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子的庶子(女穿男)(62)
压了兄弟们一头,最近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秦贞有点惊,“麻姑献寿”其实他画得不是太好。
关键是自己不太擅长人物画。
不过也对,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子两人的眼光总是相似的。
岂知,念头才闪过,就听韩四道:“七公子那幅‘春华秋实’,祖父看了之后,都舍不得送人,非说要让人绣了屏风放自己屋里。”
秦贞:“……”
所以,到底选中的是哪幅?
韩四趁着韩二老爷去后头装酒时,小声道:“不管是祖父还是家里的其余长辈,一致都选了‘家有余庆’。”
秦贞恍然,这几幅画不管是不是韩二老爷选中的。
韩四都是他儿子,父子两人之间的事外人又管不了。
而且对于父亲来说,儿子有出息,似乎比他自个儿有出息更让人高兴。
秦贞笑着恭喜了韩四几句。
韩四摇头:“七公子客气了,我这也是为了我自己。”
这次与宋家联姻的人选是他。
他在这里头出点力,其实也是应该的。
韩家有两位公子学的就是于派的画,先生在于派里面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见到画时,狠夸了好一会。
还左一句七老先生,右一句七老先生的。
直到韩四说,秦贞今年才十四五岁,对方瞬间……
韩四道:“不瞒公子说,咱家老爷子是正月十七的寿辰,老爷子想请七公子和沈老板去家里吃喜酒。”
他们回去的时候除了带画,还带了酒。
韩二老爷虽然自己定了五百斤。
可若要放在自家铺子卖,并且挂自家的招牌,这还得让家里的几位兄弟和长辈投票通过。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韩家的酒虽然出来的不多,但却一直长盛不衰的原因。
因为什么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决定的。
恰巧,韩五和韩七想要见一见这位,年纪轻轻就画得如此之好的秦贞。
韩二老爷更为自己发现了宝藏而洋洋得意。
双方一拍即合,邀请秦贞夫妻去参加正月十七韩老爷子的六十大寿。
韩家是真想与他们长期合作,本来韩五和韩七今日也要跟着过来的,只不过他们明年也要下场参加县试,族学的先生抓得特别紧。
为了家里的孩子们能有个好前程,老爷子特意请了一位老举人来家里授课。
韩四道:“我听邹掌柜说,七公子明年也打算下场,如果七公子愿意的话,其实可以过了年,来咱们家住段时间,一是可以与五弟和七弟讨论讨论画技,二嘛,也能在咱们族学听先生讲讲课,我祖父请的这位曲先生二十三岁便中了举人,可惜出考场的时候,同时收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
所以,曲先生就立誓,不再参加春闱。
后来还真做到了,为的就是照顾、陪伴老父亲。
曲先生在砚城的府学教了三十年的书,前两年老父亲去世了,而曲公子也在今年中了进士,曲先生这才扶柩回了乡,这不孝期未过就被韩老爷子给请到了家里。
曲先生当年乡试的成绩那是进入前五名的,这样的成绩若是去参加春闱也绝对不在话下。
所以,曲先生的才学,还有教学经验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能听他的话,简直人生第一大造化。
秦贞听得心动不已。
可也知道,这样冒然去人家家里蹭学,实在是……
秦贞道:“我回头与我娘子商量商量,不过老爷子的寿宴咱们肯定是会去参加的。”
正说着,掌柜和李三公子已然进门了。
韩家和李家都是生意人,双方也都认识。
一打照面,韩四便笑道:“我也去瞧瞧,李兄这次到底定的是什么画?”
他是亲眼看到了秦贞飞速画完几幅画的,结果,李家定的这幅画,却足足画了七天。
着实想知道,李家到底定的是什么?
秦贞把人领到书房,将画给铺到了书案上,怕光线不够,又将门窗全给打开了。
秦贞不擅长画人物,但是山水还是不错的。
想要取其长短,但又特意以于派为主,所以,他选择的就是“层林尽染”。
五尺全开的画幅一拉开,铺了大大半个桌子,白色的画卷,乌木的底案,本身就挺夺人眼眸的。
远处的山水飘渺间有半轮红日在云层隐现,近处却是一片被晚霞染成红色的层层叠叠,的桃林,林间偶尔有嫩绿的叶子。
倒映入被春风吹皱的湖水中,与游湖的小舟交相互映,若近若远……
韩四看得目瞪口呆。
好一会才道:“绝了!”
他原先以为,那幅“家有余庆”已经够绝了。
特别适合给人贺寿,可此刻看到这幅画,禁不住倒吸了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