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好食记(美食)(243)
年年祝酒辞也都差不多,大约便是众卿今岁辛苦,来年还望继续;祈愿南潞风调雨顺、国运昌隆;贺盛郡王生辰之喜等等。
今日顶多加了句,“见太子身体康健,朕心甚慰”。
坐他下首那个“身体康健”的太子,脸上一贯温和,三杯接连饮尽,不见一丝笑意。
第二轮带酒,建平帝点了梁彦昭。
宁歆歆与他一同站起,听着身侧夫君文采斐然、行云流水的祝酒辞,直觉脸面贴金,个头都仿佛平白高了不少。
尤其是看得对面陆千澄嫉妒欲狂、滋啦冒火的眼神时,这快乐还要再翻一倍。
遇明往年不在,想必这时候带酒的该是盛郡王与她吧。
宁歆歆甚至还抬了抬下巴,遥遥对着陆千澄举了举杯,畅快饮下后笑意漫了全脸。
第三轮才是梁正晖携陆千澄起来带酒,宁歆歆头也没抬,扒拉着眼前凉菜,只卡着时辰饮酒。
还在心里啧啧出声:盛郡王这文采,起码落后老梁八十个大儒。
梁正晖带酒时,便死死盯着梁彦昭,见他悉数饮下,方才落了座。
宁歆歆只抬头一下,便看到了梁正晖锋利的目光落到了梁彦昭身上。
“遇明,”她悄悄拉了拉梁彦昭袖子,“盛郡王瞪你!”
梁彦昭笑着捏了捏她手,“他不是在瞪我,只是在看我有没有饮尽杯中酒。”
“为什么啊?”
宁歆歆不解,梁正晖对酒桌礼仪要求这么高?是怕老梁养鱼?
“因为他在酒里下了药。”
“哦……”宁歆歆点头。
反应过来后她大惊出声:“不对!你说什么!”
“莫怕,我已着人换了。”
“吓死我了,”宁歆歆跺了跺脚,“真是讨人厌。”
“莫气。”梁彦昭给她夹了筷子鸭信。
“你大概已经见怪不怪了吧,”宁歆歆忽然有些失落。
想到皇后和赵嬷嬷之前所言,梁彦昭自五六岁起便像升级打怪一样活着。
她又有些心疼。
“我可以偷偷抱抱你吗?”宁歆歆看了看下面乌压压一众大臣,轻轻问。
梁彦昭伸开双臂,“歆歆,你可以光明正大抱抱我。”
宁歆歆环视一遭,见人没看这边,快速双手抱住了梁彦昭,但也只是贴了一下就马上分开了。
可这悄咪咪、暗戳戳的一个拥抱,也足够使她心情变好。
此时热菜也上到了第五个。
宁歆歆数了数,“遇明,下一个是我的菜。”
“嗯?”
“就是上一次我去司膳监做芙蓉引时,听到御厨们在讨论这个菜,就与大家一同商量了商量,他们当时就说会作腊八宴最后一道热菜。”
说话功夫,“宁歆歆的菜”已经上了。
宫娥打开瓷盏顶盖,梁彦昭便已闻到了扑鼻香味。
是一道红烧狮子头。
底下的大臣也纷纷开始低声交谈,从前的最后一道菜也是狮子头,但南潞菜系喜清淡,所以做的是清蒸狮子头。
今日这红澄澄样子的肉丸儿,倒还没见过。
虽不知味道如何,但闻着似是比清蒸更香些?
主座上,皇后看了众人反应,会心一笑。
先前司膳监将宴席菜式与她过目,言说狮子头是太子妃的方子,她当日一尝便觉惊艳非常,底下人如今反应,大约便与她一样。
再下首,宁歆歆拿筷子切开狮子头,取一小块蘸了汤放到梁彦昭面前接食碟里,“御厨们说往年都是做清蒸狮子头的,正想着怎么把菜谱更完善些。
我便提议他们不如做成红烧。其实狮子头除了清蒸、红烧,还有蟹粉、龙眼等做法,但我比较喜欢红烧,就推荐了这个做法,又还在肉丸里加了香梨,口感就更松些。”
梁彦昭取了狮子头入口,只觉这肉丸虽团在一处口感却不发紧,酱香十足,还隐隐带着甜味,肥而不腻,肉质十分鲜嫩,软糯丝滑,几乎是入口即化,清醇味美,回味悠长。
的确,与清蒸相比,红烧的狮子头更容易让人满足。
梁彦昭撇头,看见底下人均在交头低语,隐约能辨得是在夸赞这菜。
开始上点心时,梁正晖端着酒杯、拎着酒壶过来了。
“殿下,今日乃臣生辰,”他举杯,“还请殿下给个面子。”言罢仰脖干了杯中酒。
宁歆歆低头撇嘴,生辰了不起啊,谁还没个生日了?还要端着酒杯过来,烦人。
按照规矩,“上门”的酒是一定要喝的。
她不想梁彦昭多喝酒,尤其不想梁彦昭被梁正晖逼着多喝酒。
“祝堂兄今日生辰欢喜,”梁彦昭却已起身,饮下了第一杯酒。
梁正晖问他:“生辰日不都该祝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殿下这句可是过于敷衍了。”说罢饮了第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