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不二[四大美人](90)

作者:虞窗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古代幻想 主角:宋辞 ┃ 配角: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 其它:四大美人 : 红颜祸水,红颜薄命,冲冠一怒为红颜,宋辞看着词典嗤之以鼻。亡国都是女人的错,盛世又要女人做装点,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她说,若为美人,必要随心所欲,我命由我。 然后,她就穿越了,穿成了四大美人。 不入吴宫,不嫁范蠡,诸侯争霸,与她何干? 掖庭寂寞,大漠遥遥,逃离汉宫,海阔天空。 生在乱世,群雄不让她安稳,那就搅个天翻地覆。 喜欢吃荔枝,她就去岭南吃个够,用不着别人费心。 点击展开

一群人被关在密封的房子里,绝对逃不出去,只有被闷死在里面的结局。有一个人清醒过来了,他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叫醒他们,二是任他们不知不觉死去。

那个人该如何做?

叫醒他们吗?那就要让他们承受,活生生看着自己,一点一点丧失生命的恐惧和痛苦。不叫醒他们吗?那他们连知道事情真相的资格都没有,就浑浑噩噩、糊里糊涂送了命。

孰是孰非,该如何选择?这实在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宋辞面临的情况,也与这个差不多。若她鼓励刘协奋起挣扎反抗,无异于叫醒他。若宋辞听之任之,无异于眼睁睁看着刘协,一点点丧失自家的天下。无论哪种都很残忍,这使得宋辞非常犹豫。

若刘协是一个愚不可及、无可救药的人,那宋辞的心理负担绝对不会那么大。做一个虽然被人掌控,但至少能够得善终的山阳公,似乎不是什么坏事。可刘协偏偏不是,他知道自己的处境,知道大汉的处境,他还想挣扎,还想挽救。并且,他似乎还有那么一些希望,他自己也似乎还有些,实现自己愿望的能力。

就是这点希望和能力,让宋辞倍感矛盾。刘协又一再依赖自己,信任自己。这种信任和依赖,让宋辞无法保持自己,一贯的中立于各方势力之外的立场,一再说出许都不该说的话。

这些言辞,无异于对刘协的鼓励和支持。要是因为自己的鼓励和支持,刘协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奋起反抗和挣扎,最后却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宋辞又情何以堪?

诸如此类,种种情绪,让宋辞实在难以判断。连宋辞自己都没发觉,她之所以会产生这些情绪,是因为她的情感已经偏向了刘协那边。在不知不觉当中,这个曾经在草堆上面独卧的少年,已经进入了宋辞的生活。不再只是史书当中记载的人物了,不再只是能够袖手旁观的角色了。

帮或不帮,宋辞实在难以抉择。

宋辞的犹豫挣扎,刘协是不知道的。他回去以后,翻出了辗转各地后,残留不多的古籍。他不断查阅着,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有看不懂的地方,就找专门研究这类书籍的官员来请教。刘协知道自己现在最大的缺陷,正如宋辞之前所说的,太缺乏足够的能力。

现如今虎豹当道、豺狼遍地,他若真要有所作为,若还是这般无知弱小,无异于飞蛾扑火。阿姐说的那些,确实是他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些能不能解决的难题,必须依靠他自己。若事事求人,那他转来转去也还是个傀儡。想要别人看到他的潜力,真心为他效力,那只是句笑话。

必须有所转变、有所作为,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现在他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阿姐说的,如何能让荀先生看到自己、认可自己。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他就不用再想别的了。刘协下定决心,不管怎样,务必要想出解决的方法。为此,他翻遍古籍,不眠不休,想从前人那里,窥探出一些蛛丝马迹。

这一找,便是十来天。

这些天里,刘协没有闲着,其他人也没有闲着。或者说,想要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分一杯羹的人都没有闲着。至少,吕布和曹操就是最不闲的那两个。

拿下兖州之后,吕布对曹操的家眷穷追不舍。他派人把东阿围得严严实实,誓要擒获曹操的家眷。还好夏侯敦及时率军赶到,与吕布的军队拼死厮杀。吕布的军队不敌,只能向后退走。夏侯敦与曹昂、程昱等人汇合在一处,据城坚守。

曹操那边,他现在的处境也很被动。东面的陶谦拿住自己的父亲兄弟,西边的吕布又对自己的家眷虎视眈眈。若吕布和陶谦勾结在一起,合兵一处,又或是同时两边进攻。那他就两面受敌,首尾不相顾,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还不仅如此,陶谦和元素又勾搭上了。机会如此难得,向来在扬州一带作威作福的袁术也蠢蠢欲动,有派兵前来趁火打劫的意图。

