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子的庶子(女穿男)(442)

作者:云九朵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秦珍穿成秦贞,不止女变男,还多了一个凶巴巴的媳妇。 洞房第一天,媳妇沉声道:“你睡地上,我睡床!” 成亲第二天,秦贞还没认全家里的亲戚,就被嫡母扔了五十两银子,让他带着媳妇卷铺盖滚蛋。 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甚至连字都认不全的秦贞可怜巴巴地望着媳妇:“怎么办?” 媳妇沉声道:“你主内,我主外!” 自此,秦贞过上了人人羡慕的生活。 在外有由媳妇赚钱养家,在内有媳妇操心吃喝,而他只管认真读书,准备考取功名…… 秦贞:点击展开

宋贤禁不住感慨:“他这速度可真够快的呀。”

昨日从当归巷走,也就半刻钟的时候,那么一群人去追。

就算是插翅也难逃呀,居然还真让他逃了。

秦贞道:“他该不会是根本就没走吧?”

两人:“……”

俗话说灯下黑,江元白指不定就是故意让人觉得他逃了,然后再慢悠悠地走。

这样确实避开了追他的人。

果然回到家,小勇笑道:“大人,您猜怎么着?”

秦贞道:“真没走?”

小勇点头,“今日巳时出得城。”

昨日江元白与秦贞说,他和小伙伴一起走,可最后只有江元白一人走了。

那些小伙伴还跟往常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的还在玩呢。

结果呢,今日巳时又有两家孩子出门了,后来家里人越想越不太对劲,便去孩子所说的地方找人,结果这一去根本没影儿。

这才知道,他们怕是与江元白一道走了。

与江元白一道走的两孩子,全是秦贞他们班的。

一个姓张,一个姓苏。

平时那两人跟江元白算是铁三角了,现在三人全走了。

张家还挂着京兆尹的职位呢,结果孩子在眼皮底下就出了城。

张大人不但没怒,反而开心得浮了三大白。

直夸自家孩子有出息。

这三家里头,也就是江家老太太担心曾孙,余下的人倒是都挺开心。

秦贞心想,果然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有出息。

平时那些一直挂在嘴上,平安就好,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江元白走的第五天。

皇帝回京了。

文武百官分列两行跪地迎接。

正如江元白所说,护送皇帝回京的根本不是郑王。

郑王已经去迎击东景了。

皇帝一回京,刑部、吏部,甚至京兆尹、大理寺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针对端王、瑞王谋反一案开始审训。

不过这些事,对于秦贞他们这种小人物,倒是没什么影响。

该干嘛干嘛,偶尔从小马或者同僚那里听点关于此事的八卦。

锦瑟阁原先定于八月初八开张的。

结果,因为皇长子去世,皇帝回京后,让礼部按太子礼仪操办,于是,秦贞他们这些人还得去哭丧。

百姓也是一个月不得成亲等等。

所以,锦瑟的开业日子又推到了九月,不过沈君月自打铺子装好之后,陆陆续续的上了货,已经开门营业了。

来看嫁衣的小姑娘倒是不少。

马姑娘就让秦贞给她画了一身嫁衣,找了善堂的姑娘们绣。

依着马家与宋贤的身份,嫁衣倒是不难,比起叶家和县主的,花样就简单了不少,画起来更方便快捷。

再加上前头有经验了,他又与马姑娘挺熟的。

知道她的喜好等等,画起来速度更快了些,到了八月初便定稿送到了善堂。

而善堂的小姑娘们先前绣的那两身嫁衣,也已经完工,正式放到了铺子里。

在八月十五之前,全给卖了出去。

两人价格一样,一百二十两。

也就是说,善堂八个小姑娘绣了三个月,赚了二百四十两。

除去布料、针线钱,再除去秦贞画稿的钱,事实上一件嫁衣并没有赚多少钱。

也就是比姑娘们平时卖绣活赚得多了一点儿。

每人每个月平均下来也就一两多点。

沈君月道:“这样不行。”

他们用的布料和丝线都是上好的,为了效果,还会用一些珠子串上去,偶尔还会用金丝、银线,除去人工和材料钱,事实上一件衣裳也只赚了二十两。

可若是再贵一些,她又怕不好卖了。

像他们这铺子,定位并不是达官贵胄。

至于普通百姓,一件嫁衣穿好几辈人呢,所以也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秦贞道:“那你们自己做的香粉、脂胭之类的卖得怎么样?”

沈君月摇头,“不怎么样。”

这些都是加的一些私货,与经营了许久,甚至人脉极好的铺子比起来,他们这里几乎是无人问津的。

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没开业。

等开业了搞个活动,她估摸着能吸引些客户来。

至于能不能留住,就得看东西好不好,价格实不实惠了,那种一开业就赚得锅满盆满的,一得有人脉,二得看运气了。

沈君月感觉自己这运气一向不怎么样,想她上辈子创业初始还被骗过单呢,差点把底裤都给卖了。

这辈子也不见得有上辈子运气好。

不过嫁衣这块,的确需要再改进一些了。

秦贞道:“除了嫁衣,难道你不难绣别的了?”

“能呀,只不过因为嫁衣这块,咱们有特色,那些人就是再模仿也是山寨你的啊,所以,你画的图与他们的一对比高低立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