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影视人生大梦(122)
走了半个月的水路,紫胤一行人总算到了京城,荣国府的人早就在码头候着了。跟着贾琏兄妹二人上了小轿,来到荣国府。
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带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几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少爷,林姑娘到了。”
二人一进来,便被史老太君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我可怜的女儿,怎么这么早就去了。让我这老婆子白发人黑发人啊。”
贾母这一哭,引得林黛玉也哭个不停。
紫胤皱着眉,挣脱出来。在一旁宽慰二人许久,方才止住。二人一一拜见了诸位长辈,便坐下与贾母寒暄。
不多时,几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紫胤见状主动随贾琏,拜见二位舅父。
紫胤这边暂且不提,琬琰这半个多月被贾敬烦得不行。猪队友贾敬自己过来骚扰不算,竟带着他的狐朋狗友一同‘求学’。
琬琰不胜其扰,随意写了一张养气补血的方子,闭关了。没想到,闭关仅仅数十日,猪队友贾敬便给自己捅了一个这么大的娄子。
“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从内侍那儿听说了养气丹的奇效,好奇不已。又想起万寿节将至,便亲至玄真观一探究竟:“道长不必多礼。孤听闻贾将军拜了一个高人为师,通晓阴阳,人得一以长生。心生好奇,便冒昧前来。”
琬琰微微一笑,手中拂尘一甩:“太子殿下谬赞了,贫道受之有愧。丹者,单也,一者,单也。惟道无对,故名曰丹。赎贫道才疏学浅,未能参悟丹道,只是对养生略知一二罢了。至于长生之术更是无稽之谈。”
“哦?无妨,无妨。”太子似笑非笑,对琬琰的话也不知信了几分:“道长认为何为长生之术?这世上可有此法?”
琬琰微微颔首:“以贫道拙见。名垂千古是为长生,遗臭万年也为长生。论古今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墨客,不仍活在人们心中?长生。。长生。。皆在一念之间,一心之间。”
太子低头沉思,略有所悟,半晌哈哈大笑:“有趣,真是有趣。多谢道长点播,孤先回宫。这养气丹可否赠孤一瓶?”
琬琰从袖中拿出一瓷瓶低估太子:“观殿下身体强健,眉头深锁。想来平日里受头疼之苦,此乃静心丸,对殿下有益。每日服用一粒,半月余病痛解。”
太子舒展眉头,亲自接过瓷瓶:“多谢道长,后会有期。”
见太子离去,躲在一旁的贾敬凑过来打探消息:“真人与太子殿下可是相谈甚欢?”
“哼。”琬琰冷着脸甩袖离去:“没有下次。”
话说,太子当日回宫,便直接去乾清宫将事情来龙去脉告知了康熙。又将丹药奉上,康熙果然很感兴趣。召来太医分析丹药成分:“许太医看一下此丹。”
许太医打开瓶塞,凑到瓶口一闻。只觉得头脑顿时一震,暗叹一声’好药’。赶紧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嘴中仔细分辨其药性:“不知皇上从何处寻来此好药?臣学医数十载,从未见过如此高明的制丹手法。只是些寻常安神补气的药材,药性却不知提高几番。神医啊!”
