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攻略男配后(44)
月书犹豫,不想肚子率先出声。
咕——
“……”
她手扶着面具,尴尬地笑了笑,指了指躺在地上的马氏:
“背人背累了,既然奶奶喊我吃饭,我就、就却之不恭了。”
李休宁转过身,却是忍俊不禁的样子,少年边走边与月书说起家里一些简单事,让她勿要担忧。
月书沿着墙边的阴翳走,少年声音清清郎朗。
“我叫李休宁,生在休宁,父母如今居于休宁县,家弟承母姓,唤祁青都,自幼便长在徽州。石马村家中,父母与家弟并不常来,自爷爷去世后,便剩下奶奶。”
“奶奶今日说起月姑娘,比往日都开心,让我一定要把月姑娘请回家吃一餐饭。”
月书心想,肯定啊,她这脸上乱七八糟的,狗看了狗都要笑。
路上偶尔碰到几个同村人,李休宁便颔首打声招呼,什么二叔四叔伯三婶婶,一个村都是亲戚。
月书戴着面具,倒也省事,只是听到李休宁喊五舅奶奶时顿了顿步子,视线落在那黄净妇人面上,思绪一滞。
“怎么了?”
月书摆摆手,离那妇人远了才开始胡扯:“我想起了我的五舅老爷。”
“我五舅老爷死得早,五舅奶奶在家守寡,好多年不见了,你刚才一喊,我就想起她来。”
李休宁咦了声,倒觉得巧,笑道:“我这位五舅奶奶也是守寡,族中义庄赡养,不过人住在青都城里,因近日义庄分发赡恤银钱,她才回村,我平日也很少见她。”
原来如此。
这妇人不似小产后的虚脱模样,想必还未吃药堕胎,大抵是要等着领了赡恤银钱之后再做打算。
月书挑着眉,一个人笑了笑。
两个人走进一条巷子里,不远处,一户人家屋门大开,水磨砖砌成的门楼上石雕精丽绝伦,出檐挑云,一只小狸花猫趴在门前抱鼓石上,见人来了,喵了喵。
屋里使女听见声响,将桌上的竹罩子撤下,摆好碗筷,白发老妪拄着木拐候在堂厅前,翘头案上,铜镜光可鉴人,照出了夏日一缕风动。
老妪看到孙子一脸笑意,一手把月书拉着上桌,听她不住道谢,慈祥道:“不用谢不用谢,都是小事。”
月书摇摇头。
“奶奶说的小事对我而言是雪中送炭的大事,千言万语谢不尽,等我回了寺里,定要为奶奶烧几卷佛经,祈祷您老人家身体健康,事事能够如意。”
“你住在那边的坦然寺?”
月书笑道:“进来不是要到佛家的盂兰盆节么,寺里小住些时日。”
老人家点点头,瞥见李休宁拉开椅子坐在八仙桌一侧,立马拿筷子敲了敲,少年不明所以。
“奶奶?”
“端着你的饭碗回你屋吃去。”
李休宁缩回夹菜的那只手,诧异极了,对着老妪那张故作严厉的面容,他无奈道:“怎么有人来了,倒要我去屋里,我又不是十三四岁的闺女,况且两个人吃饭多冷清。”
老妪哼了声:“你在这儿我吃饭不自在。”
李休宁:“……”
他泄了气,余光见月书还戴着面具,捧着碗不曾取下,心下似有些明白过来。
少年替老妪夹了一筷子菜,瞅着她哼笑一声,拍拍袖子起身。
李休宁走后,月书松了口气,小心解下系绳。
老妪本想忍住的,但看到她无遮掩的面容后,偏就忍不住,到底是笑得脸打皱。
月书不怪这鬓发苍苍的老妪,筷子夹菜添到她碗中,也跟着笑道:“奶奶笑起来好看,年轻时候一定是个大美人。今天多亏奶奶了,望奶奶天天都笑口常开。”
上年纪的老人对着孙儿一般的小辈,十分喜欢,她点了点碗碟里菜,让月书别只顾着她。
“你是客人,吃饱吃好就是最大的事。”
午间时间过得极缓慢,老妪胃口不大,吃了个半饱,跟月书闲聊起家里大小事。
“你家就你一个丫头姑娘?”
月书点点头,见老妪意外的表情,笑笑道:“我们家那块,城里人生孩子就只能生一个,村子里略宽松点,第一胎姑娘,还能生第二个。”
“诶呦,那是哪里?我都没听说过。”
月书瞎编:“很偏的地方,人太多了,地不够分,就这样。”
老妪以为是山里边,没有深问下去。
吃过饭,老妪见日头还大着,便让月书家里歇一会儿,给她倒了碗大麦茶。月书坐在阴凉角落,想着这块也没什么,面具就放在膝盖上,不曾想李休宁递碗出来,恰好路过,两人便正对上了。
月书眼疾手快,手抬茶碗遮脸。
少年退回几步,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见她露出的滑稽墨痕,忽就想起吃饭时老妪坚持把他赶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