平心而论,曹操如今的境地实在不妙。目前曹操阵营中的势力,粗略算来有三股。第一股,就是以曹操老家沛国谯县,夏侯氏和曹氏为主的,手握兵权的武将派。第二股,就是以荀彧为首的,以颍川和汝南士人为主的文官派。第三股,就是以曹操占据的兖州本土势力为主的兖州派,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陈宫等人。

现如今,武将一系还在曹操的掌控之中。文官派当中,除了随曹操出征的几个,其他的不是留守兖州,就是在许都。这些人都是为曹操出谋划策的重要臂助。如今兖州被夺,这些人的态度如何,曹操自己都拿不准。至于兖州派就不用说了。要不是因为他们,曹操何至于落到后院起火、两面受敌的境地?

还好如今曹操手中,还掌握着大部分的精锐部队。有他们在手,一切都还可以挽回。

曹操尴尬的境地,也大大影响了许都的局势。许都粮少兵少,曹操留下来的人,也算得上是初来乍到,在许都根基未稳。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稳定许都、保住城池。

不管要做什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草问题。曹仁行军打仗已经不是一两天了,他当然知道粮草的重要性。补给线被断了之后,许都的粮食可就支撑不了多久。如果没有饭吃,曹仁就是有三头六臂,恐怕也压不住士兵们,躁动惶恐的情绪了。

许都的这个弱点,偏偏被杨奉等人拿捏得死死的。这年头出来混,谁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现如今指望兖州是没希望了,许都也就只能指望他扬武将军杨奉了。

于是,杨奉带着自己的军队,大大方方朝许都的方向开进。看他那耀武扬威的样子,似乎完全忘了避嫌,不怕别人怀疑他的忠心了。

杨奉的部队逼近许都的时候,刘协正在宋辞那里。他经过多日的查找借鉴和苦思冥想,终于得出了他认为可行的方法。正在与宋辞交流。

“阿姐,我认为想要解决阿姐提出的问题,必须从三方面着手。”刘协信心满满地说道。

宋辞没想到,刘协这么快就得出了答案,立刻问:“哪三条?”

第78章 破釜沉舟

“第一, 就一个字,拖。想办法拖延各地诸侯壮大的速度,不能让哪一家一家独大, 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这样我才有发展时间。第二, 屯田。现在到处都是流民, 大部分的土地已经成了无主之地。昔年孝武皇帝曾经屯田戍边, 我觉得这个方法,是目前为止, 解决粮食和流民问题的最好的办法。第三, 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以前各路军阀总是骑在我头上, 他们仗着的不就是自己手里有兵,欺负我年幼无权。有这三条,只要给我时间,虽然我不一定能够像光武皇帝那样,但也绝不至于, 就这么葬送了汉家天下。”

刘协信心满满地说完,然后满是希望地看着宋辞。

宋辞心里非常惊讶,刘协提出的这三个方案, 第一个无非是制衡, 第三个是掌握兵权。这两个想法倒不是什么新鲜事。刘协能提出这两点,说明他已经认真努力去想了。制衡和兵权说起来容易, 实际上要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这两点先不说,单单这第二点,就足够让宋辞对刘协刮目相看。因为刘协这想法非常正确,而且非常可行。他可不像宋辞是穿越者, 可以按照史书抄答案。

为什么曹操后来能够常年打这个打那个,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实行了屯田。当然这也不是他原创的,更不是他第一个实行的。在这个时代,陶谦、公孙瓒等人早都已经开始实行了屯田。

比如陶谦,就是因为他实行了屯田,徐州才物阜民丰,成为了战争年代难得的乐土,使得百姓纷纷往那逃去。值得一说的是,陶谦实行屯田的时候,任命的典农校尉,是鼎鼎大名的徐州守护者、生鱼片狂陈登。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比起其他想法,实行屯田要来的现实可行多了。况且刘协还能清除地意识到,自己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时间,他得有足够的时间成长。现在的军阀们一个个春秋鼎盛,只有他还是一个小屁孩。如果没有发展的时间,十几岁的孩子对着三四十岁的各方诸侯,他拿什么跟他们斗?

这虽然是他的巨大缺点,但也是他最大的资本。如果他现在能够积蓄力量,韬光养晦,发展自己的实力。就能趁豪强们相互兼并,在夹缝中壮大自己。刘表、刘焉这些人,不就是趁别人打得你死我活,没时间管他们,才发展起来的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