康熙琢磨了片刻,示意许太医上前,给太子把脉:“给保成看看,此药是否对症。”
许太医俯身把脉,半晌回道:“恰好正对太子殿下的头痛之疾。臣肯定殿下坚持服用,不出半月便可痊愈。”
“朕知晓了,许太医退下吧。”
康熙将丹药赐回太子服用。半月后,头痛之疾果然好了。一时间,玄贞观名声大噪。京城中达官显贵纷纷前往玄贞观求医。
幸亏琬琰早早在玄贞观立了规矩,借用扁鹊六不治,编了个‘三不医’:非疑难杂症不医,为富不仁,仗势欺人者不医,看不顺眼者也不医。总算将大部分凑热闹的人拒之门外,歇了心思。
这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琬琰刚刚救了一个肠痈的小孩,四爷亲自来观中请她救命:“请道长救弘晖一命。”
琬琰没有多想,提着药箱跟着他回府了。
一房门,琬琰便被满屋子呛鼻的药味呛着了:“赶紧开窗通风,空气不新鲜。病情只会加重。”
丫鬟,太监愣住,看了眼四爷。四爷冷着脸吩咐:“听道长的。”
众人赶紧听从吩咐,忙活起来。
四福晋红着眼,紧紧握着床上躺着的小人手,只知道流泪,谁都没搭理。琬琰凑过去,低声宽慰了她几句。终于有了反应,慢慢将弘晖的手交给琬琰。
琬琰握着小孩的手,仔细把脉。孩子本就先天不足,身体虚弱。再加上平日里不注意,身体更虚了。这不天气变化一大,身体就受不了了。
琬琰想了想,取出一粒小还丹,用小刀切成小块,给弘晖服下。又握住他的手腕,输入一丝灵力,打通了弘晖堵塞经脉。
不多时,弘晖退烧了,呼吸也平复了,安稳睡着了。
“四爷放心吧,孩子没事了。”
四福晋跪在地上,喜极而泣。四爷也顾不上规矩了,站在旁边长舒一口,扶起四福晋:“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一旁许太医见状赶紧上前把脉,脉象果然强健许多,也不由得在心里啧啧称奇:“道长医术高绝,我等自愧不如。大阿哥此番遇难成祥,体质比往常强健许多。只要适当调理,以后身体回愈来愈好的。”
四爷一听,惊喜万分。他本以为此次能侥幸留下弘晖一命就已知足,没想到柳暗花明。拱手对琬琰一礼:“多谢道长救命之恩,仗义相助我儿。”
琬琰摆摆手:“无妨。也是贫道与大阿哥有缘,不知四爷可愿意让大阿哥入贫道门下?”
作者有话要说:
江南林府里的人这两天不太开心,因为夫人突然生了重病,眼看就要不行了。紫胤虽然不擅医术,但寻常病症还是看得出来。贾敏根本不是生病,而是中了离魂之术。
“父亲,孩儿想跟母亲单独说几句话。”
紫胤话一出,林如海红着眼,吩咐众人退下:“跟你母亲好好聊,为父去书房。”
“父亲慢走。”
紫胤见众人尽皆离去,看着昏迷中的贾敏,快速结出法印,固魂之术将其魂魄固定在体内,又将琬琰所制护身符挂在她胸口,贾敏幽幽转醒:“嗯。。英儿。”
“母亲,感觉如何?”
贾敏忽然觉得身上有了力气,百病具消了:“母亲好多了,英儿无需挂念,跟着先生好好读书,知道吗?”
“儿子省得。”紫胤指着护身符道:“母亲,儿子前几日遇到一道长,告知孩儿母亲并非病入膏肓,而是有人利用邪术诅咒,还给了儿子一个护身符。让孩儿给母亲戴上,儿子本不相信,但见母亲奄奄一息,勉强一试,没想到。。。”
贾敏一听心惊胆战,低头了眼护身符问道:“那道长还告诫什么了没有?”
紫胤点点头:“道长说这护身符让母亲切莫离身,还说让我们好好教养妹妹,不要跟荣国府过多交往,不然黛玉活不过碧玉年华。”
贾敏浑身颤抖,险些晕过去,想到自己拼死剩下的女儿硬撑着继续问:“何至于此?道长可说缘由?荣国府乃我本家,我。。”
紫胤摇摇头:“具体道长并未告诫。母亲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以后还是远着点吧,母亲在府中一门心思教养黛玉,对此一无所知,可儿子跟着先生读书时,曾听到。。哎。。反正荣国府在外风评甚是。。恶劣。母亲刚醒还是不要多费神了,儿子去通知父亲。”
贾敏在房里心绪不宁暂且不提,紫胤来到林如海书房,将刚刚跟贾敏所说,又重复了一遍。林如海先是一喜,紧接着心惊胆颤起来,背着手在书房里乱走:“英儿可还记得前些年,府上来了一僧一道,想化玉儿出家。我们自然未允,你看此次夫人之事可是因此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