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同人)【风起洛阳】之节外生枝(102)
官府收缴粮食,就犯了众怒;不收回来,这是圣人正在追讨的赃物。
无论怎么做,都需要有人站出来担责。
武思月尚沉吟未答,就有内卫来报:南市和北市□□已有十九起,死三十四人。□□起因就是官府去收缴粮食。
春秋道已经把火点起来了。
武思月:“通知各部,这几日不可轻举妄动。一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联昉。”
看吧,联昉不再神秘了。各部都可以去登门造访了。以往都是联昉通知各部,现在是各部通知联昉了。
联昉的大门已经被打开。联昉就像一个被垂涎已久的绝世美人,今日终于露出神秘面纱后的真面目,谁都想去,谁都可以去登堂入室参观一番。
第四十二章
大理寺卿高升,在收缴粮食,殴打百姓,引起了众怒。
“抓不住贼人,来抓我们平头百姓!”
“市上没粮吃,人家白送还不能要了?”
“就是,官府是要眼睁睁看我们饿死吗?”‘
确实有理。人们不知贼人就是春秋道,春秋道就是贼人。只知粮食没了,官府不抓贼,不供粮,却来欺负他们。为啥?欺负百姓最容易呗!
官逼民反,自古如此。连吃饭都不给保障的朝廷,要它何用?
这就是春秋道的目的。
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利用人心,借助人力,推翻当朝,宣扬春秋道,然后,神道大业将成。
此计好破。
弄月:“该当何如?”
嘉乐:“反宣传啊。揭露真相,说明给他们送粮的神道就是偷了粮食的贼。谁喜欢被人利用,谁喜欢被人蒙在鼓里当猴耍?这愤怒,就反过来了。”
“还有,春秋道送出去的粮食,送多少百姓留多少,概不收回。收缴做什么?白费力气不讨好。高升是脑子坏掉了。你收缴回来不还是要发下去?还是你还想着收回来再卖给百姓?这种情况下,已经不可能了。趁机抓出春秋道,找到粮食的下落才是正经。毕竟春秋道发能发多少?”
“就守株待兔,趁他们发粮食的时候,盯住他们,看他们去何处拿粮。”
“当朝都是高升这样的,可以反了。他这是火上浇油,还不如一个不管不问的庸才。”
果然百姓暴怒,人群纷纷上涌。
“杀了这个狗官!”
“我们不造反!就杀了这个不作为的狗官!”
“杀了狗官!不让我们吃饭!”
现场一片混乱。
最后还是武思月说,不会追回粮食,又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这才暂时平息。
武思月回内卫府,武攸决交给她一叠消息,“联昉传来的,你看看。他们都在说,此次粮荒是太子大量囤积粮食,借机敛财所致。所以他们都会去东宫围堵太子。”
“既然都传开了,圣人定然已经知道了。阿月,你去查清此事,一定不能让太子蒙受不白之冤。”
看,先干掉公子楚,下一个矛头果然就是太子了。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就不知有几分真心了。
武攸决说话做事,太滴水不漏了!
武思月带人去搜,果然就搜到了一部分粮食。
于是圣人震怒。
“身为一国储君,怎能干出如此不知廉耻之事!”
“此事,儿臣确实不知情。都是手下人干的。”
“手下人?上次炼丹是手下人,这次囤粮又是手下人!你告诉朕,你的手下人,都是些什么人!”
“如何处置的?”
“郡主,禁足东宫,没有圣人口谕,永世不得外出。”
“太子真冤啊!怀璧其罪啊。”嘉乐道,“偏偏无能,手下人不能约束,活生生让人当了靶子。”
“这要是那日子之前,圣人都没有口谕,岂不是他的储君之位就落空了?武攸决这招真狠。直接将太子干趴下了大半,就差圣人直接说废太子了。”
弄月:“郡主,联昉的消息,不能是冤枉他吧?”
嘉乐:“联昉已经不是原来的联昉了。联昉现在在武攸决手里,他想要什么样的消息,就能造出什么样的消息。”
“他现在,左手是联昉,右手是内卫。左手造个消息,右手他那个傻妹妹就能被他哄得滴溜溜地跟着转。这是拿他妹妹当枪使呢!使得真溜。粮食怕是早就放在那里,就等着武思月去发现了。不然怎么那么容易被搜到了?”
“说太子想敛财,也没见他卖啊!怎么敛?再说,圣人年事已高,太子一国储君,很快整个国家都将是他的,还需要他自己偷自己的粮食?”
“太子北帝玄珠一事刚受罚禁足,燃灯大典才放出来,他如何已经谋划了这么多事了?太子无能是真,胆量却着实没有这个胆量。圣人太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了。被人一挑拨,就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