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不二[四大美人](99)
诸侯逐鹿, 烽烟四起。当初由张济的侄子张绣接管的南阳郡, 则因为其地处四通八达之地, 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必争之地。各路诸侯若想兼得天下,必须拿下南阳,进而夺取襄阳,这才可能打通沟通南北的多路要道。
可以说,得此地者得天下。
在这种情况下, 向来有雄心壮志的曹操率先出手了。他亲自率兵,号称雄兵百万,南下征讨张绣。为了达到目的, 他又不惜忘记多年的面和心不合。派使者不远千里, 带着诸多贡品和亲笔书写的奏书,到洛阳城来上奏天子。表明要为天子讨伐, 割据南阳有不臣之心的张绣。
看到那封奏表后,刘协笑了。曹操的用心,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那一套,这是想借他的名义来做自己的买卖。只不过现如今, 这“挟天子以令诸侯”,变成了“奉主上以讨不臣”,换汤不换药而已。
曹操的使者退下以后,当即就有大臣上奏刘协。南阳郡至关重要,是关中从武关南下其他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诸侯们想要,北上攻打关中的重要军事要塞。南阳郡一丢,则关中危在旦夕,关中不保,则洛阳危以。万万不可坐失南阳。
刘协当然知道南阳郡的重要性。然而曹操并不是袁绍那种人,他的阵营也不像袁绍的阵营那样鱼龙混杂。想要对付他,兵不血刃、分而化之的老招,恐怕起不了什么作用。
而张绣那里,这些年以来,他的态度都十分暧昧。要说他心怀不轨吧,他又年年按照规矩礼仪,派人到朝廷上供,没有丝毫出格的地方。要说他忠心朝廷吧,他又始终不肯把自己的家人,送到洛阳来当人质。
总之,在刘协眼中,他就是个骑墙的投机派,风往哪吹往哪倒。他就是向独霸一方,归附朝廷他是不愿意的,投降曹操恐怕他也心有不甘。一时之间,刘协暂时也没有想好,对张绣该采取怎样的手段。
下了朝之后,刘协一如往常一般去找宋辞。这些年来,宋辞的变化倒是不大,她看起来仍然和刘协一开始见到的样子一样。只是她的身体,却有一些让人十分担忧的症状。宋辞总会毫无预兆地昏倒,无论是谁都查不到她昏倒的原因。为此,刘协常年忧心忡忡。
宋辞自己倒不以为然,反正已经这样了,还能怎样?若真要出点什么事,就算整天惶惶不可终日,也无法避免。既然如此,还不如放宽心,好好过日子,有一天算一天,都是赚的。
到了宋辞那里,她和荀彧正在制作地图。这地图并不是传统的山川地形图,而是由宋辞口述、荀彧绘制的,类似于后世的人口、经济、气候等综合类地图。
他们绘制这个地图,也是为以后做打算。刘协不可能一辈子窝在司州,即便他想这样,周围的虎狼也不会允许。他总有一天要出去纵横天下、征战四方。既然如此,这种地图就是必不可少的。
从前,因为导师的缘故,宋辞曾经详细翻译过《水经注》。当时这部与山川地理大有关系的巨著,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没想到如今却派上了巨大的用场。
刘协老远就看见了宋辞和荀彧二人。远远地看过去,荀彧如中庭玉树,清秀通雅。宋辞美如朝云,艳如繁花。这二人站在一起,眼睛再瞎的人也不会觉得他们不相配。看到这幅场景,刘协忍不住扼腕叹息。这些年来,他不是没有撮合之心,刘协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尽一切方法想要玉成好事。
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在一边瞎热心,而这两位主角却没有半点表示。他们像是完全没有察觉刘协的苦心似的,十分有默契地忽略了他的单方面努力。强扭的瓜不甜,几经挣扎以后,无奈的刘协也只得作罢。
看见刘协来了,宋辞显得兴致勃勃。她把刘协拉到地图面前,兴冲冲地让他看这奇形怪状的地图。刘协看得一头雾水,他从未见过这种类型的地图。宋辞当然知道他看不懂,一边指着地图上的东西,一边向他解释。
刘协听得兴奋不已,连连点头。这可是个好东西,他从未想过原来地图也有这样的画法。
