。
实话实说,吴大将军在发迹前后军功水分不多,但他到了西北,尤其是最近几年,就很一言难尽了。
但正是如此, 忠顺王才越来越重视此人:胆大心细手狠, 必为枭雄。做出这个判断没多久, 吴大将军就成了忠顺王也要礼让几分的人物了。
连老子都要“严阵以待”的人物出现,忠顺王世子不觉想起那些被他老子耳提面命的过往, 整个人也跟着精神了几分。
而水溶……就比较平常心了, 自打吴大将军回京,他跟对方在上朝站班时起码要互相点头微笑数次。
却说“彼此彼”三方见礼后, 水溶都没寒暄,简单直接地把眼前的情况叙述了一下——忠顺王世子倒没什么, 他亲自叙述才能免去那位文士当面做什么文章。
吴大将军带着皇命而来,自然不苟言笑负责认真,然而见过听过后, 心里悄然松了口气:陛下身边的大太监传令,他以为陛下又没点预兆地把烫手山芋塞他怀里。
说句心里话,今上若能有先帝用人之名和容人雅量,他不会在这种羽翼未丰地时候就琢磨起退路。
没错,吴大将军眼里,他想自立门户就是给自家寻的退路。
水溶叙述完,就是吴大将军带着心腹亲自检查起“现场”了。
黑衣人毫无疑问,谁都不认识,但翻看下此人手掌上茧子和手臂处的印子,断定此人必是~刺~客之中的老手。
随后看向那把~凶~器……作为常年和兵部打交道的老人,眼光何等毒辣?他端详了一下,心里就道了声:果然。这把驽的机括……应是从兵部武库司出来的!
实际上这个结果,水溶也知道。
导航定位的物有所值之处就在这里:他刚刚看似在发呆,实际上系统经过分析检索,将那把驽上主要部件的产地都标示了出来,连~刺~客本人的身份也找到了些许线索……这~刺~客~曾经是个职业~雇~佣~兵……给银子啥都~干~的那种。
而驽箭的把手和箭枝,虽然也都带有些许产地特有的标志,但知道确切产地也没啥用,因为这两样差不多是通用的。
话说,兵部这些年中饱私囊情形越发严重,套用后世的说法就是为了多搂银子,兵部的大人们也是胆子够足,把不少兵器部件的制造都低价外包了……至于关键器件,比如驽箭的机括,他们不是不敢外包,而是外人暂时还做不到质量水平跟兵部武库司老匠人一模一样的——是的,连山寨外形都基本做不到。
因为先帝在世时,花了大笔银子动用了不少能人,对机括进行了专门改进——这技术目前仍算得上保密。
而外人想学,这个外人包括背后有达官显贵皇亲国戚撑腰的大商人,也包括数位家底雄厚的王公贵族,不仅是挖不来工匠,制造机括等关键零件的机器他们还没能仿造出水准差不离的出来。
系统提供了这部分说明,水溶看完就偷笑:这一点……真的是我上我就行。
当然,兵部里的“暗潮涌动”皇帝都是两眼一抹黑,但吴大将军这种浮沉宦海大半辈子的老油条自是门儿清。
大将军近年尤其是今年,从西北捞得的军功的确比较水,但是他照旧火眼金睛:他就是立即瞧出了机括出处。
这……就非常棘手了。
实际上,这里面的利益让吴大将军很是动心:实话禀报给皇帝,皇帝必然大怒,兵部也会迎来清洗……硬得不能再硬的石锤在手,吴大将军在京,更有禁军在侧,皇帝是敢于在兵部大刀阔斧大开杀戒的。
杀得杀,发配的发配,抄家的抄家,开革的开革,降职的降职……兵部要空出多少位子来?!
先帝这位在兵事上颇有建树的英主雄主在位时,兵部就是个有钱有权的“实在”衙门,到了控制力不足本人又不是特别拎得清的今上这里,沿袭先帝时权限和规矩的兵部更是个里子面子俱在的好去处。
吴大将军定了定神,也是短时间就克制住了贪欲:位子就算空出来自家一家吃不下。他得皇帝重用没错,但别以为皇帝就不防着他做大……凡是皇帝必有疑心病。
但他能联手旁人啊,通通信儿做做人情也是好的。
至于替兵部隐瞒,他从来没想过。
这里可是围场,他身后的侍卫,还有北静王和忠顺王世子的随从,乃至于周边,谁知道有没有皇帝~安~插~的一二眼线?
吴大将军可谓来去匆匆,着人拿好~凶~器~绑好~凶~手便告辞而去。
水溶望着他们的背影眯了眯眼,而后摆了摆手,径自上马离开。他走了,他的侍卫们迅速远去。
留在原地的忠顺王世子愣了愣神,忽地扭头对文士高参道,“从头到尾除了打招呼,我都没说上话!”
文士跟在世子身边有些年头,极为熟悉世子的脾气秉性。
他挺想开口劝说:其实不多嘴没毛病,世子爷您一个忍不住,话说得不对劲儿可能要引火烧身……
他设想了下世子听了这话的反应,便在脑子里默默删了,他直奔主题,“世子爷,那机括您瞧着眼熟不?”
忠顺王世子瞪圆了眼,“要不是瞧出来了,我能屁都不放!我就是后悔!这个老吴怎么就走了?不听我说话?”
兵部武库司出产的精良驽箭大部分都装备禁军精锐,少部分——这是有份额的,而如何分配自然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分别落在几位素有威名的宗亲府中,忠顺王府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年来自兵部的好玩意儿确实难得一见,不是兵部一点好东西都弄不出来,而是皇帝故意卡着他们这些王府的~军~需。
忠顺王世子见高参神色微变,自然又辩解起来,“我是瞧他不顺眼,但真要在围场出气,我动拳头也不会动驽箭!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弄这个,不是找死?!”
文士有点无奈,“我的世子爷,旁人是不信您动得手,但是人家苦主要是咬死了咱们,非说这劳什子是从您这儿出去的,您想借刀杀人……咱们怎么说?北静王看着和气,这主儿就是咬人的狗不叫,这事儿上能十足恶心咱们一回,他能放过就怪了!”
忠顺王世子脸都红了,强行挽尊道,“能拿到这劳什子的人家多了!”
文士苦口婆心道:“那您是指证兵部武库司失职渎职,还是指认您的叔伯兄弟们见钱眼开,这东西都敢卖?”他轻声道,“那还不如照着北静王一家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