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珠夫人同人)【斛珠夫人】转世之缇兰别跑+番外(47)
纪年帧再度叩首,言辞恳切:“臣自知犯下欺君大罪,愿任凭陛下处置,还请陛下念在往日情分,留公主一命!”
过了许久许久,纪年帧才听到头顶传来的声音:“朕何时说过你欺君了?朕又何曾打算让公主死了?”
纪年帧应声抬头,不知何时,帝王眉宇间的那抹戾气已经消失,他甚至在噙着笑意问自己。
纪年帧怔怔道:“臣妄自揣测圣意,罪该万死……”
帝王的语气又有些不耐烦,直接打断他:“好了!朕今日找你来,就是打算将姝澜认回来,在宫里总比在外面安全,最起码,在朕身边,不会再出现昨日那档子事。她也大了,总不能一直在你府里藏着,朕的女儿生得模样不俗,大邕有模样有才情的有志儿郎亦不在少数,朕还打算好好替她挑个驸马。”
纪年帧心头松了一口气,可随之而来的不舍与忐忑席卷着他的心神。
皇帝见他垂着头一直没动静,便又追问了一句:“年帧,朕的打算你意下如何?”
纪年帧忙回过神,应声道:“臣绝无异议,一切全凭陛下做主。”
皇帝满意地勾了勾唇,一个抬手,示意他退下:“回府里早些把该说的说了,该料理的都料理清楚,朕不日便会下旨。”
“臣遵旨。”
帝王带着和蔼的笑目送着纪年帧退了出去,人影消失,他唇角的笑意也逐渐僵硬,眼神陡然变得阴翳,脸上的表情霎时间有些恐怖。
他的思绪顺着视线缓缓回收,支起的明窗逸进来了一阵风,将龙案上的书吹翻了几页。
他顺着动静望去,看清了那是先皇送他的《论衡》。
被风翻动了几页之后,停在了一处,上面写着的,是先皇曾教过他的一句话。
“君子不畏虎,独畏馋夫之口。”
“三郎,你一定要记得,为君为臣,为父为子,一定要谨言慎行。”
“朕最喜欢的就是知洲那孩子的胆谋和韬略,三郎,你平日要多同知洲学学,别遇到了事就畏首畏尾。”
“知洲若是能做朕的儿子就好了,不过眼下他能同二郎一道陪着朕治国□□,朕心慰足矣。”
“三郎,从今以后,朕把储位交给你了,有朝一日也会把这天下交给你,虽然朕多少还是忧心,但朕相信你日后一定能做得比现在好。凡事多同知洲、纪府、梁将军商量,朕把他们放到你身边,有他们陪你,你以后的路会走得更顺畅些。”
更顺畅些么?
父皇,知洲被朕送上黄泉十多年了,朕也已稳坐帝位十几载,没了他,朕反而觉得这条峰巅之路行得舒畅了许多。
所以下次再梦到父皇,您能不能别再用失望的眼神瞧着朕。
朕不差,也不畏惧猛虎,朕唯一怕的,就是父皇面对朕时的每一声长叹,以及您口中的每一声“知洲”。
今日的大事总算是处理完毕,帝王的状态看起来也比今晨明显松弛了不少,候在一旁的总领太监王公公摆了摆手,便有内侍端着一盏茶进了殿。
王公公走上前将帝王案桌上早已凉透的参茶端走,再替皇帝换上了内侍刚端进来的蒙顶山茶。
皇帝端起来喝了一口,微微皱眉,评判道:“今日这茶放得有些久了,茶香都淡了,味儿也涩了不少。”
王公公垂头请罪,“陛下恕罪,奴才预估错了时辰,命人准备得早了些。”
皇帝头也没抬,又品了一口,摇了摇头将茶盏放在了案桌上,“这次便罢了,下次注意。”
他顿了顿,偏过头看了王公公一眼,“朕今日没对纪家出手,你是不是也觉得疑惑?”
王公公一愣,垂着头道:“陛下怎么做总有陛下的理由。”
銮座上的人闻声阖上了眼皮子,长舒了一口气缓缓向后靠上了椅背,姿势颇为放松,似是打起了盹。
没一会儿,却听见他低沉的嗓音叩在地板上:“把控朝局就像打猎,一箭射出,若是直接将猎物射死了,那结果只能如此。但若不杀死它,只是伤了它,让它带着伤口苟延残喘,只要等得时间够久,一定能招引来同伴,甚至还可能有循着血腥气寻来的猛兽,到那时再下手,一箭双雕,甚至一箭三雕,岂不更妙?”
王公公掐着细嗓,面露拜服之色,行礼恭维道:“陛下英明。”
第二十三章
大邕延光十九年元月十五上元节,皇帝下诏,称与已逝皇妃毓妃程氏所生之女仍存活于世,长于纪国公府,乃纪国公府长女纪氏姝澜。
圣上常叹寿岁已近不惑,无奈子嗣缘薄,膝下唯有太子殿下、二皇子和一位公主。机缘巧合,突知此讯,帝大喜,顿生慈父爱怜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