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204)

作者:星海灿若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明寒刚从异世渡劫归来就被忽悠着去了九幽。 任谁看这都不是个好差事,九幽因成为神魔大战的战场如今成为一片寂无。 然而明寒没觉得忧桑,她反而跃跃欲试。 不就是“开荒”吗?这题她会啊! 于是被称为“遗弃之地”的九幽开始变了 彼岸花开忘川两岸,怨鬼可了人间愿。 冷霄树栽冥河之南,魑魅可踏寻仙路 明茎草种阴山之北,浑魔可渡千年垢 菩莲子落黄泉池畔,罗刹可悟三生道 …… 千年过去,九点击展开

柳京到清河后托时知打听了一下去江南族人的境况,他离开时其实有些族人也看出平州要不好,准备动身逃难了。

时知最早听到的消息是王七娘嫁去的那一房提前安排儿子、儿媳带着孩子回江南探亲,想来这是他们安排的最后退路。

提前带着家资逃出来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是兵临城下后仓皇出逃,至今很多下落不明,这样看来还不如去蜀州,毕竟荀氏虽然瓜分不少财产去,但到底还是安置了柳氏族人。

柳京听到后长叹道:“总归性命和书留着就好,一些身外之物舍就舍了。”

来到清河后看着这里的气象,柳京深感崔氏果然是复兴起来了,他多年前曾经来过清河一次,那时候哪里有这般景象,看样子他这个侄孙女的确不一般。

不一般的时知此刻却感到很苦逼,原本她是不住家主府很久了,一时不方便跟火器制作进度,再来就是为了躲那些催婚的族老。

因为她迟迟拖着不成婚,在众人眼中如今已经是二十有一的“大龄剩女”,族老们一见到她或者崔教授就哭,这事儿上就连崔静海和崔汶都和族老统一阵线。

柳京一家上门时知和崔教授回来住的这些日子,崔静海几乎天天堵在崔教授院子里跟他聊“人生”。

最后时知实在没没招了,就想着溜回庄园,但她和崔教授可以溜却不好把柳京一家子扔在家主府,如今四郎也跟着父母去了崔静海分出去的那宅院居住,家主府是彻底“空了”。

所以时知跑路之前,还是得考虑怎么彻底安置这个舅爷爷一家的事。

然后她就想到了知微书院,自从天下大乱后,知微书院一多半世家子都已经回家,留下的多是桐州本地世家的一些学子,知微书院在崔氏掌控住桐州后自然又归崔氏管。

柳京原本就醉心著书教学,把知微书院交给他似乎也不错。

“去知微书院?”柳京听到侄孙女的提议后嗓门都忍不住有些提高,没办法英才书院与知微书院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太高,尤其是知微书院在世家子心里就更高了。

时知不好意思道:“不瞒舅祖父,自从这世道乱起来后,知微书院的师生日渐减少,前些日子许山长也提出辞呈,如今书院山长一职空缺,孙女若不是没法子也不会求到您面前。”

柳京听了后却一点都没有嫌弃知微书院衰落了,再怎么衰落那也是“知微书院”!

他最后还不放心的问一句:“真是让我当山长啊?”

据他所知,崔氏还是有几个学问不错的老家伙也可以胜任的,之前大家分散各地,但战乱一起崔氏大祖房的族人大多就都跑回清河或者桐州居住。

时知可不想再让大祖房深入掺合知微书院的事,这些日子她看出这个舅爷爷是个心思通透的才敢把这件事托付给他。

所以时知还是把自己的想法点明,她郑重道:“如今天下局势未明,孙女觉得选材培养不应该再拘泥于门第之见。”

柳京听了这话有些诧异:“你可知这是要地动山摇的。”

时知反问道:“难道柳氏和王氏这两场祸事还不能让咱们清醒吗?”

乱世之中,世家没落已成定局。

柳京听了这话沉默半响,最后叹道:“也罢,学圣人之言本就不该拘泥于什么出身,蝇营狗苟一生,也不过是镜花水月、徒劳一场。”

时知轻声道:“所谓不破不立,知微书院以后能不能传承得以延续就看舅祖父了。”

柳京带着一家子没几天就去了济阳,时知安排人过去给他撑场子,虽说如今桐州地界上大概也没有别人能不给崔氏面子,但也要防止有些顽固不化的守着过去不肯醒来。

柳京走了,时知和崔教授就立刻打包想开溜,可崔静海仿佛知道这祖孙打什么主意,他这两天直接就蹲在崔教授院子里不回家了。

崔教授实在无奈投降了,他把时知拉来,表示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崔静海和一般崔氏族老不一样,他也不多说什么,就是一言不合就哭他爹他大哥还有他大侄子,完全不顾自己平时里那睿智儒雅的人设崩没崩。

偏偏时知这个人她就是吃软不吃硬,你要是强逼她做什么,那她指定给你尥蹶子,可你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她就心软了。

崔氏的确命不好,到她这里不成婚似乎真就要断传承了,但时知经过这么多事后早就下决心断成婚的心思了,她的心理年龄不是小姑娘,那些风花雪月的心思在这个世界一桩桩血淋淋的教训下已经荡然无存。

可崔静海不会明白,她最终没办法,只好“摊牌”,祠堂的大门打开后,就只有时知、崔教授和崔静海三个在里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