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番外(845)
车师国或许就是下一个通达城。
而在发现朝堂之上的口风瞬间统一之后,刘屈牦直接气的砸了书房里所有的瓷器,砸完之后又心疼的不行——北境王出品的青瓷那可是十分贵重,贵重到了就算是他也就只能买得起这一套的地步啊。
刘彻在接到捷报的时候,眉头舒展了不少,笑着对刘据说道:“这小混蛋倒是挺会抓时机的。”
刘据说道:“是,不过现在大家都说阿弟是为了攻打车师国才杀死乌师庐的,为的就是让匈奴无暇南顾。”
刘彻不由得失笑:“这是谁说的?怎么没脑子?”
这两个困难程度是一样的吗?车师国就算有匈奴的帮助也是就那样,刘谈之前就在准备,肯定是有把握打下来的,可杀死乌师庐这种事情可不是那么容易。
刘据说道:“那……父皇,还要选使者前去匈奴吊唁吗?”
刘彻挑眉:“为何不?”
刘据苦笑:“这件事情太危险,怕是没人敢去。”
你家孩子刚把人给杀了,你还派人去吊唁,对方还不得愤怒地把使者杀了?
刘彻不置可否说道:“那就让使者带去歉意,就说朕教子无方,将儿子养的骄纵了一些,朕已经罚过北境王了。”
刘据无语地看着他爹,您所谓的罚就是亲自跑到库里给我弟选好东西吗?这还不算,还直接把车师国直接划归在了北境国的范围之内。
匈奴若是知道怕是更要气死啊!
不过他爹既然这么说,那他就这么做好了。
只是这边使者刚选好,使者已经连遗书都写完了,并且叮嘱老婆等他走了就改嫁别等他,然后被他老婆追打出去了两条街。
那边刘谈又火速给刘彻发来一封信:爹!救命!乌师庐的手下把他的儿子带来要托付给我!
第464章 [一更]464
这封信到刘彻手上的时候,他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甚至找人辨认了一下是不是刘谈的笔迹,等确定之后这才一脸的匪夷所思:“真是乌师庐的孩子?”
刘据一脸懵逼:“应该吧?阿弟……应该会好好查一下,确定之后才写信吧?”
刘彻皱眉:“乌师庐的手下,难道是奉了乌师庐的命令?难道乌师庐不是死于谈儿之手?”
除非乌师庐回去之后就被匈奴之中那些图谋不轨的人补了一刀,否则他跟刘谈是有生死之仇,怎么会把孩子托付给刘谈?
刘据也觉得不对劲,想了半天突然反应过来:“不对,不管乌师庐是不是死在阿弟的手上,他选择托付遗孤的对象都不应该是阿弟吧?”
刘彻恍然:“对,朕就说有哪里不对,这小混蛋也不把事情说明白,送封信就这么一句话,简直是欠揍!”
可问题是刘谈自己也说不明白啊。
原本他正清点着车师国的财产,打算拿这些当聘礼迎娶乌孙王走上人生巅峰呢,结果就天降了这么一个大雷。
这个大雷还是张骞带给他的。
乌师庐的心腹带着他的幼子又是从上谷郡那边潜入的,一路到了朔方城,然后想办法给张骞去了封信。
这个人曾经在右谷蠡王对张骞动杀心的时候力保张骞,并且一度收留张骞,对于张骞来说算得上是救命之恩。
所以张骞对别的匈奴人都可以不假辞色,但是这个人他必须要见。
结果见面之后,张骞整个人都麻了,他原本以为这个人是因为被乌师庐的敌人追杀才过来的,结果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带着乌师庐的孩子来投奔北境王的?
哪怕这个人是张骞的救命恩人,他也不可能就这么放人去见刘谈,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那个小孩子也不过四五岁的样子,他也没见过,谁知道是不是乌师庐的孩子。
张骞是个正人君子没错,但这么多年走南闯北,他比一般的君子多了几分圆滑。
是以他直接劝道:“且末车,北境王殿下对乌师庐恨之入骨,否则也不可能冒险去刺杀乌师庐,你把他的孩子带过来,北境王殿下不杀了这孩子已经是心存仁慈,你既然逃了出来,不如隐姓埋名留在北境国,如今在北境国的匈奴人不少,虽然跟汉人依旧有一点隔阂,但是也有自己的圈子,北境王殿下待他们不错,生活也过得去,甚至还给分给他们草场,不比你将这孩子托付给北境王殿下来得好?”
乌师庐心腹且末车摇头说道:“单于临终之前叮嘱我一定要将小王子带到北境王身边,并且还有一封给北境王的信,单于说若北境王不肯见,就告诉他事关重大,希望他看了信之后能改变主意。”
张骞:……
乌师庐说事关重大,那张骞实在是不敢擅自做主,因为乌师庐死时正值壮年,不存在老糊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