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清和县主+番外(176)

说完黛玉就跪了下去,等着商太后的责罚。

商太后身边现在惯常只留碧珠一个,旁人都不在。

此时商太后也没恼,反而轻轻一笑,对着碧珠道:“她们真的亲姊妹一般,说的话都一样。那天婵婵说的话你也听到了?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

碧珠明白商太后的心意,连忙上前将黛玉扶起来:“世子夫人不必跪了,太后娘娘不是恼您。只是前两日商大姑娘说话口不择言,冲撞了娘娘。所以被娘娘罚着关了禁闭。”

言下之意,您这是不小心躺枪了。

商太后莞尔:“一样的话,玉儿说的就婉转,本宫就爱听,婵婵那孩子说的都是些什么!本宫罚她去后面拣佛米去了。

好了,玉儿,你去后面看看她吧。”

黛玉忍不住心神一松,也有些不可置信。

难道商太后这关能这么轻松的过了?

黛玉往后殿走了两步,便听商太后似不经意般闲闲道:“因让儿这回也要去闽地。皇上心疼皇后儿子侄子一并离京,于是特意准了后日一早,命谢翎和小五一起,先来后宫与皇后辞行再出发。”

黛玉一怔,回过头来。

商太后一笑:“本宫最近忙于照顾太上皇,不能去送让儿了,叫婵婵代本宫去一趟吧。”

居然松口让商婵婵再去见一面谢翎。

黛玉忙福身:“谢过娘娘。”

然心底忍不住疑惑:商太后是什么人,难道真的因为自己几句话改了主意?

应当不会。

那就是商婵婵说了什么话。虽然激烈些,以至于自身被关禁闭,但到底打动了商太后。

黛玉理了理思路,便不由更急切想见到商婵婵了。

这孩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啊。

当黛玉进到后殿小佛堂时,商婵婵正认真的挨罚呢。

她面前放了两个小碗,和一双光滑无比的银筷子。

商婵婵正在将小米辛辛苦苦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碗里。因那筷子无纹,小米又微小,所以要格外小心才能捡过去一个。

而看碗里剩下小米的量,估计她还得捡好几个时辰。

云珠在旁边看着她,正在劝:“姑娘歇歇吧,手累的发抖就更夹不过去了。”

听见门的响动,商婵婵扭头,见到黛玉,惊喜交加,果然手里的米又掉了。

黛玉不免愕然:商太后一贯疼爱商婵婵,这是说了多不当的话,才要在这捡佛米啊,还是小米。

这可是宫中用来惩罚嫔妃的细碎法子。

因对天子妃嫔不宜体罚,就有了这样磨人的惩罚。

估计这一碗捡完,手腕肯定要疼的。

果然商婵婵见了黛玉,泪都要飙出来了,捧着半碗米道:“林姐姐,快替我跟姑姑求个情,我真的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乱说话了。”

云珠见黛玉能进来,也是松了口气。

说明商太后气消了。

这几日她看着商婵婵也是提心吊胆:一来觉得商婵婵受这样重的惩罚可怜,二来生怕商太后消了气,再心疼上来,反而罚她这监督的宫女。

于是此时忙起身道:“姑娘和世子夫人说话吧,奴婢在外面候着。”

黛玉伸手替商婵婵揉了揉手腕:“你跟太后娘娘说了什么?”

她现在回想商太后方才的言行。

琢磨起来,倒不是真的在反对商婵婵跟谢翎的婚事。

倒似有点气闷憋在心里,见自己撞上来,就为难了两句。

后来气平了才罢。

也就是说,自己大概是被波及的池鱼。

商婵婵委屈道:“林姐姐,我得先跟你说一下前提。当时我中毒了啊,脑子不清楚,所以才说了那些话。”

“我估计太上皇行为狂乱,就是饮食不当的原因。我真的是叫那螃蟹害死了!”

黛玉心中不妙的感觉更重。

于是拦住商婵婵的一堆借口,直接问道:“你到底跟太后娘娘说了什么?”

