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居然磕了燕王和我的CP!(155)

作者:白孤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系统 关键字:主角:何玉轩 同人文真可怕 何玉轩第一次知道ooc,源于一本书。一本他会嗔怒的……神奇的文。这世界有点阔怕。尤其对象居然还是那个燕王。点击展开

何玉轩猜得不错,他确实是王尚书与金忠的一枚棋子。

何玉轩敛眉,半晌后看着金忠说道:“明日臣会求见万岁,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知万岁。”

金忠微愣,只听得何玉轩话语平静,眉眼微弯,“臣不信万岁完全不知内情,若您受限不得动弹,那臣便做马前卒吧。”

※※※※※※※※※※※※※※※※※※※※

六千五更新get√

*

今天再更五章,剩余缺的五章会按每天更新两章这样补足(如果做不到的话会顺延,反正一定会补上)

*

中午好,我去吃饭辽

第76章 七十六本书

各人有各人的心思, 这凑在一起成为了今日的问题。不难猜为何如此难查, 因为除了胡市梅、陈水河、王尚书这条线外, 很多都是浑水摸鱼,例如营缮清吏司。

何玉轩压根就不信这木仓的问题, 作为营缮清吏司的长官刘长在一概不知!

而他去都水清吏司, 在金忠的意料中, 或许同样在他人的算计下。

这桩事件里头, 胡市梅并非无辜, 陈水河对他有恨, 王尚书与金忠两相胶着。从何玉轩在都水司这么久盘查出来的情况,不管从木料到税收都有问题。程子安曾说过,金忠的出现阻了不少人的路, 巴不得他死的人同样不少。

而暗流中, 怕是希望何玉轩死的人也有之。

何玉轩入都水司后, 一旦都水司出事,何玉轩难辞其咎。十日后帝王会巡视龙江宝船厂, 届时若船体崩塌亦或是有所破损, 只需要哪一件暴露出来, 何玉轩都会牵扯进去。

为此, 何玉轩还特地让马晗随他入了宝船厂,从干船坞顺走了块木料。

何玉轩眼眸微荡,勾唇轻声道:“金大人是工部侍郎, 如今和王尚书还有摩擦的关系, 哪怕万岁信任您, 这件事如果是您捅破的话,在后续还是会在搜查的时候考虑到这个方面,这是为帝者不可避免的多疑。换做是臣的话,就不会浪费心思在这一层上面,或者会次之。”

这件事究竟如何,何玉轩可不愿一直陷在乱麻里,总得推开看看才好。能有捷径走,他从不会清高到不愿接触……何玉轩懒,这种好事怎会错过?

金忠忍不住摇头,指着何玉轩说道:“你还真的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何玉轩偏头轻笑:“若是我被万岁贬谪,还请大人记得来救。”

要是何玉轩从金忠的名誉这方面劝说,金忠当然是不会理会,可剑走偏锋从搜查入手,虽然听着有些奇怪,可仔细想想却并非毫无痕迹,金忠思忖片刻后到底同意了何玉轩的说法。

何玉轩松开眉掩,仔细说道:“不过臣还是有点困惑,当初所言,既然陈水河的母亲已亡故,为何他仍能留在官场中?”

金忠留意到了何玉轩对陈水河的过度在意,捋着胡子说道:“当时收到的消息,陈水河孤儿寡母,半年前母亲去世,可后来走访发现,他家街坊邻居都以为那只是养育他的奶娘,怕是哪位富裕人家丢在外头的私生子,出手还算阔绰。陈水河便是用这个理由避开丁忧的。”

至于到底这位算不算他真的母亲,只有撬开陈水河的嘴或者凿开坟墓才能确认了。

何玉轩若有所思,金忠以为他是在担忧,宽慰道:“万岁对你向来是多了份宽容,或许不会如我们猜想的这么糟糕。”

何玉轩蹙眉:“大人是怎么看出来万岁对臣很宽容?”他的语气近似苦笑,听起来就好像是无奈一般。

金忠含笑说道:“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许是你这疲懒的性子入了万岁的眼,当初你在北平做甚就做甚,难不成还是大皇子给你的放纵不成?没有万岁默许,你大抵还是不能这般恣意。”

