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不二[四大美人](13)

作者:虞窗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古代幻想 主角:宋辞 ┃ 配角: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 其它:四大美人 : 红颜祸水,红颜薄命,冲冠一怒为红颜,宋辞看着词典嗤之以鼻。亡国都是女人的错,盛世又要女人做装点,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她说,若为美人,必要随心所欲,我命由我。 然后,她就穿越了,穿成了四大美人。 不入吴宫,不嫁范蠡,诸侯争霸,与她何干? 掖庭寂寞,大漠遥遥,逃离汉宫,海阔天空。 生在乱世,群雄不让她安稳,那就搅个天翻地覆。 喜欢吃荔枝,她就去岭南吃个够,用不着别人费心。 点击展开

宋辞最烦的就是这种玩政治的人,也就是所谓政客。玩政治的心都脏,他们可不讲什么所谓的礼义廉耻、仁义道德。必要的时候,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对这种人,宋辞向来是敬而远之的,看着他们之间打得你死我活就好,没必要自己搅进去。只要低调低调再低调,去了吴国之后,就不会和范蠡有过多的交集。到时候,范蠡要把天拆下来随他去,和自己没关系。

也许有人会疑惑,西施和范蠡不是名传千古的情侣吗?他们之间可歌可泣的爱情,还被拍过无数的电影电视,感动过许多人。为什么现在,两人之间没有半点擦出火花的迹象?

宋辞这边先不提。因为,她是半路换人了,没有火花情有可原。可是,范蠡那边又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他对倾国倾城,美貌无双的西施,没有半点动心呢?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他也被穿了吗?

第11章 劫色可以

原因不用问范蠡,宋辞也可以解释。

前前后后,他们两个拢共就见过一面。不错,西施是绝色美人。可是,再漂亮的美人,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正在泼粪。无论是谁,观感都不会太好。在此之后,两人就没有打过交道。要是说,范蠡能够就此就对西施有什么想法,宋辞才要对他刮目相看。

以宋辞的眼光来看,范蠡人长得是很帅,气质也不错,智商也在线。可是有一点别忘了,范蠡的年纪已经三十多岁了。最重要的是,范蠡已经结婚生孩子了。无论野史传奇怎么美化,他和西施之间都差了十万八千里,根本就不相配。更何况,如果范蠡真的喜欢西施,还能把她送去当美女间谍,这种人要来何用?如果他不喜欢西施,那就是纯粹的政治利用,谈什么感情?

宋辞的逻辑就这么简单,她非常清楚,在这种女人不如一件物品的时代。像许多穿越小说中那样,去跟古人谈恋爱的事情,是不会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对她来说,爱情不是必需品,自由地活着,才是她的梦想。在这种时代,别说是一个女人,就算是一个男人,想要谈自由的生存,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她才要去争取,去努力。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有谈自由的权利。

拿越国太子来说,按照传统意义来讲,他出身高贵,生来就拥有权柄,看似比许多人的命都好。但在宋辞眼中,他和笼中鸟没什么区别。一出生就被血统,绑架在权力这架马车上,想要做什么,根本由不得他选择。到了吴国之后,他的命运更难测。虽然,最终勾践是赢了,但他也花了数十年年。在这几十年争斗中,足够让一个人丧失所有的东西,连渣都不剩。他的命只有一条,但勾践却不只有一个儿子。等到他能真正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或者早就晚了吧。

越国这艘大船,载着一无所知的人们,驶向吉凶未测的吴国时。吴国那边,也有人察觉了越国的事情。这个人当然就是,对越国一直无比警惕的伍子胥。

伍子胥其人,可谓是传奇中的传奇,他艰难复仇的一生,比基督山伯爵还要跌宕起伏。若是有人可以他为主角,来拍一个复仇大片,肯定看点十足。

伍子胥本来是楚国人,他的父亲是楚国大夫。楚平王强占儿媳孟嬴,这似乎是春秋时期君主的传统艺能。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上书进谏,楚平王恼羞成怒,就把他父亲关入监狱。楚平王还派人,诱骗伍子胥和他哥哥伍尚自投罗网。伍子胥的哥哥为尽孝道,就自愿去监狱中陪伴父亲。伍子胥则立志报仇,想尽办法逃出了楚国。

伍子胥逃出国后,游历诸国,寻找能够帮他报仇的国家和君王,最后来到了吴国。在吴国,他通过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等一幕幕夺权大戏,把吴王阖闾扶上位。最后借助吴军的力量,打入楚国的国都郢都。那个时候,杀他父兄的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把楚平王的坟墓挖开,掘出他的尸体,鞭尸泄愤。最终,完成了他传奇的复仇之旅。

