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98)
别说,上次他受到苏葵的启发,回去之后仿佛窗户纸被捅破,灵感乍现,一连创作了好几首,那是和以前的风格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王先生,您太客气了,我不过是一点浅见,不敢谈品鉴,只能说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苏葵看到这几篇诗歌,还真是有些惊讶,因为这上年有一首诗歌,竟然就是他们以前学关于这种风格的时候,最常拿来做典型那一种。
这个苏葵非常熟悉,当场就从诗歌的语言结构,分析到意象情感,说的王国梁眼睛越发明亮。
说完,甚至给他写的另外几篇也作了一通分析,虽然没有那篇典型,但苏葵也是了解过的。
分析完后,她又从各个角度把这种风格夸了一通。
“小苏啊,你可真是我的知己啊!”王国梁听了非常高兴,当场就说要把这手稿送给苏葵,等他出版后,还要再送苏葵一套。
苏葵当然是谢过后,又收下一份贵重的礼物。
临走前,他再三叮嘱,让苏葵回去不要忘了跟他通信,下次的创作他还要寄过来给她品鉴。
*
因为这两位的关系,下午时分苏葵才到了陆家。地址是之前董其民告诉她的。
她时间来得巧,陆子光和赵芝兰这会儿都在,竟然陆成明也在。
赵芝兰拉着她的手,十分亲切和蔼:“我这盼来盼去,可算是把你盼到了。”
原本孩子来京城应该多相处几天,谁知道一连串的事情下来,居然是最后一天才到他们家。
苏葵向她致歉,说起今天两位先生来找自己的事情,所以来迟了。
陆子光听了一笑道:“苏葵同学,看来徐主编对你的印象非常好啊,我看这趟京城你是来对了。”
要不是苏葵来京城一趟,谁能知道在报纸上不留情面批评人的徐主编,如今会对批评的那个人和颜悦色呢?
赵芝兰也看着她夸:“还是咱们小苏厉害。”
就是一段时间没见,她又瘦了,还不知道有多辛苦,赵芝兰说去做饭,她买了鱼,必须给她好好补补。
又给一旁的陆成明给小苏端点糖果糕饼来。
苏葵赶紧道:“赵老师,您不用忙了。”
“要的要的。”
而陆成明真的端来了一些吃的,放在她面前,神态温和地看着她。
“苏葵同志,我妈许久不见你,这只是她的一点心意。”
苏葵有些哭笑不得,他们这是把自己当孩子照顾了。
“陆同志,你们真的不用客气。这段时间在京城,老师已经帮了我很多忙了。”
“我可没帮到你什么,就是有的人……”
看见苏葵疑惑的目光,陆子光笑了笑,看向某处,没有继续说。
苏葵当然不会追问,却听陆成明说:“你的事情,我听说了。”
“就是《小草青青》的事情。”
“您知道这件事?”他这么忙,还能关注到这件事?
“听爸妈说起过。”他顿了顿,“科学院那边也订了报纸。”
“报纸上那些言论,你可以不用当真……”
“我明白的。”苏葵笑道,“这对我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您不用担心。”
他没有话说了。
苏葵礼尚往来问起他:“陆同志,那您呢,您的工作目前还顺利吗?”
“劳烦你关心,目前一切都好。”他微微颔首。
陆子光看得有些稀奇:“小苏啊,这成明就是比你年纪大几岁,那也不用一口一个您的吧?”
听得他好像还在大学里的一样。
“就是,小苏,你也太客气了。”赵芝兰出来也听到了,“老师家里都是把你们当孩子的,不用这样生疏。”
陆成明也说:“你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
苏葵能感受到他们的善意,笑道:“那好吧,以后就是陆成明同志。”
饭桌上,赵芝兰一边让苏葵多吃一点,一边感叹,说现在的粮食是越来越不好买了,看报纸上说好多地方的收成都下降了,但也看到一些报纸上仍然写着高产。
他们远在京城,暂时也不知道地方上究竟怎么了。
“粮食应当是减产了。”陆成明说。
近年来天气变化异常,科学院的几位老师都在谈论这件事,他也有些担心。
听到这个消息,苏葵心里也沉了一下。
这件事情,终究还是来了。
临走的时候,赵芝兰又问苏葵明天是几点的火车票,说要去车站送她。
即便是苏葵再三推辞,他们也坚持要送她,孩子来的时候就没接了,这回去了怎么也要送一送。
苏葵只好领了这份好意。
第二天早上,陆家人一路把她送到火车站,在他们的目送下,苏葵踏上了回杨市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