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里人人都在口称天道,但天道只会出现在特定人的面前。
青衣广袖的天道琴爹踩在玄冥冰杖的顶尖,俯视着脚下与他有约的巫族人。
“你既与我有约,毁约是几个意思?”
玄冥还是有些眼力劲儿的。哪怕几万年不见,看到他手中的琴,就知道天道驾临。不过人总难免会有骄横之心。昔日的玄冥排在祖巫之末,入大荒这几年他四处搜罗或夺取同族人的巫晶石,实力有所上升,连天道都不放在眼里,竟怒道:“黄口小儿。三万年前我败你手上,今日正好一并算账。”
琴爹蔑视地看着他:“你确定?你敢违逆天道?”
玄冥劈头训道:“你不过受圣人庇护,如今单独至此,不过跟那小子一般伤不得人。”
天道故意叹口气,老祖巫当年死得早,见识浅陋也不是他的错。
天道一个宫音破发,玄冥的冰人军团轰然炸裂。
小金乌跟天道是好朋友,扑腾翅膀给他鼓掌。
玄冥大惊,说好的天道只能补血奶人呢?
天道与玄冥说:“我与你巫族后土有约,但凡入她酆都者,任她处置。你既然不在酆都,我自不必守约。”
玄冥惶恐不已,忙收起冰杖向西而逃。西边正撞上天道设下的疏影横斜,被影子一个宫音打来,一道幽魂再度重回大荒。
路道长看着打人朝带感的琴爹爹,实在羡慕极了。
天道降到他身边:“你怎么又落单?罗睺呢?”
路清风没忘记天道跟罗睺是死对头,才不能告诉他罗睺去女娲那里的事情。
小金乌每天都遍游海内,谁去哪里清清楚楚,立马告诉天道:“魔祖往娲皇娘娘处去啦。”
路清风斜斜地向小金乌递去个不满的眼神,小金乌立马躲到天道后面告状:“他是坏人。就是他跟魔祖把巫族放回海内的。”
天道把小金乌从身后拉到前面,笑道:“天地苍生合该有此劫,不是他的过错。明白吗?”
小金乌不说话。
天道又说:“魔祖去哪你只需跟我一人说,其他人问起都不能说呢。”
小金乌乖巧点头。他帮天道留意世间各个人的动态,天道就会给他投喂好吃的,划算的买卖。
路清风被搁在旁边许久,终于想起来跟天道算账:“你灭我五庄观是怎么回事?”
天道不否认他做过的事,也不解释,日常威胁:“噢?你也要跟我打一架?”
打架当然要拉个队友,路清风赶紧召唤小金乌:“这个天道把你陆压叔父的家都给烧没了,你还跟他做朋友?”
小金乌替天道辩解:“才不是呢。叔父他们就藏在旸谷里头。哎呀,我说漏嘴了!”
天道无奈地笑了。果然金乌的嘴巴都保守不住秘密。
天道也没真打算对路清风隐瞒,敲敲小金乌合上的嘴巴:“你带他去吧。”
说完自个儿化作长虹而走。
小金乌把路清风引进旸谷。路清风这才发现,非但陆压师叔,师父、明月、精卫还有五庄观的其他师弟都在旸谷里边呆着。照常讲学,照常修炼,只不过换个地儿罢了。
精卫飞得最高,最先看见路清风,喊句:“大师兄回来了。”
明月立马放下手上的活儿,升腾到半空中来看师兄。
明月的模样看来消瘦许多,五庄观的覆灭对他打击很大。他一直想着,定是当初得罪了太乙真人等玉虚弟子,才给门派引来灭顶之灾。
路清风亦不瞒明月:“此事与你无关。是凌霄惹的祸。你预料不错,他就是魔祖。”
明月眼睛瞪得老大。灭族之仇有殷商一半,也有魔祖一半。昔日若非魔祖杀进他大夏皇城,鸣条之战的夏军又怎么会输得如此彻底?
路清风说这件事,只是想同明月解释清楚,当初罗睺并未干过此事。嗯,或许的确是他干的,可他是被天道的平沙落雁操纵着的呀。
明月绝不相信世间有如此强大的法术。更何况那是魔祖,岂是随意能被他人控制的。
明月恨意上来:“他在哪里?师兄还要偏袒他么?”
