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过院落后,把账本重又搬回书房,赵琼华这才抱着猫又去了褚今燕的厢房。
风声簌簌,拂落院内海棠枝叶,又伴着明媚天光吹至满地月辉。
驿站里,入夜悄静,除却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声,万籁俱寂。
姜扶翊临窗、负手而立,望着清冷月色,眸色晦暗不明,旁人也不知他到底在想什么。
“皇兄,明日在马场……”三公主伫立停在他身后,欲言又止。
“按照孤说的做就行。”
“其他事情不用你插手了。”
姜扶苓攥紧手复又松开,如此几次,她轻叹一口气,终是没敢将那个念头问出口,“扶苓知道了。那皇兄你明日去吗?”
姜扶翊回身,借着清冷月光侧眸望向她,“不好说。”
“京中事太多,你顾好自己就行。”
“宜山那边如何了?”
谈及正事,姜扶苓神色严肃许多,“除却我们,还有好几路人都在寻那对夫妇。”
“赵家那边应该已经有了线索,许大人也在派人前去阻拦。”
说着,她抬眼看向姜扶翊,笃定问道:“皇兄,我们要不要也去拦住赵家。”
以这么多年她对姜扶翊的了解,她皇兄定是会让人前去拦下,万不能让棋子脱手。
可如今姜扶翊却给了她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不用拦。没什么意义。”
姜扶翊抬手,示意她不必再说下去,“毕竟孤也想看看,她这次究竟能走到何种地步。”
他也好奇,褪去那些愚妄痴缠过后,她会蜕变成何种模样。
如此一想,倒难免让人有所期待了。
*
翌日,去往京郊马场的马车上。
赵琼华半靠在谢云辞怀里,手里翻玩着他从不离身的折扇,时不时替自己扇风,驱逐盛夏的热意。
“你这扇子也是你自己做的吗?”
她记得清楚,第一次去京郊别院接祖母回府时,谢云辞也送了她一把很是精致好看的折扇。
说是他近来新得的,可那扇面上还印着他自己的私印。
谢云辞闻言好笑,轻轻点了她眉心一下,半是好笑半是无奈地说道:“淮止叮嘱要我在路上多提点你两句,你倒一心都扑在这把扇子上了。”
“见招拆招呗。”
“姜扶苓不敢对我如何的。”
赵琼华翻身,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舅舅当初让你教我骑射,也不过是想让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兜底,京中其他小姐还不一定会输呢。”
“更何况今日今燕也在,我对她还是有信心的。”
“你倒是会给自己找理由。”
又是京中其他小姐,又是褚今燕的。
想来不到非上不可的地步,她也是不想上去的。
她撇撇嘴,颇有几分无奈说道:“谁都不想平白给自己找麻烦。”
今日马场一事,她原就是不想来的。
姜扶苓在,姜扶翊说不定也在。
而且他们兄妹二人对她的态度,与前世截然不同。
她只怕突生变故,来不及应对。
听出她的言外之意,谢云辞忽的抱紧她,与她眉心相抵,“今日有我在,不会让你出事的。”
“我知道。”
两人话音刚落,马车外便传来柏余的声音,“公子、郡主,马场到了。”
赵琼华起身,脱离他怀抱,“那我先下去了,你一会儿在旁边等我就好。”
“好。”
抬手替赵琼华整理好鬓边的碎发,谢云辞这才应声,“今日多加小心。”
赵琼华点头应下,毫不犹豫地掀帘跳下马车,朝着众位小姐所在的地方走去。
辰时过半从京城出发,她到马场时刚好巳时过半。
有的小姐不想早起奔波,索性昨日下午便来到马场,在这边小住几日。
等赵琼华慢悠悠走过去时,上一轮比试刚好过去。
三公主和崔晚瑶同时正中红心,不分上下。
而下一轮……赵琼华看向在一旁试箭的许锦湘和七公主,心下已然明了。
“郡主姗姗来迟,我还以为你今日不来呢。”
在她观察场上局势时,姜扶苓拿着弓箭走到她身边,打趣说道。
比起那日一身女儿裙装,如今一身骑装的姜扶苓更显英气,同时也为她平添了几分严肃,倒也无愧她巾帼之名。
赵琼华莞尔一笑,“三公主说笑了。”
“皇后娘娘既然已经发话了,琼华又岂能不来。”
“也是。”
姜扶苓煞有其事地点头,说话间她又朝赵琼华靠近几步,指向还在试箭的几位小姐,蓦然说道:“琼华,你说我今日替你羞辱许锦湘一番如何?”
“只当是偿还你从前在南燕时、我对你的那些亏欠。”
自认与姜扶苓并不熟悉,在她靠近时赵琼华就想往旁边再挪移几步,拉开距离。可下一瞬,她就清楚听到了姜扶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