说来,商婵婵勇敢的做了吃螃蟹的人后,确实难受了两天,头晕目眩的。

中元节后,又听说了谢翎出征之事,更添忧虑。

于是在商太后来跟她提婚事时,就忍不住赌气起来。

“姑姑,我知道您跟爹爹在担心什么。不过是担心我守寡。

可谢翎这回出征,是有皇子做监军的,又有重兵压于闽地,这出事的可能性本来就很小。”

“倒是您非要将我另嫁了旁人,我脾气又不好,说不得到时候夫妻反目,我也主动毒死人家呢,反正现在我也会做这鸡汤蟹子鳆鱼煨豆腐了。

到时候都不用夫君战死沙场,我被动守寡。而是我主动就追求做寡妇。”

黛玉惊得无话可说,连手里的扇子都掉到蒲团上。

“你竟跟太后娘娘这样说话?”

商婵婵捂着脸:“还没完呢。”

黛玉心惊肉跳:“还有什么?”

商婵婵真的哭出来了:“我还总结了一下,义正言辞地告诉姑姑:这世上幸福的婚事各有各的好,有齐眉举案,有张敞画眉,还有欢喜冤家。

但不幸的婚事殊途同归,就是让人梦想做寡妇。”

黛玉:……

商婵婵扶着额头:“林姐姐,这真的不能怪我,你知道吗?那螃蟹汤喝了上头,就跟喝了酒一样。我这话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都说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黛玉:太后娘娘说我跟婵婵是一个意思,我觉得不是……

第127章 急流勇退

商太后手里转着一串佛珠, 看宫女们收拾食屉。

这是今日要进给太上皇的汤羹。

碧珠赔笑道:“娘娘到底是疼商大姑娘, 由着她自己拿主意了。”

商太后想起商婵婵那些匪夷所思的话, 不由一笑:“果然是商铎的女儿。她爹能随手就将儿子送给人家林家,当女儿的就敢红口白牙说做寡妇。”

碧珠也不敢说话:您也姓商, 俗话都说侄女像姑姑呢。

商太后扶着碧珠的手起身:“罢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等此事完了, 本宫就做个天聋地哑的老太婆,在凤景宫里颐养天年吧。”

这里商婵婵还在为自己“汤后吐真言”而懊悔。

“其实林姐姐,我就是赌气。就算姑姑给我指婚旁人, 人家也是无辜的啊,只要不是孙绍祖那种禽兽, 咱们也不至于下此毒手,和离就是了。”

黛玉心道, 谁与你是咱们。

然后伸手捂住她的嘴:“好了, 我看你捡了几天佛米,还没清醒过来呢。”

她提起佛米来, 商婵婵才反应过来, 连忙趁云珠不在,将剩下没捡的大半碗米倒了许多到另一只碗里,准备偷工减料。

心道:古人真会折磨人, 将我这种豆蔻少女都快折腾成帕金森了,吃饭手都拿不住筷子。

黛玉莞尔:“太后娘娘既然肯让我见你,说明是消气了,不必闹这些小聪明了。我这里还有件好消息要告诉你。”

“后日清晨, 谢公子与五皇子会先进宫来与皇后辞行。太后娘娘允了你代她去送一送。”

商婵婵愣住了,随后表示惊喜来的太快简直令人无法接受。

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然后就因为抬头动作太快,又开始头晕。

黛玉连忙扶住她,心道,这螃蟹的后劲是挺大的。

是夜,保宁侯府就收到了商太后意见更改的信儿。

有商太后命人送出来的,也有黛玉命人送出来的。

商铎跟商驰父子两人,一个拿着亲姐姐的指示,一个拿着妻子的指示,进行了短暂的会面。

保宁侯长吁短叹:“原本就是看你妹妹脾气不好,想着从小有个知根知底的孩子一起处着,也好算是青梅竹马,来日也好夫妻和睦的。”

“谁知横刺里出来闽地之事。想让两人断了,偏生两个孩子又有情分,连太后娘娘也让步了,可我这做爹的,到底放心不下。”

商铎说到后来,又想起了罪魁祸首,咬牙切齿:“都怪甄应嘉!现在关在刑部,一天三顿吃得伺候着,真是便宜他了!闽地这么多无辜的性命,他夜里也睡得着?!”

商驰一笑:“父亲,甄应嘉是该死,但也不差这几天了。现最要紧的是妹妹的事儿。”

谢翎后日就要出京了,总不能就悬在这里。

商铎挥挥手,出乎意料的光棍:“这事儿交给你了。”

“太后娘娘总说你比我强,以后咱们家也是你当家作主,等这事一完,你也不必做世子了,直接做保宁侯就是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