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快穿之炮灰男的逆袭(204)
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季言之及冠。
及冠之时,及冠之礼很是盛大,首先和季言之关系比亲兄弟还亲兄弟的宋徽宗肯定是要出席,并且担任了冠礼的主持人,并赐字言之。
不提‘言之’之小字是否是季言之暗示的结果。总之,这世复姓为西门的季言之十分满意这个字,而他满意的结果,自然是以更大的精力投入政务中,为越来越醉心文学创作的宋徽宗分忧解难…
至于演变、脱胎于王安石变法,可称崇宁变法的各种利国利民的措施,经过不断的整改完善,这些年来屡见成效,到了大观三年末,正和元年初,季言之算是初步实现了让大宋民富而从国富的设想。
百姓们家产丰盈之时,季言之又筹划提高商业税收,降低农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毕竟民乃国之根本,只盼越来越好,哪能层层剥削。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说法可不是假话…
资本经济高速萌芽的大宋难道不富有吗,不,其实大宋每年的各种税收是相当高的,那为什么还会被称为弱宋,不管北宋也好南宋也罢,都会每年给辽国、金国朝贡,也就是花钱买平安。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国家绝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巨商、大地主以及特权阶级的手中,老百姓们几乎没有财产,又要接受各种苛捐杂税,自然会被逼得走投无路、继而铤而走险的和‘朝廷作对’!
纵观历史,各种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的原因都无外乎如此。宋徽宗作为帝王其实性格真的很好,不独断乾坤,也没有很多帝王都有的通病——多疑猜忌,但为什么后人提起他都认为北宋亡于他手,认为他是昏君,却是千古第一画帝呢!
自然是宋徽宗无心政务,将政务全权交给他宠幸的宦官以及信任大臣的缘故!
说来明之一朝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也是个无心于政务的皇帝,可明朝为什么没有亡于他手呢?仔细想想,差别只在于为他们做事办差的大臣。讲真,宋徽宗这货挑选执政大臣的眼光真的挺有问题,标准的只看颜值才学,不看品德。
可以说能站在朝堂之上,并且有一定话语权的大臣长得都挺不错。如今已经及冠的季言之,他的相貌更是出类拔萃,鲜有人抵。而且托好相貌的福,即使季言之为相多年,办乐不少利国利民的事,人们首先注意到的还是他世间少有的好相貌。
这看脸忽略他本身才干的事,真的让季言之郁闷无比,不止一次的想发出呐喊,劳资是靠才华上位的,不是靠颜值啊!
扯远了,总之在季言之准备颁布降低农税,提高商业税的时候,出了一点点‘意外’。严肃的说,用意外来形容辽人马植夜投献灭辽之策的事并不恰当,但不可否认,辽人马植的出现,还是稍微打断了季言之关于未来的布局。
季言之稍微调整,就和蔡攸一起见了马植。
马植见了深受宋徽宗信任,权倾朝野的首相、次相,和历史上通过童贯举荐,面见宋徽宗时所说的话一模一样,都是不打丝毫含糊的献计让宋派遣使臣自登州、莱州渡海到辽东与日益强盛的女真结盟,共举灭辽大计…
蔡攸听了此献计久久不语,显然在思索利弊…
季言之听了却是满满嘲笑:“你真是辽人?”
马植心一惊,故作不解的问:“西门大人此话何解?可是植之献计不妥?”
“不妥?肯定是不妥,而且是大大的不妥!”季言之收了嘲讽,声音却更显冷冽的道:“我大宋想灭辽,为何非要和女真结盟?先不说蛮夷之徒会不会背信弃义的撕毁盟约,就算蛮夷之徒守信,单凭我大宋就能灭了辽国,夺回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洲,要他女真何用,要来分割利益吗!”
历史上宋徽宗信了马植的话,和女真结盟,结果的的确确是一起灭了辽国,但转头女真就撕毁了合约,转而攻打大宋,靖康之耻就此爆发…
所以了解这段历史的季言之先前才有此一说,问马植真的是辽人,而不是女真的神队友?
回过神的蔡攸显然也想通其中的某些不对劲。
他看了季言之一眼,见季言之脸上有笑,却隐含着杀意,自己那分杀马植而后快的心也越胜...
“来人压下去,严刑拷打,务必查出其幕后主谋是谁!”
