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好食记(美食)(258)
他此刻肠胃不适,带着口中也发麻发苦,若这时吃些需要认真咀嚼的饭食,定会吞咽困难,吃豆花便不会有这种困扰。
“嗯,”梁彦昭点头,“很好吃。”
宁歆歆听了这话,高兴的紧,便慢慢又给他吃了七八勺。
“还要尝尝这边的吗?”宁歆歆又指着另一边加了料的问。
梁彦昭点头。
这边的料应也是只加了糖炖得,十分绵烂入味,但味道却杂了些,又多少还需咀嚼几下。
梁彦昭咽下一口,便觉得腹中隐隐不适,便慌忙摆手,“歆歆,我吃好了。”
“啊,好吧,”宁歆歆有些懊恼,早知便不给他吃这边的了,所幸也吃了不少,可以吃药了。
“歆歆,”梁彦昭唤她,“莫恼,很好吃。”
——
用完药,宁歆歆去书房取了本《诗经》回来,趴在床上跟梁彦昭说:“我来给你读书。”
梁彦昭看着一向只喜欢看话本子的宁歆歆,又看了看她手中《诗经》,笑着回:“好。”
“咳咳,”宁歆歆清了清嗓子,“那我们就翻开一页读,翻到哪页算哪页。”
在现代时,《诗经》好多首都编进了语文课本里,宁歆歆学得还不错。
之所以没从前头开始读,是因为《国风·周南》第一篇就是《关雎》,太大众了,逼格不够高。
但实诚如她,明显还是低估了《诗经》的力量。
只见她随手一翻——《兔罝》,哦嚯,题目都不认识,再翻一次。
这次往后一点翻......《东门之墠》,哦还是连题目都不认识。
梁彦昭便看着她翻开书、皱皱眉,又翻开、又皱眉,猜想她大约是不认识字,便含着笑看她表演。
宁歆歆没在意梁彦昭,一门心思沉在书里,刚打算再往后翻,发现《东门之墠》后面是《风雨》。
好了,就你了,这个题我会,“既见君子”那一篇嘛。
“哦~”宁歆歆装作第一次翻到就准备读的样子,“是《风雨》啊,那就读这篇吧。”
梁彦昭忍着笑点头,“好。”
“风雨凄凄,鸡鸣......”宁歆歆愣了,怎么还是有不会的?她闭着眼认半边字,就读“皆”吧,“喈喈。”
梁彦昭点头,嗯,蒙对了。
宁歆歆接着往下读,“既见君子,云胡不......”
这个字又读什么?
“云胡不缪......”宁歆歆试着再读半边字,读完瞧了瞧梁彦昭。
“读作抽,”梁彦昭笑着看向她,“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不许笑,不认识字怎么了,”宁歆歆撇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这次总读对了吧,”读完,宁歆歆把书往旁边一扔,再也不要自取其辱读这劳什子《诗经》。
“嗯,都读对了。”梁彦昭的笑意压都压不住。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宁歆歆俯身下去,轻轻吻住梁彦昭的喉结,认真表白,又读了一次,“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1)”
梁彦昭开口,喉结也上下滑动,动情回应。
宁歆歆抬头看着他笑——
听不懂。
“这什么意思啊?”她问完这句,便羞得埋在了梁彦昭胸膛里。
常常因为不怎么有文化而显得与夫君格格不入。
“我多么欣喜,能生在这个时代。”
这个你从千年之外选定而来的时代。
——
是夜坤宁宫。
帝后都已梳洗完毕准备安寝,忽听得门外内侍来报——
“陛下,”下头人舌头打结支吾半天,还是咽下了那句“庶人梁正晖”,“盛郡王殁了!”
“什么!”建平帝大惊。
“盛郡王在天牢内,吞金自戕了。”
建平帝穿衣起身,“朕去看看。”连个多余的眼色都没给皇后。
皇后也默然起身穿衣,准备跟着过去。
就这时,又有内侍来报——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高热不退,各位医正都已到了重华宫!”
第114章 人去 经年闹剧终落幕。
一个时辰之前, 天牢。
梁正晖在草席上躺着,回身向内。
现今已经入夜,明日一早宫门起钥,再出去他就是庶人了。
说真的, 他是无比想要再见陆千澄一面的, 总觉如此这般, 到下面去走那悠长孤寂的黄泉路时,才能有些念想,方不那么孤寂。
这一生仅许千澄几载荣华, 未曾践诺予她泼天富贵,梁正晖心里有愧。
若来世, 他再遇见个站在合欢树下接花瓣的白衣女娃娃,一定尽自己全力护佑她, 与她白头偕老。
如今这副落魄模样, 就莫再相见了。
技不如人、一招不慎, 是他自己的问题,输也输得起, 所以从腊八日进天牢起, 他未曾示弱、未曾服软、未曾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