何玉轩挑眉,他在北平的日子到底多么快活,如今何玉轩是一点都想不出来了。

但要说困苦,在投奔了朱棣后,也当真是从来没有过。

除了偶尔在小黑屋的坑害里面遭受了几次挫折,后面当真是从来没吃过苦头。

……

乾清宫尽头,南书房里龙涎香缭绕,窗户半开,倾泻而入的日光铺满暗黄纹路的地毯,郑和进来的时候悄无声息。

“万岁,何大人求见。”郑和温声说道。

朱棣捏了捏鼻梁,他头一次在乾清宫收到何玉轩的求见,抬手说道:“请他进来。”要是别的人也就算了,何玉轩的求见……朱棣肯定是要见见的。

就算不是为了那莫名的情愫,对何玉轩这等害怕麻烦的人,反常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关注。何玉轩掀开衣裳下摆进来,瞧着站在南书房内的朱棣,他好似正在窗边欣赏着风景,看起来悠然自得。

何玉轩欠身说道:“臣见过万岁。”

“子虚可是有要事?”朱棣踱步回来,示意何玉轩坐下说话。

朱棣这等公私分明的态度,或许就是何玉轩一直没彻底想落跑的原因。在公务上,朱棣向来是不会混淆的。

何玉轩颔首,“臣确实有事要奏。”

“臣奏工部王尚书、工部郎中陈水河等有所勾连,以次充好、中饱私囊之罪。”何玉轩不动如山,吐露出来的便是如此大事,站在朱棣身后的郑和眨了眨眼,差点要绷不住着看似稳重的面具。

朱棣敲打着桌面的手指停住,肃然的脸色未动,冷静地说道:“证据呢?”

何玉轩从袖子里取出了几块小小的木料,有染红了油漆的,也有素色的,被他一一摆放在朱棣的面前,而后他温和地冲着王景弘说道:“王公公,可否帮臣送几个盛满水的杯子来?”

朱棣没表示,自然是应允的,王景弘下去安排不提,很快就有内侍送进来几个茶杯,杯中都装满了水,行走间甚至能看到摇摇欲坠的水面凝在杯口。

何玉轩把这几个茶杯在面前一字摆开,而后对朱棣说道:“万岁,金丝楠的重量往往会比同为楠木科的水楠重一些,这个染红的木块是从干船坞取来的金丝楠,第二块黄色的乃是从木仓取来的金丝楠,第三块褐色的则是水楠。为了防止油漆对木料有增重的作用,臣把后两者都涂上了不同颜色的油漆以减小误差。”

他一边说话,一边同时把三块块方正的小木块放入盛满水的茶杯中。

稍息后,第二杯茶溢出了些许水渍。

第一二杯的木块都悬浮在水层,并无足够的压力让水面溢出赖。

何玉轩平静地说道:“金丝楠够密够重,哪怕是最轻微的木块还是能挤出些许水渍,而这原本应该与他同样重的第一块木块却没有同样的表现,反倒与水楠类似。”

何玉轩的话虽有点绕,然简单易懂。

所有的物体都有自己的重量,就算是被造成同样大小的木块,按理说同一样木材的重量应当是相等的,可如今却出现了这微妙的变化。

何玉轩慢吞吞地说道:“假若万岁仍不相信,如今可以派人去船厂彻查,体积更大所看出来的差别会更大。”毕竟一杯水而已,总有误差。

朱棣淡漠地摇头,看着这两杯不同的茶水慢慢说道:“不必了,我相信子虚的话。”他挑眉看着这三杯水,指尖慢慢地敲打着扶手,“我反倒是好奇,子虚是怎么发现这其中的规律的。”

他伸手点了点这三杯水。

一旦确认这批“金丝楠”都是水楠,自然有了盘查的理由。

何玉轩抿唇,似是没想到朱棣的重点错,然认真答道:“这其实是宝船厂里老工匠的日常认知,臣在听到他们的对话后稍微总结了一下而已。看似相同的东西,若是本质不同,重量不同,沉入水面后所排开的水之多少也不相同。这其实是生活规律。”

朱棣勾唇,似笑非笑地说道:“子虚可真是细心。”

何玉轩敛眉,把话题给扯回来认真地说道:“臣认为此事搭线牵桥的理应是王尚书,陈水河是棋子,王尚书是推手。”他的声音轻缓娓娓道来,把整件事从陈水河、胡市梅、王尚书到齐王、代王之间可能牵扯到的问题解释清楚。

朱棣通身清冷气质,眼眸微合似是翻动着寒意,“子虚是怎么怀疑到藩王身上的?”

何玉轩淡淡说道:“胡市梅。他是举检陈水河的人,与陈水河同是山东出身,后一同入朝。他理应是站在陈水河的对立面,然四月份他曾出现在使者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