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之有些怕,怕下一个被捏开的就是自己的脑袋。
姬家这一代的父子, 都是一脉相承的残暴不仁。先帝嗜杀成性,一路征战,这江山是杀出来的, 并不稳固。
偏偏, 先帝又昏庸无道, 逆他者皆被他杀尽了。到最后, 又迷恋一个妖女, 那妖女心狠连自己的子嗣都忍心下手。
他家中有妻女,实在不愿卷入其中,怕自己死了还会连累家里。于是选择了辞官归隐, 在乡间隐姓埋名, 只做一普通的教书先生。
结果不想,这么多年,先帝去了,新帝又来找他。
这些年, 他在乡间, 但是新帝名号还是如雷贯耳。说书人口耳相传, 诉说新帝是如何残暴荒诞, 比起先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岭之辞官归隐之前,是见过姬星梧的, 那时候姬星梧还年幼,确是从小就能见其冷漠凉薄的天性,仿佛没有任何感情,被父亲母亲那样对待,也没有产生多么重的恨意,只是普通的厌恶不喜罢了。
他好像没有任何感情一样,不会恨也不会爱不知道什么是同情什么是悲伤,只知道要爬起来爬上来,将别人给自己的东西都还回去。
秦岭之毫不怀疑,这孩子一旦成长起来得了势,会毫不带感情的将曾经踩在他头上的人都杀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金吾卫给他传信,说陛下驾临在客栈等他,他慌不择路就来了。实在是怕怠慢了一厘一毫,这暴虐的君王就会下令屠了他满门,他家里还有妻女女婿和两个孙儿。
今日要是死,就死他一个好了。
是以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只求能保下家里其他人。
但是想不到,他过来的时候,陛下竟然一脸和善的笑容,仿佛温暖如三月春风。还招呼他坐下,要亲自给他们爷俩倒茶。
秦岭之哪里敢,这不是要他命呢,不知道等喝完姬星梧的茶,他们两个人还能不能在一起?
他赶紧一撩衣袍就跪下了,请求陛下绕过他一条性命。他从前也不曾得罪过这孩子,怎么就不肯放过他呢。
却真是没想到,这时候来了个姑娘,竟然敢直呼陛下名讳,他本来替这姑娘捏了把汗,本以为这时候陛下该大怒,让人将这不知死活的女人拖出去了。
结果,陛下确实神色更温和了,眼角还染上了笑意,与她说话真是面面俱到,还带着点说不清到不明的宠溺诱哄。
秦岭之被震慑住了,看得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这姑娘又招呼其他人来扶他,他回头一看这不是当年的金吾卫用的首领吗?当初又多少人闻风丧胆的人,现在竟然沦为下等仆役。
于是秦岭之赶紧道:“当不得当不得。”
然后很迅速的就起了身,还赶紧摆手,示意不要人扶。
那青年也是一同起来了,一直紧在秦岭之身边。
明婵叫两人赶紧坐下,又转头看向了姬星梧,示意他好歹拿出些诚意,说好要礼贤下士的。
姬星梧得了信,仿佛也是很喜欢给人上茶一般,拿了茶壶开始倒茶。接着端着那白玉瓷杯,就要给秦岭之两人送过去。
秦岭之哪里受得起这个,他更怕这是皇帝的阴谋诡计,就为了找个借口灭他秦家。
当初,他可是亲眼看着幼年时候的皇帝受那些磋磨的,若是姬星梧想要杀掉他,以此能保住家里的人也罢了。
姬星梧重新靠在藤椅上,双腿交叠,手里摩挲着温热的白玉茶盏。漆黑的眸子满是无辜之色。
明婵使出来三寸不烂之舌,开始劝秦岭之回来任官。
秦岭之坐如针毡,手里攥着茶杯,不住的暼向上座的姬星梧。
但是,姬星梧看都不看他,还很有闲心的在一旁剥栗子。
秦岭之就想不明白,那些栗子是金子做的吗,这么多下属在皇后也在,需要陛下亲自剥?
明婵滔滔不绝在诉说着百姓的苦难,企图激发一点秦岭之的同情怜悯之心。
但是,没料到,秦岭之一直捧着杯子,沉默不许。
少年气盛时,秦岭之是一心想做一番大事业的。青年事情,他又看到了百姓的苦难,食民之俸,总想救大周百姓于水火。
再后来,他有妻儿了。皇帝残暴,征战四方,赋税累累将大周压得喘不过来气。他觉得人各有命,不该为了旁的什么人拖累了家里妻女。
他只是个普通人罢了,救不了百姓。
皇后现在说的,对十年前的他有用。对现在的他来说,只不过一场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