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清和县主+番外(152)
是不是就准备直接弑父!
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反而皇上这样叛逆一把,特意封赏太上皇最近斥责恼恨的官员,太上皇反而安心了。
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次日,皇上再下圣旨,商驰为保宁侯府世子,赐婚明嘉县主。
继昨日新鲜出炉的封侯旨意后,又是一个重磅炸弹,将诸仕宦名门炸的七荤八素的。
然与许多人预料的不同,太上皇对此事居然诡异的保持了沉默,并没有异议。
甚至一时平静了下来,都不再把商铎拎过去骂了。
商林两家俱是松了一口气:此举其实是兵行险招,釜底抽薪,是没办法的办法。
这就仿佛以毒攻毒。
剂量不对的话,很可能就彻底毒发身亡。
目前看来,还是涉险过关。
太上皇没有真疯,与皇上各退了一步。
然父子二人终究不可回转,太上皇召了皇上来,语气斩钉截铁,不可驳回:“命王子腾回京继续做京营节度使。”
皇上只道:“闽南一乱,各省的逆党都蠢蠢欲动。如今王子腾所在的蜀中便有些乱党。朕命他于当地清剿后再回京中,最迟也不过七八月份就回来了。”
太上皇略微蹙眉,这也得小半年的功夫。
然闽南已乱,蜀地再压不下去,半个天下就乱了套了。
那父子俩也不用在这明争暗斗,直接一并下罪己诏,然后跪祖宗去就行了。
皇上见太上皇犹豫,便道:“父皇无需担忧。谢羽册既不在京中,翎儿还是个孩子,如何担得起重任。等王子腾回来,京营节度使自然还是他的。”
太上皇这才允诺:“先命他就近处置蜀地之事吧。然无论如何,也要叫他八月前回京。”
这对天家父子的暂时休战,使得下面人也能略松快一番。
起码林如海就花了许多时间,来为女儿定表字。
这日便拿了来叫女儿看。
“怿安。”黛玉轻轻念出纸上的两个字。
她学识过人,自然知道怿,悦也,乐也。
果然林如海道:“为父对玉儿这一世的期许便都在这两个字上了:只盼你欢喜、平安。”
黛玉含笑:“谢过爹爹,我很喜欢这两个字。”
林如海也觉心内和乐,忽想起一事,才有些变了脸色:“我这两日才听驰儿说起,你之前在荣国府,宝玉居然给你起过表字?”
“好不懂规矩,他是咒我死了吗!”
表字,自然有女儿家的父亲或夫君来取。
当日黛玉年幼,没有婚配之事,宝玉却自顾自要为黛玉取字,岂不是看定她此生没福分叫父亲取表字?
黛玉笑道:“爹爹别恼,您难道不知道二表哥,为了这个言语不当,挨了多少回打了。”
“况且我不喜欢颦颦二字,这两个字,看着就叫人伤感。”
“倒是父亲择的这两个字,女儿是极喜欢的。”
林如海这才又欢喜起来,心道,自打定了婚事,商驰就在他跟前提这事儿,为的是什么,他还不知道?
