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同人)【楼诚】故人长绝+番外(5)

作者:何惜一行书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主要以剧版伪装者结局后开始时间线。双向暗恋,慢热。主要还是剧情多一些,可能更像一个新的谍战故事。顺便谈个恋爱。原创角色很多,历史真实人物也很多。其中也致敬了几个我很喜欢的影视剧。最重要的,HE。点击展开

袁规远远的看着年轻人挺拔的身姿消失在人流中,掂了掂手中的首饰盒子,眯着眼嗤笑了一声,脸上阿谀了半辈子留下的细纹更加深刻了。

还以为有多了不得,年轻啊……

阿诚褪了脸上的笑,面容严肃的去往东交的花旗银行。宋石新把第一批货的五成利汇进了他在银行开的户头里。这个蠢货,在银行的大额填单上签了他明诚的名字,真是要成神了。日本人之所以给阿诚批了条子,是因为他答应从中给日本人三成利,三成,可不是五成。

银行汇入这么大一笔现钱,是要填详细单子的,但这样一来这笔交易就变得十分有迹可循了。日本人对于金钱上的事情计较极了,他吞了两成利,一旦被日本人查出来,可不是小事。

阿诚需要尽快将这笔钱做成不被日本人察觉的假账。

到了花旗银行,已经是黄昏了。北方冬天的温暖基本上和阳光是对等的,天色渐晚的同时,温度也在下降。

银行里的人并不在少数,上个月日本人进军了东南亚,这附近大使馆中的洋人很多都有生意在那边,一时间资金的运作频繁非常。

人总是流动,热气聚不起来,等到阿诚把钱都料理好,已经感觉冷得衣服不沾身了。他裹了裹大衣,从口袋里掏出手套带上,决定从前门大街那里抄近道回去,以他的脚力,只要一刻钟。

出了银行才发觉雨雪交加,风夹着湿冷的冰凌直往脸上扑,冷简直是有实感的,那种凛冽的气味带着刺激性,让灌了一大口风的阿诚呛得直咳。他低头顶着风疾走,想要赶紧回家去。

家里有热茶,和穿着灰色马海毛衣的明楼。

等等。

已经没有了,自己在北平呢。

阿诚猛地停下脚步,有点茫然的抬起头来,他发现自己走到了东大地,这里是日本人的屯兵练兵场,旁边有电话。

阿诚走过去,打电话,叫接线员转接上海。

电话是明楼接的,阿诚听见明楼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来,突然暖和了不少。他笑着说:

“大哥,北平下雪了,你晚饭有没有吃甜酒酿和蹄髈?”

在电话里详细的让明楼描述了晚饭的内容,阿诚还空空如也的胃也如有实质的受到了安慰。又和明楼说了些家常,他便结束了通话。大街上没人,他哼了一段苏武牧羊,还试着小跑了几步。

险些滑倒,于是作罢了。

走到大栅栏的时候,路边一家高门大院的红漆宅门忽然开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两手各擎了一盏大红灯笼走了出来,一个姑娘拖着把椅子跟在后面,两个人说笑着,在门口挂灯笼。

阿诚看了一眼,走自己的。

几声犬吠由远及近,一只花白的小哈巴狗从那门里直冲到阿诚脚边,女孩惊叫了一声,跨下台阶追了过来。

没想到那狗在阿诚这里来了个急转弯,扭头往街的另一面跑走了,女孩没刹住,打着滑就冲阿诚去了。阿诚只觉得一个灰影儿风似的闪到自己面前来,下意识的侧身要掏口袋里的枪,但临了又忍住了,长臂一伸,把那就要五体投地的姑娘捞住了,一个用力,转了一个面。

两个人的定格颇有些滑稽。阿诚的另一只手甚至还在口袋里握着枪。

那女孩穿了浅灰色的棉夹袄,青色的呢子裙,冲阿诚狡黠的眨了眨眼睛。

阿诚虽然昨天接到了任务,但对于这样的开场还是有些无法接受。

你这是什么戏,玉壶?

