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183)
贾敏最是信任黛玉的,听司徒卓如此说完,就转头去瞧黛玉。黛玉轻轻的点了点头。“但是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黛玉补充道。
“能做什么?”贾敏忙问。
“屯粮。”黛玉道。
就算没有战事,朝廷也会屯粮。现在西海沿子起了战事,朝廷征调运送粮草的队伍已经出发。
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但是粮草保障却一日不能或缺,再说,朝廷休养生息三十多年了,跟区区西海国打仗,后勤保障绰绰有余。
因为朝廷在这方面的准备足够充分,用不着黛玉单提一嘴。但是黛玉提了,定然有她的用意。果然林如海夫妻和司徒卓都瞧着黛玉等她的下文。
黛玉依旧是用惯常平静的语气道:“北狄擅长做各类风干牛羊肉,这类肉食利于保存、携带,而且可以取出直接食用,而且十分顶饿。一个兵士如果能携带一壶水和足够多这样的肉干,便可保持数日持久的战斗力。
而朝廷的军粮,仍然以各类谷物为主,扎营之后要搭灶做饭,自需多花许多时间。而且谷类黍类虽然食用之后很快会有饱腹感,但是在打仗这样的高强度消耗下,其实不如肉干顶饿。趁现在我们和北狄邦交关系不错,北狄又在修养复苏期间,朝廷可以多买肉干,给将士们每人配备一些。”
没有冰箱的年代,将士出征,唯有粮食、腊肉之类可以存放久一些,蛋白类的刚开始或许还有供应,投入战斗一段时间后,将士的营养补充方面,蛋白质会越来越缺。
牛肉干是可以存放许久的熟食,据传也是成吉思汗的军粮。比之中原军队的军粮,牛肉干有着天然的优势。朝廷军队的规模大,饮食习惯也不适合用牛肉干代替主食,但是在原本的粮草基础上配备一些牛肉干,对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会有大的帮助。
林如海听完,道:“这法子不错,一旦起了战事,便鲜有几个月能结束的。现在多囤积北狄肉干,以后自会用上。为父朝会上会跟皇上提。”
司徒卓插口到:“岳父大人,我现在在兵部行走,此事宜我先谏言。岳父在军饷预算上支持便可。”
林如海点头道:“此事倒是你们兵部提出来较好。不过户部掌管全国钱谷之事,我倒是可以提议国内也大量做这样的熟肉干。既是于战事有利,全靠买终究不如自己国内有产出。”
大灵朝疆域辽阔,北方也有大片的草场,也有牧民会做这个。
回王府之后,司徒卓还问黛玉:“玉儿怎么突然想到军粮的事?”
黛玉道:“其实我想的不是军粮,是行业。西海国疆域和大灵朝不能比,人口也有限。战争打的是消耗,西海国即便一时得势,终究成不了气候。但是航海若是成功,便有可能让这个世界的后世摆脱百年屈辱。航海上除了带惯常那些粮食、肉类,也可带大量牛羊肉干。”
司徒卓笑道:“我总觉得我足够爱国了,没想到玉儿你比我更甚。”
次日,司徒卓就将采购肉干的折子递到了御前。太宗皇帝看后,十分满意,还留司徒卓在上书房谈了一阵对西海沿子局势的看法。
战争么,总司讲究个好兆头。若是太宗皇帝不曾听水澜说过朝廷兵败西海沿子的事,对司徒卓此言只怕要认为不吉;但是提前知道了结局,太宗皇帝只会觉得司徒卓果然有见识,有预判性,对其乃是良弓的事越发深信。
采购军粮这种事,都不用在朝会上讨论。太宗皇帝只将文丞相、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京营节度使叫到宫里商量了此事。
叫司徒卓说,兵部尚书严博天乃是朝廷几大尚书中最平庸的一个。许是朝廷承平日久,竟叫这样的人当了尚书令,难怪前世堂堂大灵朝会战败和亲,难怪兵部尚书之位竟然叫贾雨村那样的人取代了。
严博天对于此事的态度是:“北狄归顺朝廷不久,若是此时就大量购买他们的肉干,岂不是帮扶其恢复国力么?将来不知道会不会养虎为患?”
