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清和县主+番外(193)

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青梅竹马 关键字:主角:商婵婵,谢翎 ┃ 配角:林黛玉贾府众人 ┃ 其它:红楼梦改命 商婵婵穿越成了保宁侯府的嫡幼 女,亲姑姑正是当朝太后。然而进宫拜见的第一天,商婵婵愕然:给我倒茶的宫女居然出身荣国府,姓贾名元春!发现自己穿越进红楼世界的商婵婵握紧拳头:我要救林妹妹,我要救林公,我还要救……呃,可惜目前年方八岁。不过,只要脸厚心黑,年龄不是问题。点击展开

商铎点头:“太医既然说了,待我将京中事务安排安排,明年便下江南去,也可免了皇上疑心。”

“你娘亲这些年都盼着我退下来,过安生日子,如今可如愿了。”

商铎看着女儿,不免感慨道:“为父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不知道那谢家小子这两年能否完了闽南的事务。”

商婵婵笑道:“传回来的都是好消息呢。”

保宁侯点头:“说到底南渥两国是边陲小国,本来只想吃掉我朝闽地一部分,再以和亲之事服软正名。”

“大约他们也没料到皇上性情这般果决,不肯退让,顶着压力劣势也要大军压境。”

“若说原来他们还敢拖一拖,无非是知道我朝国有二主,有些意见相左,他们有可乘之机。”

“然现在皇上亲政,对闽地战事更是上心,京中也无人敢再言和亲退兵之事。他们两国便怕了。”

“毕竟我朝打得起,也拖得起,他们却拖不起。”

商婵婵点头心道:太上皇老人家驾崩的很是时候。除了对皇上,对闽地的战事也大有助益。

尤其现在兵部尚书从和稀泥的耿大人换成了谢翎的亲爹,自然是竭尽所能为闽地战事铺路。

不似原来,耿忠文在太上皇和皇上之间左右摇摆,时不时偷偷扯一扯后腿。

至于闽地,现在也没有了南安郡王这种“意大利人”添乱,可以说谢翎这次出征,除了地利不得,也算占着天时人和。

第141章 贾家结局

三日后, 皇上明发了对抄查的七门世家的惩处。

这日消息送进保宁侯府时,商驰正在户部当值, 是商婵婵陪在黛玉身边。

她也不要人念, 直接拿过来与黛玉同看。

“念及贵妃溘逝未久, 不忍加罪, 着加恩荣国府长房之子贾琏仍在工部员外上行走, 余者皆革职为庶人,永不叙用。”

“所封家产惟将史太君、贾珠之亡妻、并贾琏之妻的三人的嫁妆返还。余者皆没入官中。”

“宁国府贾珍父子流放海疆二十年,荣国府贾政夫妻各杖三十, 所有违禁重利一概照例入官, 其在定例生息的同房地文书尽行给还。”

黛玉看完,禁不住心神一松,眼中含泪:“皇上已然开恩。”

除了贾珍父子,千里迢迢流放海疆服劳, 其性命要看自己体魄是否强健。其余人总算是保住了命。

思及贾母有嫁妆傍身,想来不会老无所依,黛玉放心之余又不由想起幼年时,母亲抱自己在膝头, 说起荣国府的种种富贵, 谈论起荣国公的欢颜笑靥。

不禁有些心酸, 终于落泪道:“要是母亲还在,今日见外祖家落得这般田地,不知该多么难过。”

商婵婵正在相劝,忽然见茯苓走来, 另递了一封信,却是谢家送来的。

她不禁诧异道:“他们还真敬业,现在都没有宁荣二府了,竟还在打听他们的消息?”

这边雪雁等人端了水来服侍黛玉洗脸。

商婵婵就打开信函看了看,然后对黛玉道:“嚯,贾家过的还不错嘛,被抄了家后,还有心情准备操办金玉良缘的婚事。”

黛玉特意换过一张冷手帕敷了敷眼睛,免得晚间商驰回来,见她眼睛红肿担忧。

听了这话便道:“想来是外祖母的意思。”

贾母本就病着,家中又突逢巨变。

自然想要抓紧时间为她最心爱的孙子办婚事:一来趁她健在,不会委屈了宝玉,二来宝玉现在痴痴呆呆的,说不得金玉良缘真的能冲喜。

黛玉敷过眼睛,再问道:“薛家和史家如何?史大姑娘不还住在荣……贾家吗?”

