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不二[四大美人](69)
“当今之世,袁绍雄踞冀州,一时风头无二,公孙赞称雄北境,荆州刘表名重天下。袁术、陶谦等人也是一时豪杰,姑娘为何偏偏选中,如今还没有太大作为的曹操?他如今也在袁绍麾下,去投袁绍岂不更好?”
“既然你都说了袁绍现在名气很大、势力很强,用不着我说,想必你早就去见过他了。早先我在长安看见你,是不是也是顺道去观察董卓是个什么人物?既然你都已经去过了,还用我多说什么?袁绍是什么人,你比我清楚,你怕是看不上那种人的。就我而言,其他先不说,单单是当年他向何进提出,让各地的将领进洛阳对付宦官这一招,就足以让我彻彻底底把他排除了。”
“英雄所见略同,董卓之祸,袁绍难辞其咎。以我观之,袁绍不是一个能够长久的人。”
“别提他了,要不是他昏招频出,长安和洛阳也不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天下也不会是这种形势,无数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都拜他所赐。一起提起他,我就生气。”
“姑娘莫非也是洛阳旧人?”
“算是吧,过去的事就不提了。还是刚才那句话,如果你真想找一个能够实现你志向的主公,不妨去曹操那里看看,也许会有大收获。”
“姑娘既如此看好曹操,为何不留在兖州?”
“我为什么要留在这里?天下纷乱,我只想找一个平静的地方过日子,不想掺和到任何的纷争里面。兖州可不是一个可以避战祸的地方。”
“如此,便多谢姑娘的美意。”
一席话语之后,郭嘉听从了宋辞的建议,离开陈留去见曹操。
因着郭嘉的缘故,县令对宋辞颇为照顾。那些总是去骚扰她的纨绔子弟,也就因此偃旗息鼓,不再主动去惹事。宋辞也挺高兴的,虽然她并不怕他们,但总是对付这些像苍蝇一样的人,也让人不胜其烦。
不管怎么样,宋辞现在算是暂时在陈留站稳了脚跟。因为医术过人,药到病除,宋辞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找她看病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世道混乱,打着神神鬼鬼的旗号,来给人医治的骗子很多,实实在在替人看病的大夫却很少。难得能遇到能干脆治病,不糊弄人的大夫。宋辞能够受到百姓们的信任,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个时代,为官做宰才是正道。当不了官的也以读书学经为己任,像学医占卜这一类的事情都是极不入流的,社会地位也不高。稍微有点志向的人,都不愿意学习这种东西,一个个都去往官场钻。
后来天下大乱,手中有军队的才是大爷,大家又纷纷去当兵做将军。稍微有点力气的,也不愿意在家里面好好种田,或者说也没机会在家里面好好种田。世道如此,就更没人愿意下苦功夫,去学习医术之类的东西了。这就是张角等人虽然糊弄百姓手段简单粗暴,却备受百姓推崇的原因。
名气越来越大之后,逐渐有一些本地的世家豪族,请宋辞去为他们的女眷治病。
这一天,宋辞正在碾药,来了几个人,请她去看看他们的夫人。说是夫人突得急症,没有随行的大夫,宋辞也就跟着去了。
到了地方,宋辞才知道那夫人住的地方,居然是县令特地为她提供的。
那位夫人本姓丁,大家都叫她丁夫人。一进到夫人的房间,一个看起来年纪不是很老的妇人,还有几个年纪各异的孩子,正围在那丁夫人面前着急。听闻大夫来了,纷纷让开路。
宋辞仔细查看她的情况。丁夫人发了高烧,还有炎症。若不及时治疗,恐怕不那么容易渡过危险。要知道,在这种时代,连一个风寒感冒都可以弄死人的。宋辞赶紧给丁夫人降温消炎。
宋辞正忙活的时候,旁边一群人在那看着,一个年龄很小的孩子问道:“母亲会好吗?”