蔡攸下了命令,着差人将马植押下刑部大牢后,才转而问季言之:“庆弟何时看出问题的?”
季言之白了蔡攸一眼,只简略的反问了蔡攸一句:“大宋如今在陛下英明善用人之下越发的强盛,灭辽何需与女真共襄?”
这显然是一个好反问,至少善于脑补如蔡攸就从中看出了好多问题。
蔡攸顿了顿,问道:“灭辽之事,怕是要尽快纳上章程了,不然怕是要被女真人钻空子!”
“放心,由本相执政的朝廷,可不是那么好钻空子的。不过大头哥你说得对,现在的确该好好的研究一下灭辽大计了!”
季言之变化了一下坐姿,改正坐侧坐,看起来随意而慵懒,却依然仿佛全身都渡了一层光。
“大头兄,你说如果我要鼓动陛下御驾亲征,成功机率几何?”
“旁人或许一层,但是你嘛……”蔡攸看了一眼始终含笑如春风拂面的季言之,感慨异常的道:“听说庆弟最近和着陛下创立了一个门派叫逍遥派,庆弟为掌门,陛下为长老。为兄不知是否有幸知逍遥派如何能称逍遥二字…”
“最近汴京来了一位自称师出龙虎山的道士,与陛下在宫外相遇,取巧得了陛下的好感……”季言之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哭笑不得的继续道:“陛下信了他的邪,认定自己最近精神时有不济,是因为没修道的缘故?所以…”
严重怀疑宋徽宗是那啥用多了,才导致精神萎靡不振的季言之双手一摊,故作无可奈何的道:“为了避免咱们天真无邪的皇帝陛下被人当傻子一样糊弄,我也只能选择说动陛下,自我创建一个门派出来玩了!”
季言之真的真的没打算在这方位面也创立逍遥派的,只是事赶事儿,季言之只要一想起宋徽宗崇尚道教后,干出的那一系列的蠢事,就脑壳疼外加心累,还有一万句的‘娘希匹’想讲,他为帝时虽说也经常率性而为,但讲真,也没像宋徽宗这般任性啊!
大宋的列祖列宗真的该庆幸,深受宋徽宗这位任性皇帝信任的是他季言之,而不是例如蔡京、童贯、杨戬之流的奸佞小人,不然…呵,等着阖家老小一起去金国唱铁窗泪吧!
听了季言之‘满腹’的牢骚之语,蔡攸扯了扯嘴巴,既没有说相信也没有说不相信,转而聊起了其他。
说来作为首相的季言之和作为次相的蔡攸,算是大宋历届首相、次相默契度最好,也是最三观一致的最佳拍档了。季言之下决策,蔡攸执行,可以说如今的大宋和历史上的大宋相差甚远,真正达到了国富民强、摆脱了弱宋的名头,身为次相的蔡攸功不可没。
暂时拟定好一些灭辽事宜,季言之便进宫去找宋徽宗请示。
季言之有宋徽宗御赐的腰牌,可畅通无阻的进出皇宫,撞见宫妃皇子公主也无需跪拜,因此一入宫门,季言之便很迅速的到了宋徽宗平日没事干惯常爱待、被宋徽宗取了一个很香艳名字的群芳苑!
所谓群芳自然指的是环肥燕瘦的佳丽们。
一入群芳苑,入目皆是身着薄纱,极显傲人身材的佳丽,所谓醉卧美人膝也不过如此!
一壶上等的清酒入喉,宋徽宗依然微醉。见到穿着超一品大员官服的季言之,被他的盛世美颜所闪了一下眼,才恍惚醒了酒,微笑的道:“御弟这个时候不忙着处理政事,特意入后宫见御兄,可是有什么国家大事拿不定主意…”说完,还让身着薄纱的美婢们给季言之看座。
美婢们搬来的座位是一张宽大的太师椅,季言之可没管圣上面前只可坐半个屁股的破规矩,直接一屁股坐了个全满。
“御兄猜得没错,的确是有国家大事想和御兄说说…”
季言之放缓了声线,采用他惯常忽悠人时的调调道:“有女真来的奸细打着献计灭辽的名义向御弟投了投名状…虽说阴谋诡计已经被我和蔡次相共同识破,但显然,已然崛起在黑山白水之间的女真一族已经勘破大宋早有灭辽之心。为了避免大宋灭辽之心再被有心人利用,灭辽之事只能尽快拿上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