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傣家美食[美食]+番外(26)
到了清泉镇,玉温趁着没天黑又去买了50只小鸡仔,苏茶刚想问买这么多小鸡干嘛,转念一想,收鸡蛋还要成本,肯定是自己养鸡更划算。
她笑呵呵地拍着玉温的彩虹屁,“温总,您果然是有远见的!”
玉温把装着50只小鸡的箱子递给她,“好好端着。”随即仰着头,小公鸡似的骄傲地往前走去。
苏茶端着小鸡,喜滋滋地跟在玉温身后走,也学着她的模样,抬起下巴,仰着头。
玉温一回头,苏茶差点撞到她后脑勺上。
“苏会计,买鸡的二十五你挂一下账。”
“好嘞!”苏茶响亮地应了一声。
从清泉镇回去的路上,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山里的黄泥路被雨水冲刷后变得又湿又滑,自行车轮子没办法在这路上走,好几次人都滑了出去,摔得一身的泥。
山里也没个避雨的地方,天上打着雷,俩人不敢在大树底下待,冒着风雨往前走。
玉温护着怀里的小鸡仔,雨水冲到眼睛里也没办法擦一下。
推着自行车走在后面的苏茶看到了,回头用袖子给她擦了把脸。
擦干净脸,苏茶道,“挺烦的,淋成这样还是好看!”
玉温瞪了她一眼,自从茶香蛋赚到钱,苏茶句句话都是彩虹屁。
走到福村的时候,俩人浑身都湿透了,薄薄的衬衫紧贴在身上,把年轻女子玲珑的身材勾勒得纤毫毕现。
还好这会儿天黑了,下着雨村里也没什么人走动,趁没人注意的时候赶紧往家走。
刚走到福村山下,遇到王庆忠打了一桶鱼回来,见她俩淋得跟两只落汤鸡似的,从竹篓里摸了一条又大又肥的鲤鱼送给她们,让她俩拿回去炖点鱼汤喝,暖暖身子。
苏茶换了玉温的干净衣服,捧了热茶坐在炉火旁,烤了好大一会儿,被冻僵的身子才缓过一点劲儿。
玉温倒是好像习惯了湿冷似的,换过衣服后,拎着王庆忠送的那条大鲤鱼出了门。
收拾好鱼回来,刚换的衣服又洇湿了一块。
她垂着头,伺弄着案板上的鱼,鱼肚子里塞两片姜片去腥,鱼身上撒上蒜蓉、姜蓉、柠檬汁和辣椒碎。
做完这些,火上的蒸锅也冒了气,将一整条的放进蒸锅里蒸去。
不一会儿,伙房里便充满了酸酸辣辣的鱼鲜气。
苏茶深吸一口气,,明明外面还下着小雨,她心里却莫名地充盈着放晴的温暖。
作者有话说:
秘书,“岩总,打听到了,福村是有一个叫苏茶的,也确实收了鸡蛋来市里卖。”
玉温轻轻勾起唇角,“岩总,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第11章 焖肉米线
自从尝到了卖鸡蛋的甜头后,苏茶的眼睛就像安装了探测仪,村里谁家母鸡生蛋了她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可母鸡生蛋总有一个周期,村里也不过百来只母鸡,就算一只母鸡一天生一只蛋,那一周也不过700来只蛋。
排除掉自己家吃掉的,和母鸡生不出蛋的几天,就算再努力,也不过只能收到500只左右。
500只蛋,一周的收入也是250,一个月1000,利润800。
这钱两个人分,玉温和苏茶一个月一人能拿到400块,这已经算是不低的收入了,抵上城里的干部一个月的收入。
可人心总是不容易满足的,赚钱的快感也让人越来越上瘾。
今天村委卖茶的农户不多,苏茶咬着笔杆子,沉思了半晌,抬头问道,“玉温,我们要不上邻村收收鸡蛋去?”
玉温正靠在长椅的椅背上闭目养神,闻言,缓缓睁开一双微挑的凤眼,“那你猜我们卖的鸡蛋为什么要叫“茶香蛋”?”
“因为鸡蛋带着一股茶香味呗。”
玉温瞟了她一眼,给了她一个自己领会的表情,又放下了她高贵的眼皮。
苏茶悟了,邻村不种茶叶,也没有带着茶香的泉水,就算有鸡蛋,那也不是“茶香蛋”,国营饭店肯出高价收,正是因为“茶香蛋”的噱头,所以邻村的鸡蛋不行。
可怎么样才能再增加收入呢?苏·想破脑袋·茶思考了很久。
周一那天,玉温请假去了一趟城里,回来的时候手里握着一个文件袋,她把文件袋塞到床下掖好。
她们这几次去城里倒卖鸡蛋,每次都会带回来50只小鸡。
鬼屋之前是村里的停尸房,门口的大院坝是用来举办仪式的,所以盖得格外宽敞,鸡逐渐多了以后,这个大院坝可就派上用场了。
玉温请了村里的木工来,在院坝上整整齐齐地建了一排排鸡舍,按照鸡生长的大小分别关进不同的鸡舍。
早上放出去山里吃草,傍晚的时候这些鸡便会自己回来,有那么一两只回不来的,玉香便趁着还有天光出去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