宋辞见他一副很担心害怕的样子,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道:“别担心,她没事,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那孩子听了顿时开心起来,旁边的人听了也放下心来。
宋辞刚处理完,之前问她问题的那个小孩子忽然倒了下去,这个把旁边那位妇人吓了一跳。没等她反应过来,宋辞赶紧把那孩子抱到床上,查看他的情况。果然不出宋辞所料,这孩子也发高烧了。
这么小的孩子发高烧,可是很危险的。旁边那位妇人是这孩子的生母卞氏,她听说孩子的病症和丁夫人一样,顿时急得哭了起来。
宋辞赶紧说道:“别着急,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丁夫人和这个孩子就交给我,你先照顾其他孩子。如果他们再病了,我可真就忙不过来了。”
卞氏听了她的话,勉强忍住泪水,把那些孩子带出去。
丁夫人的情况还好,她毕竟已经成年了,身体素质也很不错,抵抗能力还不错。那孩子可就糟糕了,看起来平时他的身体就不太好,这次发烧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宋辞十分小心。即便她治疗这种年纪小的孩子,已经很有经验了,但是现在毕竟是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一个不小心就会出差错。这么小的孩子,可经不起半点差错。
宋辞担心,孩子的家人更担心。那位丁夫人醒来之后,得知孩子病了,担心得不得了。她不顾别人的阻拦,挣扎着要起来守着那孩子。宋辞不擅长劝这种事情,又怕那个丁夫人病情不稳,就给她吃了一些凝神安眠的草药。
为了让她放心,也为了好照顾,宋辞让那孩子和丁夫人都留在同一个房间内。
丁夫人睡去后,那孩子迷迷糊糊地醒来。大概是难受极了,那孩子的神志并不清醒。他嘴里断断续续地说些胡话,还一个劲地叫妈妈。宋辞赶紧上去安慰他,不停地哄着,哄了好久,那孩子的情况才渐渐平稳下来。
宋辞松了一口气。她这个人自小就十分坚强,少年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父母的陪伴。有什么事情她都一个人扛着,不会找人哭诉。要她来哄这么小的孩子,她真的没什么经验。
好在那个孩子福大命大,熬过了这一关后,渐渐好了起来。丁夫人和那小孩慢慢好转,这一家子大大小小这才放下心中的大石。
没等他们轻松多久,敌兵打过来的消息就传了进来。不仅如此,更糟糕的还在后面。听闻有敌兵到来,丁夫人的儿子率人赶来保护,不幸被敌人的流箭射中。
一听这消息,丁夫人顿时魂飞魄散痛哭流涕,朝战场上飞奔过去。周围的人拼命阻拦,竟然拦她不住。宋辞无法,只能一个手刀把她打晕了。
外面杀声震天,火光四起,里面一片混乱,一群人正护着老老小小逃跑。生病的孩子还没有痊愈,宋辞把他背在身上,又抱起另外两个更小一点的,跟着他们向外跑。
到处都是乱箭,宋辞艰难地护着孩子躲避。一支飞箭从天而降,眼见就要射中她面前,抱着另外两个孩子跑的卞氏。宋辞一跃而起,踢开那支飞箭。将落未落之时,又一支箭朝她直直飞来。若是躲闪不开,不仅是她,恐怕连她怀里和背上的孩子都难逃厄运。
第60章 救星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 另外一只飞箭从旁射出,恰巧击中了那只正向宋辞射来的箭,宋辞这才能安然落地。一个身穿铠甲、满身鲜血的少年将军冲了过来, 青钢剑在他手中寒光闪闪,不断砍断从周围射来的箭。
少年将军护着宋辞他们, 一路逃出城去。出了城, 少年将军带着他们, 带到了一处较为隐蔽的地方,那里藏着一辆马车。
把一家子大大小小塞进去以后, 少年将军对宋辞说道:“姑娘请进去。”
说话的时候, 他的身上还在不停地流血。宋辞知道他受伤不轻, 低声说道:“我会驾马车,我来吧。”
宋辞跳到马车前,拉起缰绳让马跑起来。少年将军靠在马车门板上,血不断从他身上流出。后面杀声不绝,已经有人朝这边追了过来。要是让他们追上, 后果不堪设想。
宋辞头也不回,专心驾着车向前走。幸好这一带官道宽阔,马车行驶的速度很快。后面的人仍然不放弃, 还有人骑着马追了来。骑马当然比马车快, 眼见着就要被人追上了。少年将军努力支撑起来,向后放箭, 可惜他的箭也没剩下几只。
见情势危急,宋辞让那少年将军代为驾车。她自己站起来,从怀中掏出许多石子。看着后面追来的人,宋辞一连发放出很多颗石子,击中了追兵的马匹。马儿们被石子打到, 纷纷人立而起,发出嘶鸣。追兵稳不住身形,一个个掉落马下。马车人飞快地跑着,很快就和追兵拉开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