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仙女人设,纵横诸国(203)
所以桓珩对成雎的安顿,乃至予以封邑,都丝毫不觉得为难。
可他还是决定先问过成雎。
出乎桓珩意料的是,成雎不愿离去,只愿待在此地。
陵城一贯受大水侵袭,庶民困苦,难以果腹不说,甚至有性命之忧。成雎亲身经历了一遭,非但没有生出退却之心,反倒想要为陵城的庶民们解去这一忧困。
桓珩虽然诧异,但既然是成雎自己所想,他亦不会阻拦。
更何况,成雎心性纯良,钻研事理皆有股赤子之心,说不定他真的可以做出一番功绩也未可知。
桓珩没想到的是,不过几年,成雎竟真的摸清了望江,还想出修建引水渠之法。
他早就命桯俨等人看过了,成雎的成图精巧,所思之精妙,恐怕难有人能企及。
若仅仅只是修建上的心思,或许只能用惊艳二字,难得的是成雎对望江地势,以及周遭诸城的熟稔,若真的建成,恐怕不仅可以解决困扰多年的水患,甚至附近的田地,都能受到灌溉。
日后,这里便不再卫国的忧患,反而能成为卫国的粮仓,富庶不说,便是有连年的战乱,卫国也能供应足够的粮草。
但与好处相对的是,耗资巨大。
恐怕卫国好不容易积攒下的这些家底,又会耗费个十之七八。更莫说整个卫国所要花费钱粮的地方并不止这一处。
毗邻的蛮族,动不动前来掳掠边境,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
这些都是卫国的心腹大患,必须留下足以应对的钱粮,还有其他的城池,天灾人祸总是有的。
换作旁的君主或许就要犹豫不定了,毕竟所谓的来日沃野千里,仅仅只是臆测。
水患水患,从来都不是那么好平定,许多诸侯国皆有水患,怎么可能不曾动过修筑堤坝之心,但修了冲,冲了修,年年耗费钱粮,偶有疏忽便发起了大水。
若是这次修了,亦是不行呢?
但桓珩没有犹豫,他在问过数位擅长机巧之事的大家,自己又亲自研究了一番,知晓了来日会有的旷世好处之后,他便做了决定。
修!
今日之所以和诸萦提及,并不是桓珩做不了决定,只不过是他想要借此同诸萦多说上几句话。
诸萦自然不会反对修筑引水渠,只不过,她对这样的工事并不精通,这个时代有没有存在她读过的历史中,也无有凭据可知。
但诸萦相信桓珩的判断。
当然,她不能直言能修或是不能修。
因为任何事都不能肯定,就好像诸萦从前在现代,遇上算命的骗人时,从来都是说的模棱两可。
诸萦心思一转,就有了应对的话,她微微一笑,面容慈祥,但目光淡漠,意有所指的道:“君心中已有决断,又何必多问。”
的确,桓珩心中早就下定了决心,其实诸萦也能看出一二端倪,才有了此言。
桓珩目光微垂,神情内敛,他对诸萦拱手行礼,“谢神女指点,珩已知晓该如何施为。”
等桓珩一走,诸萦就命小纸人将侍候在摘星台最底层的女官唤上来。
第110章
随着小纸人的离去,一个穿着肃穆深衣,衣裳上绣满凶兽纹路,头戴冠冕,面色肃然的女子走了进来。
她走进来时,目光垂落,行走时身体稳如泰山,步履犹如刻量过般,找不出半分可以挑剔的地方。
这是桓尔萤在诸贵族女子中,百般挑选出来的女官之一。
她名唤鲁玉,论姿容,论脾性都不是最好的,但她博览群书,生性严苛规整,最难得的是她不甘屈居于男子之下的心性,毫不矫揉造作。
桓尔萤挑出来的贵族女子其实不多,不能骄纵,心胸宽广,学识渊博,要有不输男子的心性,更要品性好,轻易不会因利益就与人生出龌龊,仅仅是如此,就好生选了一番,最终只留下二十余人。
一则,这里的识字率不高,若非大贵族出身的女子,哪怕是普通的小贵族,也未必能识字,即便学了,也难以达到渊博二字。
最难的便是,能藐视男子权威的,往往有一股目空一切的骄纵,而心性温和柔软的,又容易怯弱。
况且,诸萦还希望多数的女官眼界能开阔,不拘泥于一砖一瓦,一屋一院之内,尽量能有敏锐的、关于政事的直觉。
所以,在桓尔萤好不容易选出了这些女官后,当她们被带来面见诸萦时,诸萦没有对她们有过多的训诫,而是素手一挥,将她们瞬移到了幽谷之中。
彼时,幽谷之内已是黑夜,明月高悬于天际,微风拂过兰花,带起阵阵香气。
而这样的幽谷,唯有诸萦和那些女官们,仿佛天地之间,唯物与我,何等玄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