愣神间女孩已经自己站起身来,脸上很兴奋,看来对于这一幕应该事先设计了很久,并对这样的完成效果非常满意。

她应该少看些外文书了。阿诚不苟言笑的看着她,心下思忖。

“这位小姐,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这条街就这样子,一下起雪来滑得要命,谢谢你。”女孩说罢,看阿诚双肩都是雪,好心的给拂去了。

溅起的雪扬了阿诚一脸。

说话间另一位少年终于在街尾截获了狗,跑过来:“阿姐,回吧,再玩母亲要骂了。”

女孩点点头,叫阿诚等了等,然后跑到门边拿了立在那的油布伞给了阿诚。

“雪得些时候停呢,打伞走吧。”

阿诚没有推脱,点点头,走了。

回到家中,阿诚卸了伞尖,里面有一小卷纸:

十号下午三点一刻 同仁堂

宅院里,少年举着灯笼控诉:“叫你好好练字你偏不听,你看你这几个字忒寒碜,刚才父亲回来好一顿笑话你,现在好了吧,又要再挂新的。”

乐倩文摆弄了下手中的灯笼,端详那几个字:

“是有点丑了。”

说罢随手抓烂了灯笼上的红纸,撕下来扔进炉火里。

“一片冰心”四个字就在火中化为灰烬了。

TBC

大哥上线太慢我也很着急。

请大家关爱空巢老人日月木娄

做什么都很完美的阿诚嫂表示对袁科长的脖子十分介意

历史中的乐倩文女士并没有加入任何党【】派,此为作者为剧情需要的杜撰,万不要给大家误导。

第六章 暗流

明楼的车沿着极斯菲尔路开,他倚在后座看文件。阿诚走后,他确实有些分身乏术。

开车的是刚刚从行动处调上来的一个年轻人,刚进76号不久,据说在日本留过学,托了日本朋友的关系。

越来越乱了。

当初他接到命令回国潜伏下来时,北平方面的任务也曾在他的案头上出现过,但他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选择了上海。

他生于斯,长于斯,也做好了长眠于斯的准备。

不过看最近一段时间的形势,他的这一夙愿怕是难偿了。去年六月汪精卫斗败了王克敏,把自己的心腹王揖唐派往北平掌权,日本人为了安抚汪精卫也就默认了。那时死间计划正进行到关键时刻,明楼焦头烂额,上层的事情,他没有精力理会。 而现在,随着日军进攻东南亚,战线拉长,几位驻华日军高官随军队南调,日本人对于中国沦陷区更加敏感起来,控制力度不减反增。他们对于汪精卫的日渐集权有所不满。去年汪精卫答应给日本人500万的壮丁补充兵源,转眼大半年,日本人一个人都没见到,他们已经恼火到了极点。

所以日本人要收回北平了。

藤田死后,日本人派了岩崎俊辅来做特高课的课长。这个人一上任,无论军统还是组织里都是毫无头绪,只获悉他是日本帝国大学有名的工程力学专业高材生,日本像他这种重点大学的理科学生可以不用上战场,但岩崎还是转入了甲南军校。

在明楼看来,这个岩崎课长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战争狂热爱好者,身体里尽是沸腾的冷血。只要有鲜血事件发生就会给他带来快感,哪怕是自己人的。

令人作呕。

但还挺好糊弄的。

这个人对于政治不感兴趣,他惯于用逻辑和公式思考问题,而政治更多的是需要揣摩人心,明楼在他刚上任的时候,为他安抚了因频繁更迭权利而导致人心惶惶的76号,而岩崎在上任前就把明楼的履历了解了一遍,以此更加认定明楼绝对是帝国最忠实的朋友。

所以当明楼预感了日本人对汪的不满时,他借此机会向岩崎提议调阿诚去北平,从内部挑起王揖唐对汪精卫的不满,从而帮助帝国彻底收回对北平的治理权力。

有了岩崎递策,日本高层很快向汪伪施压,促成了这次调职。

以此作为突破点,明楼将逐渐把自己脱离出汪伪政权转而投身日本人的直接管辖下,日本人的野心已经烧遍了东亚甚至蔓延了整个亚洲,而中国是焰心,对汪精卫的不满定会让日本人将很大一部分情报隐藏起来。

76号只是肃清本土抗日分子的据点,而明楼有更重要的任务。

既然日本人对汪精卫的火已经燃起来了,他何不来积极地加一把柴呢?阿诚先他一步,他只要保持静默,等待阿诚将这池静水下的暗闸打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