要说起来,在吴越争霸的历史当中,宋辞最欣赏最佩服的就是伍子胥。来到这个时代后,她想见到的历史名人寥寥无几,伍子胥就是其中一个。可惜这个时候,孔子已经去世。不然,宋辞一定会想方设法,去见一见这位千古圣人的。

越国大旱的事情,早已经引起了伍子胥的注意。他曾经多次建议吴王夫差,趁此机会派兵进攻越国,以除后患。可惜,夫差不是他父亲阖闾,半点都听不听伍子胥的劝谏。夫差正忙着攻打齐国,谋划称霸中原的霸业,哪有时间理会这等小事?

伍子胥多次劝谏无果,却不肯放弃。他派人严密监视着越国的一举一动,想要找机会灭掉越国。之前,他也派出了许多奸细混到越国,多方打听消息。越国使团前来借粮,还要献上美人的事情,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

夫差是什么人,伍子胥再清楚不过。要是让越国使团来到吴国,粮食肯定会被借走。那个什么所谓的美人,也肯定会被夫差纳入怀中。他必须先下手为强,以防不测。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神不知鬼不觉,让这个使团消失。

在越国境内,当然不好下手。在吴国境内,也不好下手。最好的下手地点,就是两国的边境,也就是所谓的三不管地区。要是在那种地方出了点什么事情,吴国当然不用承担责任,越国也没了借口。因此,伍子胥早就派士兵在边境上埋伏着。他们装作一群占山为王的强盗,在那里等着越国使团送上门来。

伍子胥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一点,随同而来的还有范蠡。伍子胥是老奸巨猾的狐狸,范蠡也是嗅觉敏锐的猎狗,他最擅长嗅到周围暗藏的杀机。到了吴越边境这种混乱地带,范蠡的警惕性更是加倍提高。

使团到了吴越的边境,就不能再走水路,需要从陆路向吴国进发。那个时候,这种地区是没有什么边防可言的,人烟也相当稀少,多的是崇山峻岭。要是有人埋伏在这些地方,吃亏的只能是他们。于是,范蠡决定带着使团绕道而行,继续南下,沿着越国的边境走。等到了,能够走水路,直接去吴国的城镇,再重新坐船去吴国。虽然有点舍近求远,但是为了安全,也只能如此了。

范蠡的建议,勾践夫人是没有反对意见的。她很明白,这次行程,能够保住他母子命的,只有范蠡。遇到事情,千万不能慌,什么事情都听范蠡的就对了。勾践夫人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她的儿子却不懂得。他只知道,自己在船上天天晕船,好不容易能够走路了,那个可恶的范蠡居然还要继续绕道,再走水路。

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坚决不同意。

因此,范蠡提出这个建议后,越国太子便立刻反对。他反对的理由还十分充分,越国的旱灾刻不容缓,他们这个使团使命重大,必须尽早去吴国借粮,一刻也不能拖延。他这点小伎俩,自然被范蠡一眼就看穿了。只不过,范蠡现在身为人臣,越国太子再怎么不成器,也是君王之子,不能就这么拆穿驳斥。

其实,范蠡心里也清楚,越国太子讨厌他的原因。这次出使的人选,是他范蠡向勾践提供的。这一点,就算大家没有明说,心里也是清楚的。也早有人把事情,传到越国太子的耳朵中。越国太子不敢反抗自己的老子,就把害他沦落到这种境地的范蠡恨得要死。越国太子整天想着,怎么才能把范蠡好好整一顿,让他不得翻身。要是越国太子这点花花肠子,范蠡都看不透,他也就不用来当什么谋臣,跟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了。

既然越国太子表示反对,范蠡就听从他的命令。大家就照原计划,从吴越边境的山区,向吴国进发。

这下子,可正中苦等他们的吴国士兵的下怀。

当越国使团一群人,在山区中艰难前进的时候。占据有利地形的吴国士兵,立刻冲出来,把他们包围。要是这个时候,他们干脆利落,咔咔把人都砍了,那啥事都没有了。可是,他们偏偏要演戏演全套,装作正宗强盗的样子,吓唬越国使团。

自古有忽悠人的,就有被忽悠的。论耍嘴皮子,这些吴国士兵怎么可能是范蠡的对手?于是,当那些吴国士兵说着类似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话语的时候。范蠡的反洗脑,就开始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