精卫插嘴:“我知道,魔祖去了娲皇谷。”
小金乌急起来:“你怎么可以告诉他们?我答应了天道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我就只告诉了你。你答应我不告诉其他人的。”
精卫用翅膀抓抓脑袋:“唔?我好像忘记答应过什么了。”
路清风终于体会到天道的心情,金乌的嘴巴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嘴巴,只有精卫的嘴巴能跟他匹敌。
明月早就化作流星而去,路清风的化风决计追不上。
金乌和精卫还在叽叽喳喳地讨论到底有没有答应过。路清风叫他们好几声都没人帮忙,赶紧到内谷找镇元子去。
镇元子依旧悠闲地喝茶品书,听罢清风讲述,淡淡地道:“无妨,随他去,此事总该了结。”
路清风依旧着急。镇元子又道:“你信不过罗睺?担心他会伤着你师弟?”
路清风想的恰好是反过来的情形,他还当罗睺是那个给明月随意拿捏的凌霄。师父这么一说他倒放心下来。慢慢跟镇元子讨论:“师父为何这般信得过他?”
镇元子笑道:“你可知他为何去找娲皇?”
路清风老实地答:“他想帮我寻来造化玉牒。我跟天道其实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我们来自后世。若有造化玉牒,我也能跟天道一样厉害。”
镇元子赞许地点头,一点不怀疑他说的话。
路清风试探性地问:“师父莫非早知此事。早知我是后世之人?”
镇元子继续点头:“彼时不信,如今方信。当日娲皇将玉牒赠我,没想到果真有此奇效。”
镇元子说着将天地宝鉴拿出来,原来这就是罗睺要去找来的造化玉牒下片。下片可通未来,就是能召唤未来之人。昔日巫妖大战,洪荒大乱,娲皇凭借此牒唤来琴爹天道,适才平定战乱,四海皆安。后来镇元子算得商周战火再起,动了恻隐之心,这片玉牒就再唤来了路清风。
第35章
天道最初只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谁也不知它长成什么样。圣人为了能弘扬道法, 决心以身合道, 示法天地。后来圣人自觉闭门紫霄宫不太方便, 就存了另寻他人合道的念想。顺带着告诫世人, 到底何才何德,才能以身合道。
要合此道, 非得断去人心人欲,不问红尘方可。
东黎族的两兄弟同时为圣人选中,同时踏上以身合道的漫长之路。
其中一个便是罗睺,另一个就是后来的天道。
合道之路漫漫。第一步就是断亲情。不断亲情,有所偏袒, 天道便不会公允。凡人也就不能成为天道。
因此要成道的第一步,就是亲手灭去自己的族人。
镇元大仙缓缓地讲, 路清风听得吸口冷气。这以身合道的法子怎地听起来跟入魔的法子一个样?
镇元大仙呷口茶水:“天道魔道,本为一体。不执私心,何必善恶?”
路清风心想有理。倘若没个自己的喜恶立场,也就没有依据判断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了。道既要统摄万物, 自然要在万物之上,它的所行自然不能以人的善恶喜好来定夺。
镇元大仙满意地点点头。果然后世之人对此看得仔细明白,路清风如此,天道琴爹也如此。倒是他们这个世代的修仙者执迷不悟, 难通大道。
路清风问师父:“后来天道真的屠了他的族人?”
镇元子答道:“不过罗睺一面之词。至于那位琴先生过来, 是他们灭族之后的事情,与他也没有干系。”
罗睺就是带着这样的仇恨活下去, 难道他那么厌弃天道,非给天道添堵不可。
镇元子神色黯然:“此劫虽应你来解,为师倒要叮嘱你几句。”
路清风拜道:“师父请讲。”
镇元子忽然抛来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你可是与罗睺行了人事?”
这个人事内涵丰富,路清风不知该怎么回答。
镇元子心里已有答案:“我与你说,琴先生尚未完全合道,只因他迟迟杀不死罗睺。在圣人眼中,他两兄弟仍在角逐不息。你可懂为师之意?”
镇元子说得再明白不过。罗睺也是有可能以身合道的,只要他杀了现在的天道,他就没有亲人了。
路清风发现师父摇头,他没想到最关键的那点。镇元子提醒道:“行了人事,你也算他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