无非是想来日黛玉过门,他这个做夫君的来取字,所以在自己跟前旁敲侧击。
可林如海就这一个宝贝女儿,哪里肯让人。
这几日真是觉都不曾好睡,将天下所有好意头的字都过了一遍。
最终仍然舍了那些尊荣、圆满的字眼,择了最简单的平安、喜乐之意。
林如海又见黛玉跟前放着的库房单子,不由叹道:“可怜你祖母母亲都去的早,这准备嫁妆之事,竟要你女儿家自己操持。”
大婚六礼,外头的林如海自然都会替女儿做的尽善尽美,然内宅里头的琐事,许多却要黛玉自己拿主意。
林家实在是人口单薄。三代内都找不出近亲来,自然也就没有女性的长辈来操办婚事。
荣国府直接不在林如海的名单上。
通家之好的保宁侯府偏生又是亲家,所以江氏不能过来帮衬。
因皇后娘娘之故,谢家林家倒也算亲近。然世子夫人胡氏,自己管家都弄不明白,来了只会越帮越忙。
至于邹太君,又辈分太高——总不见得承恩公府老太君,天天跑到林家来干活。
还是谢皇后实在疼爱黛玉,竟然将自己掌事宫女雪柳派了出来,代替她一片慈母之心,天天在平阳侯府帮衬。
也是在外人面前给黛玉撑腰。
不许人流言议论林家女儿无长辈操持婚事——当今皇后就是她的至亲长辈。
黛玉知父亲舍不得自己出嫁,近来总是患得患失。
于是故意说笑:“正是女儿自己办才好呢。省得旁人眛了我的嫁妆去。”
又想起父亲送进来的婚期,不免道:“我还想差人去请爹爹来问呢,如何就将日子定在了六月初,未免太赶了些。”
林如海当日也是这么问商铎的。
保宁侯难得神色极为严肃:“六月不早了。拖到七月以后,我们根本腾不出手来。”
林如海对这个日期也很敏感:“圣旨命王子腾暂于蜀地平乱,七月三十日前入京。”
商铎点头,声音很轻,说出的话却是石破天惊。
“皇上,是不会让王子腾活着再踏进京城的。”
只是许多事还需要准备,不得不再拖延些日子。
所以哪怕王子腾大发神威,两天就解决了蜀地之事,皇上也会寻别的法子将他拖在外头。
而此时,林如海望着女儿的脸庞,只是笑了笑:“皇上的恩旨,特命钦天监请的吉期,咱们两府只得照办。”
“外头的事玉儿不必担心,安安心心待嫁就是。”
第108章 兔子化形
且说上巳节之后, 朝中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平静。
林如海得封平阳侯,保宁侯府嫡长子得封世子,两家还结了亲, 好一派热闹煊赫之景。
这与之前传出的流言迥然有异啊。
不是说太上皇天天冲着保宁侯砸东西, 恨不得提剑砍了商侯爷吗!
现在是怎么个情况?
商太后对于流言可谓收放自如。
如今将风声一改,就成了太上皇病中被小人挑拨, 如今已然回转, 正在安心保养病体。
朝臣们如坠云雾中,只能都小心行事, 一时倒是风平浪静起来。
现黛玉指婚,已然出宫待嫁, 只隔两日进宫给太后皇后请安。
商太后索性也就不叫商婵婵去明净堂念书,而是日日带在自己身边教导。
就这次皇上格外给两府脸面的事儿, 太后也点拨了她一句:“施恩比受恩的人有福,这话你慢慢想去吧。什么时候明白了, 本宫也放心你嫁人了。”
商婵婵虚心地捧着这话回去琢磨去了。
且说这日黛玉进宫请安,商太后便叫两人一处玩去。
见商婵婵一副如蒙大赦的表情,黛玉奇道:“现在不去念书了, 你怎么反这副情形?”
“林姐姐你不知道,前些日子, 娘娘找了许多宫闱旧事叫我看。
大到谋杀惨案, 小到宫女拌嘴——也不知宫里人哪里来的这些个闲工夫,所有事都记录下来——娘娘就叫我学着明断是非。”
“我又不是个包公,况且世间事也不是黑白分明的。直将我想的头晕眼花。”
黛玉一听便明白:商太后这是在训练商婵婵来日当家的能力。
商家到底人口简单了些, 上面只有父母,同辈又都是同胞嫡出。
不比谢家,商婵婵一嫁过去上头就有两层公婆,同辈还有三个庶出的小姑子待字闺中。
人多事多,她作为嫡长孙媳妇,自然得有决断。
于是劝道:“这些是正经事,你该好好学着。”
商婵婵苦着脸:“这两日好歹停了断案,谁知娘娘又开始叫我算账!”
“我现才知,咱们两家的账目多么清爽简单。起初娘娘说,我刚开始学习,就从最简单的入手,只算算宫女的账目,便是有些错漏,也出不了大事儿。
等我接过来一瞧,头发都站起来了:单宫女的茶膳,就月需三四千两,共分了十一等,真是琐碎死我了。什么每日肉几两,菜几斤的,看得我都吃不下饭。”
全是倒不完的苦水。
黛玉只能点了点她的额笑道:“可不许说这个死字。现宫里忌讳着呢。”
两人来至黛玉从前屋里,商婵婵就去拨弄黛玉桌上的合璧仪和浑天球。
合璧仪还是太上皇当年初登基时命人制成的,在商婵婵看来,就是一个复杂的转盘,上头分了好几圈,分别刻着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以及星宿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