宋辞指着地图上的扬州一带说道:“现在我们这里的经济,算是恢复正常状态了,但是其他地方,还是处于混乱之中。五铢钱出了你管辖的地方之后,就再也行不通了。我听说孙权现在开始制造大额钱币了,这家伙是要明目张胆从老百姓手上抢钱。他这么一乱搞,其他人也会有样学样,我们也会跟着受影响的。”
听到这话,刘协也有些心力交瘁。这些年来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逐渐把物价平抑下来,勉强恢复五铢钱的流通。诸侯们那么一乱搞,司州以外的地区经济,恐怕要陷入更大的混乱中。到时候又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不过目前刘协再操心也没用,那些地方现在是他鞭长莫及之处,即便想管也管不了。他现在还有更需要操心的问题。
刘协把南阳的问题说了一下。
听完之后,荀彧思考了一会儿,建议刘协暂时不要去管南阳的事。
现如今多方势力鼎足而立,谁都想要南阳郡。如果谁率先出手,先不说取得南阳郡能不能成功,需要花多大的代价。只谈取得之后守不守得住的问题。
南阳郡可不只是进入关中的要道,它是进入所有地区的要道。对于刘表、孙权、曹操和袁绍来说都至关重要。谁抢占了南阳郡,都会威胁到每一个人的地盘。如今天下成胶着之势,没有哪家能一家独大,一举吞掉其他家。拉锯相持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若谁敢贸然攻占这么敏感的地方,恐怕诸侯们没有一个能坐得住。
曹操敢这么做,就是犯了众怒。要知道他的地盘所在,可是地地道道的四战之地。北方有袁绍,南方有孙权、刘表,西边是朝廷。只要他敢拿下南阳郡,那么他得到南阳郡之时,就是他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诸侯会群起而攻之。
无论曹操得或不得南阳郡,实际上对于他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朝廷在几股势力当中,仍然处于较弱的水平。虽然拿下了益州和汉中,但益州汉中现在人心未定,并没有绝对掌控在刘协手上。刘协实际上仍然只能控制司州之地,若司州一失,则益州和汉中也会望风反叛。
牵一发而动全身,绝对不可贸然行动。还是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内部的经济发展上面。巩固城防,兴修水利,鼓励耕织,富国强兵,充盈府库,以图长远之计。
权衡利弊之下,刘协还是采纳了荀彧的建议。以稳定和发展为主,暂时不对外用兵。
对于曹操的上表,刘协采取了不鼓励也不阻止的策略。曹操派人上供的东西,他全部都收下。对于曹操上表请求攻打南阳郡,刘协一概置之不理。刘协还下诏书,让他要多多发展农业生产,把心思花在让老百姓吃饱饭上。
收到天子的诏书后,曹操根本就没有管天子说了什么。他只是想要天子的诏令而已,只要有诏书就行。不管刘协的命令是什么,他都能够把刘协的命令,理解为天子让他攻打南阳。他好不容易把吕布灭掉,把豫、兖、徐三州都纳入自己的地盘。南阳郡那么重要的地方,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曹操这人优点和缺点都同样突出。遇到挫折他从来不气馁,还不在别人那里找错处,总是在自己身上总结经验教训,这就使得他能够迅速成长。然而他也有一个很大的毛病,一旦顺风顺水就很容易膨胀昏头。
在历史上,他去攻打南阳郡的重镇宛城。张绣直接投降,搞得曹操飘飘欲仙,自以为很了不起,放松了警惕,还搞了张绣的婶婶。然后就被张绣反叛搞得灰头土脸,连儿子侄子爱将都丧了命。
赤壁之战也如此,刘表刚死他就去攻打荆州,结果刘表的小儿子直接投降。曹操又飘了,想顺势搞掉孙权。结果被孙权和刘备连起来,狠挫他的锐气。
他这个缺点被荀彧拿捏得死死的。因此荀彧才敢出言让刘协袖手旁观,暂时不去管南阳郡的事。
很快,曹操就出兵南阳,打都没打,张绣直接投降。曹老板居然又飘了,结果悲剧就重复上演了。不仅如此,曹操仓皇败退之时,袁绍联合刘表同时偷袭曹操的地盘,搞得曹操很是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