文丞相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国之邦交,从来不是按住邻国限制其发展,而是将自己国内治理得更好。限制他国的时候,自身也会付出许多人力物力财力,拖累自身发展。若是购买北狄的肉干,能够有助于北疆的战事。光是能让战争提前数月结束,我朝便会少折损多少兵力,对西海国若能速战速决,。足够震慑北狄。”
司徒卓对文丞相这番话是佩服的,这不就是大国自信,道路自信么?难怪人家能做丞相呢。
林如海也从户部的角度分析了此事,道:“朝廷购买北狄的肉干,自然会让北狄有所进益,但是北狄也从朝廷购买瓷器、丝绸等物,尤其北狄贵族极爱这些。我们付出去的银子,亦能赚回来。”
至于林如海这番话,用后世的话说,便是保持一定的贸易顺差便好,若是顺差过大,长久下去是对双边经济都有害的。人家能做财政部长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就是这个国防部长叫司徒卓说,真该换人了。
贾敬作为京营节度使,首要任务自然是负责皇城安全。但是经营官兵数十万,还有个重要作用是战时补充其他地方的兵力和负责后勤保障。
若要去北狄购买肉干,数量自然不小,并非哪个商人能够完成的。于是贾敬也发话了:“皇上,京营随时可以调派出人手。”
虽然在场的没一个人直接驳斥严博天的观点,但是严博天依然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但是目前情况下,谁还管他呀。太宗皇帝道:“大量购买肉干,乃属邦交行为了,朝廷亦要派出使团前往北狄为好。众卿以为谁适合出使北狄?”
司徒卓毛遂自荐道:“皇祖父,孙儿愿意前往。”
第101章 之前北狄怕派……
之前北狄怕派来出使大灵朝的, 是十九王子,而且北狄已经称臣,其实大灵朝派一个臣子前往就可以了。但是这次前往北狄, 除了协商采购军粮之外,还要商议军政上的事。
现在西海沿子起了战事, 北狄作为附属国, 原本就应当给宗主国军事上的支持, 不过西海国才归顺一年多,而且国与国之间毕竟各有诉求, 所以若朝廷要用北狄牵制西海国, 也需要派遣使者去北狄具体协商。
司徒卓身份绝对是足够的,能力么,太宗皇帝也足够相亲, 但是毕竟司徒卓在兵部行走以来,还没办过远差, 若是让司徒卓出使,在朝上必有阻碍。
当然,西海沿子的消息传回朝廷, 证明那边已经开战不是一日两日, 战局千变万化, 早日将军粮送至西海沿子,说不定对于战局就有决定性作用。究竟派谁出使的事,太宗皇帝也不会因为使臣人选的事在朝会上拉锯耽搁时间。
因此太宗皇帝道:“七郎在兵部历练了些时日, 朕瞧他办事也沉稳, 虽不能作为正使,做个附使倒是合适,众卿推举一个正使, 便可组了使团即日出发。”
林如海道:“吏部右侍郎张彦办事沉稳老练,堪当此任。”
文丞相道:“臣附议。”
就没有比张彦更合适的人了,礼部出使他国本就名正言顺,关键是这次出使北狄的任务主要是配合西海沿子的战局。张彦在金门剿匪的时候好歹算是打过仗了,礼部还寻得出第二个这样的人吗?寻不出了。
另外一名附使是贾敬推选的一名京营校尉。这次出使北狄,除了负责保卫使团安全外,还要负责运输打量的肉干。
回王府之后,司徒卓跟黛玉说起这事,黛玉道:“我倒是也想去北狄,不过恐去了之后多生事端,王爷仔细些也就是了。这个时候,北狄不敢同朝廷作对,这一趟出使当不会出大的问题。不过王爷去了之后,可多留心北狄那一僧一道,若能离间他们和北狄王,则想法子弄回来,留活口。”
司徒卓道:“我也是想到这个,若是你能与我同去,想必比我更有法子。不过北狄远隔千里不说,许多地方荒无人烟,路上甚至淡水都不足,你一个小姑娘跟随使团同去,太不方便了,我随机应变就是。你留在京城,有什么事多跟岳父商量。”
黛玉便笑道:“我留在京城能有什么事?最多不过是设计捉拿陈德佑。”
司徒卓眼睛一亮道:“对啊,隔一段时日,朝廷只需放出战败的消息,倭寇多半会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