商婵婵答道:“史家两位侯爷在外驻守,皇上暂无旨意惩处。贾家出事后史大姑娘次日就被留在京中的史家族人接走了。”

比起史家,薛家可就惨多了。

“贾家包揽诉讼之事里,就有替薛蟠乱判人命官司这一项,更牵扯出这两年在朝上平步青云的贾雨村。”

“皇上当即削了贾雨村司马一职,贬为庶人回家种田。又下旨将薛蟠关押进刑部候审,薛家家财尽数没入官中。”

黛玉这才了然。

怪不得贾家出事,薛家不但不肯走,还同意将宝钗嫁给如今有些疯傻的宝玉。

也实在是没了去处。更指望如今还在朝为官的贾琏,来日能拉扯薛蟠一把。

诸老牌勋贵之家抄查之事沸沸扬扬闹了月余。

因皇上并没有加以极刑,所以朝野虽有些非议,但在领教过皇上的脾气后,也没人敢去撩虎须:劝皇上遵照先皇之意,善待老臣之家,收回成命。

连北静王,除了往荣国府送过一些财产,稍加照料外,也不敢再为之求情。

至于旁的亲朋旧故,根本是避之不及。

以至于贾宝玉的婚事,不过是贾家自家摆酒热闹了一番。甚至连新郎官都只是嘻嘻哈哈的笑着,根本不知道在做什么。

贾宝玉成婚这日,商婵婵正在东院跟黛玉学棋——这是太后安排的功课,意在继续磨练她的性情。

商婵婵因随口说道:“虽则林姐姐也不会去观礼,但贾家居然没有派人来请,也算是识趣。”

说来到底是姻亲,贾家要是非死皮赖脸来请,黛玉想不去也得好生寻个由头才行。

黛玉手执黑子,轻轻敲着棋盘,等商婵婵落子,口中道:“必然是外祖母的主意。外祖母到底是明白人,知道这些年与我们父女情分疏离。于是便不肯再用在这些小事上。”

商婵婵一想便明白了:自从荣国府抄家后,自然也住不得国公府邸。举家搬到了临近京郊的一处三进的宅院里。

待他们安顿下来,黛玉也曾亲自带了许多东西去问候贾母。

商婵婵本还担心贾母挟恩要求黛玉关照贾家,谁知贾母一字不提。

且这一月余来,除了凤姐儿照常来往两回,贾母那里竟从未派人来寻过黛玉,连这回宝玉的婚事,都未送请帖来,免了黛玉的为难。

如今商婵婵才明白:贾母果然是聪明人。

贾母明白,她活着一日,才能顾到宝玉一日,然她显然是年老体弱,护不了宝玉几年了。

如今她不肯用一点跟黛玉的祖孙情分,想必是为了来日。

可怜贾母也知道,宝玉是指望不上大房的,而二房又罪过深重,除了她的嫁妆,再无所傍身。

果然黛玉叹道:“外祖母到底养育我几年,从前在贾家时,二表哥对我也十分关照。现下二表哥这般浑浑噩噩,若来日外祖母……子承哥哥也说了,来日总不会叫二表哥夫妻流落街头的。”

商驰久历世情,对贾母的意思一望而知。

不过对他来说,只要妻子安心,他无所谓一辈子养着贾宝玉等人。

况且现在他们已是一家子庶民,要是王氏等人再起什么歪心思,犯在他手里,他根本用不着顾忌容情。

然而只有商婵婵知道贾宝玉最后的结局,估计用不着商驰夫妇养着,于是只随口道:“也是,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朝中对于这一连串抄家的议论,终止于另一件大事的发生。

比起这件事来,那些早已剩下空架子的世家被抄查,根本算不上什么事。

第142章 请辞官职

宣武五年十二月, 保宁侯商铎当朝请辞宰相之位。

满朝哗然。

自皇上登基以来,保宁侯府可谓“合家顶戴, 满门朱紫”。

商铎本人更是公认的“甚为宣武帝倚重, 凡军国大事, 皆奉旨商度, 简任机密。”

如今圣上亲政不过半年, 保宁侯居然要请辞?

大朝之上禁不住一阵倒吸气的声音,然后无数眼光聚集在保宁侯身上。

当然,保宁侯的三个儿子, 和亲家谢羽册, 也都接受了一轮轮朝臣们目光的洗礼。

商铎对着御座上的皇上再施一礼:“臣旧疾复发,实无力任宰相一职,唯恐延误军国。”

皇上缄默。

就算这是他跟保宁侯提前商议好的,但在这大朝之上, 万人至巅。他望着请辞的舅舅,仍是感到一阵难以言说的孤单和疲倦。

皇上的沉默,令众臣工惶恐不已。

这会子连眼珠子也不敢乱转了,俱是躬身等皇上的旨意。

终于皇上开口了:“保宁侯为相四年余, 日侍内值, 自朝至暮, 岁无虚日,间有待至一二鼓。”

皇上声音中甚至流露出难以自持的一抹沉郁:“自简任机务,夙夜匪懈。正资倚任,器量纯全, 抒诚供职,乃大臣中第一宣力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